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戴冲陈氏,陈有顺,抚台大人

人气:421 ℃/2024-03-15 00:29:57
陈有顺:“抚台大人”(牛鉴)话姓氏——以武陟泊斋居士《太平图话姓氏综》为例

“抚台大人”(牛鉴)话姓氏

——以武陟泊斋居士《太平图话姓氏综》

为例

陈有顺

(按):牛鉴(1785-1858),字镜堂,号雪樵,武威城关镇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道光年间,因才识过人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任河南巡抚期间,他着手办了四件大事:整顿吏治,赈灾救贫,治理水患,兴办教育。后任两江总督,他也写得一手好字,遗留墨宝甚多。

日前,客居京城的《牛氏文化》主编牛建东先生和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牛向阳先生,俩人不约而同的发来信息,称吾邑清代河南巡抚、两江总督牛鉴曾经为“武陟县嘉道时学者任若海著《姓氏综》”写过一篇序文,此文就在河南《武陟县志》中记载。时过一会儿,他们又将整理好的序文和新发见的牛鉴《癸酉陕甘拔贡同年录》、《御史题名》,以及泊斋居士著《太平图话姓氏综》(武陟观吾堂藏板)也陆续发过来了。鄙人粗略浏览了一下,《同年录》和《题名录》中,又透露了牛鉴家族的一些新信息,弥足珍贵。权且不表。

诚然,鄙人更感兴趣的是牛鉴的这篇序文和任公的《姓氏综》。那天晚上,当听到牛鉴曾为一本“姓氏书”写过序文这一喜讯时,既感到十分惊讶!又激动难抑!由不得自言自语:“牛鉴居然也曾研究过姓氏文化!”这完全出乎吾等的意料之外!因迄今为止,牛鉴存世的文章十分罕见!而谈及姓氏的文章,亦恐仅此而已。遂连夜与远在上海静安的《中国县志大全》好友某微信联系,请他速将此志要紧发过来,当然费用也同时打给他了。

几分钟后,鄙人便从电脑上将民国二十年《续武陟县志》下载后存入了“我的文档”。言及此处,不妨再啰嗦几句。近十多年来,鄙人搜集到的30多部地方志,几乎都是由此君有偿提供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孔夫子旧书网”淘宝淘到的。令人欣慰的是:甘陇地区的十多部古旧方志基本都搜集齐全了。这些方志在鄙人多年的姓氏文化研究中还真起了大作用......

是日,鄙人深怕建东、向阳二位仁兄提供的这一喜讯和老朽当时的激动心情,过了今夜会被冲淡甚或遗忘,故趁热打铁连夜将先贤“牛大人”的这一佳作打印出来,未敢偷懒,重新句读,一睹为快!当然,鄙人亦未忘将《太平图话姓氏综》的作者任若海的小传,一并整理出来。

任若海,字匯川,号泊斋,南湖村人。父育敏学行载前志《耆旧传》。若海,幼聪颖,书过目辄成诵。时河内夏用九先生方以正学迪后进。问曰:《论语》第一个“学”字,所学何事?应曰:学事物当然之理。时甫八岁。用九奇之。后补博士弟子,旋食廪饩,不屑屑举子业,专究心于经济、性理各书,得于心而徵诸行。订《自鑑录》。晝之所为,夜必书之。分口过身过心,过以自检。虽小过必书,且以是课子弟与生徒。尝曰:过日寡则德日新,不可妄立门户以自标榜。

署邓州学正,课诸生以小学《近思录》为宗,故沐教者多笃行之士。早失怙,事母至孝。母没,每祭必泣,终身如一日。于姊妹兄弟,友爱备至。教族人以孝弟力田,而首革停丧之弊。痛礼教渐微,著四礼从宜,敦行以为倡,并立宗法,置祭田。乏者赒之,不孝者惩之。薰其德而善良者指不胜屈。巡抚及郡守以勤学教士礼,有五经匾其门,所著又有天文地理图、網目撮要、土音辨讹等书,未刊。《太平图话姓氏综》已刊。卒入乡贤祠。(长)子莲叔以举人任杞县教谕,后升知县,著《知非日记》深究性命,辨析异同,为当代诸名公所推赏。次子蕙叔,县学优廪生,亦能恪守家风,罔敢少渝云。(见民国二十年史延寿等纂修《续武陟县志》卷十六“耆旧传”/P.549-551)

(按):据考,任若海著有《四礼从宜》《天文地理图》《纲目撮要》《土音辨讹》《太平图话姓氏综》。另,在《续武陟县志》卷十四“文词志”中载有《四礼从宜序》、《挽王烈女》二文。

提起“抚台大人”牛鉴,恐怕凉州人无人不晓。一座“牛家花园”即告诉了人们一切。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牛鉴在河南巡抚大位上的经历,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下。

牛鉴,字镜堂,甘肃武威人。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道光十一年,出为云南粮储道。历山东按察使、顺天府尹、陕西布政使,与巡抚不合,乞病归。十八年,起授江苏布政使,署巡抚。十九年,擢河南巡抚。整顿吏治,停分发,止摊捐,筹银二十万两,津贴瘠累十五县;筑沁河堤,濬卫河,甚有政声。二十一年六月,河决祥符,水围省城。鉴率吏民葺城以守,规地势泄水,赈抚灾黎。时水分二流,一环城西南,一由东南行,均注归德、陈州,入江南境。鉴以正河断流,决口难遽塞,议急卫省城。水涨不已,西北隅尤当冲,城垣坍陷十馀处,抛砖石成坝,縆钜舟以御之。奇险迭出,昼夜临陴,民感其诚,同心守护......(见《清史稿·列传》卷一百五十八·牛鉴传)

