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古人约吃饭诗词,赴一场古人与美馔的约会

人气:101 ℃/2024-03-08 19:56:01

每到人间四月天,总是按捺不住纷飞的诗情。古人用优美的辞藻,记录下山间第一缕花香,田野的第一层绿意,桌上的第一道美食,将春日生动呈现。

- 春笋 -

初到黄州

宋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中国人好吃笋,早在诗经《诗·大雅·韩奕》便有记载“维笋及蒲。”可见自古以来,竹笋便被视为上好的蔬菜。一声春雷,也唤醒了春笋。

苏轼遭贬黄州时,令他稍有安慰的就是这春笋的甘美。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清雅脱俗的竹林,香飘四溢的竹笋,无不令人魂牵梦萦。清代李渔所撰的《闲情偶寄》中,称笋为“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那么最适合的做法莫过于将其与各种肉类共同烹饪,上海本帮菜肴“腌笃鲜”就深谙其道。

- 莼菜鲈鱼 -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节选)

唐 元稹

开张图卷轴,颠倒醉衫衣。

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世说新语·识鉴》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张翰因过分思念家乡的美食而辞官也成了一段历史佳话。

张翰思念的莼菜鲈鱼是太湖一带特有的菜,鲈鱼是鲈鱼脍,作为一道美味的水鲜,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烹饪技巧,只要稍许蒸煮就可食用,鲈鱼的鲜嫩就可以保留。莼菜是莼菜羹,太湖的莼菜最是有名,莼菜的幼叶和嫩茎,是纯菜最好最美味的一部分,绿油油的莼菜配着鲜美的鲈鱼,那妙不可言的口感,正是游子记忆中的乡愁。

- 松乳菇 -

蕈子

唐 杨万里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

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

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

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

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

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

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

春末夏初,随着甘霖的滋润,森林里的菌菇纷纷冒出小伞头,掐的出水的鲜嫩模样,让人忍不住咬一口。宋朝诗人杨万里就曾给予松乳菇“香留齿牙麝莫及”的极高评价。它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营养价值极高。难怪在元朝皇家食用的“春盘面”里,也有它作为佐料的身影。

在自然条件下,松乳菇与马尾松形成菌根关系。春末或秋末,雨过天晴,人们便可在松林里看到一朵朵“小伞”粘附着松针,密密麻麻地露出地面。新鲜的松乳菇,柔嫩爽脆,其汤润滑清新,营养丰富,色香俱佳。

- 蚕豆 -

春晚还致庵

宋 舒岳祥

乱后还山喜复哀,旧书妄人等秦灰。

翛然山径花吹尽,蚕豆青梅存一杯。

初读这首《春晚还致庵》,不解何以叫蚕豆与青梅作伴?细品才悟得,只因二者都是暮春初夏的吃食。这个时候,是新鲜蚕豆成熟的时节。绿绿的苗株常在松软的土中。株上一节一节地挂满了绿色胖胖肥肥的蚕豆荚。

农家在忙碌之后,于归家的途中,就随手拔几棵蚕豆带着,午饭时便有了一道清香的时令新鲜被端上餐桌,尽享一道季节馈赠的劳动美味。

蚕豆,因为在立夏前后成熟,又称夏豆。宋人杨万里在《招陈益之、李兼济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蚕豆云"未有赋者"戏作七言。盖豌豆也,吴人谓之蚕豆》中赋到“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蠢茧一丝约”,算是第一次给蚕豆定名了,只是没有区分豌豆和蚕豆;明人李时珍也说豆英状如蚕,所以又名为蚕豆,故而蚕豆的正名应该是因它如春蚕的样子而得来。

明亮的鲜味在唇齿间流淌,浓厚的诗意在口舌间酝酿,又是一年春好时,赴一场古人与美馔的约会。

各位诗友还知道有什么春夏之交的菜谱吗,欢迎留言。

文/编辑:诗词君

图:盛夏的果实:业余摄影爱好者

搜索更多有关“古人约吃饭诗词,赴一场古人与美馔的约会”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