另据《汴梁水灾纪略》、光绪《祥符县志》载:牛鉴深得河南百姓拥戴,“难民闻巡抚牛鉴升两江总督,男妇数千百人围衙门泣涕哭留竟夜不散,俱倚卧抚部院署前......”。其情其状,河南百姓在开封西门城墙上留有“题壁诗”记之。恕不细录。

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初九,牛鉴被道光皇帝升任为两江总督、兵部尚书衔、抚远将军、兼辖两淮漕盐,从一品,成为清朝的九个封疆大吏之一。

(按):据《汴梁水灾纪略》记载: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午时,黄河水在祥符县三十一堡处决开大堤,并于傍晚时分抵达开封城郊,护城堤内很快“平地皆深丈余”。翌日早,城外“黄水弥望无际,四顾不见村落”,此后河水又多次上涨,冲击开封城。河决后,城外民溺死无算,大溜经过村庄人烟断绝,“有全村数百家不存一家者,有一家数十口不存一人者”。即使幸运活命者也倍历艰辛。史载城外灾民“无家可归,颠沛流离,莫可名状”,城内被水者“辗转迁徙,房屋多倒,家室荡然”。开封及其周遭的环境受到很大破坏:城外“沃壤悉变为沙卤之区”,城垣“此修彼坏,百孔千疮”,城内“坑塘尽溢,街市成渠”。可以说,灾民盈城、衣食匮乏、奸宄横肆、满目疮痍成为开封最切实的境况。

考其牛鉴的这篇序文,写于道光二十一年辛丑闰三月,正是在六月“河决祥符,水围省城”之前撰写的。而同年九月,水患稍减,牛鉴即告别河南赴江浙任职了。

令人感慨的是:一位中原大省集军政、民政大权在握的“一把手”(朝廷二品“大臣”),能为基层武陟小县的一部《姓氏书》亲笔撰序,而且还是在180多年前的清中叶,实属不易。这一方面体现了牛鉴礼贤下士,结纳寒儒的大家风范,以及他对古代姓氏谱牒文化研究的深厚学养;另一方面也说明武陟任公的这部“姓氏书”非同一般,甚至堪与张澍“姓氏五书”中的任何一部相媲美(见后文)!

(按):武陟县地处豫北怀川平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是焦作市的南大门,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清代,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

通过拜读“牛大人”这篇序文,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认为“唐宋以来,如林宝《元和姓纂》,邓名世《姓氏辨证》皆其流派,类能详赡该洽,然其间犹不免穿凿附会之讥,信乎!”滇南赵光亦认为“林氏失之简,邓氏失其繁。且傅会纰缪处甚多。至郑渔仲之《氏族略》,虽自谓为汉唐人所未及,然自凭胸臆,未尽精详也。”牛、赵二位此论恰与吾邑张澍“姓氏五书”中的一些观点,“如磁石铁,不谋而合”。可谓“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而武陟任公的这部《姓氏综》“以韵语贯穿古来姓氏,虑周藻密,关键巧合,极文字之工。哲嗣蕖生学博,复详加笺注,并分韵补所未备。又历考代北、关西诸复姓,以迄三字四字者,一一辩其源流,究其端委,浸浸乎!兼林邓之长,而去其所短。洵为讲氏族家,必不可少之。”

尤其令人击节赞叹的是,作者牛鉴对“姓之著”与“不著”的观点,颇为新颖独特,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著姓”的盲目崇拜!他认为历史上望族害国者比比皆是,而寒族振国者也不绝于世。若云:“夫天下之平,由于风俗之厚,必诸大姓先求无沗厥祖,以永保其宗。何则?自汉以后,如吴都之沈,河东之柳,南昌之熊,涿郡之崔,皆著姓也。然如沈氏之生充,柳氏之生璨,熊氏之生昙若朗,崔氏之生允若昭、若伟之数人者,皆得罪国家,为世所指,几至覆宗而绝祀。迄今有志者,犹引以为戒。

而汉卫霍诸将,俱出于微末,独能振拔有为,使功业盖代,以起其家,百世下遂推为望族。然则人亦贵自立耳,岂系于姓之著不著哉?使天下之人,感是而兴其出。著姓者既思食旧德,以光其宗祊;即不出著姓者,亦思勉树立,以振其家世。下至闾巷小民,咸知慕效。然后人心正、世道端、风俗醇,而天下之平,基此矣。”指出人不在于“姓之著”与“不著”,“然则人亦贵自立耳”。其理至臻矣!确乎,攀附名门,联宗望族,都比不上自强自立。况且“世族之存亡不重系于名宗之兴替,且甚关于风俗之盛衰也乎!”信哉是言也!

牛鉴此文的再现,不仅是一件令天下牛姓人引以为傲的“盛事”;也是凉土文史和姓氏文化爱好者的一大喜讯!鄙人固陋,虽经年研究姓氏文化,翻检书橱中古今姓氏名著数十余种,除了唐宋时期皇帝钦点的几部“官修”“姓氏书”之外,私撰“姓氏书”中,还鲜见有哪位“大臣”级的要员为其撰序。自古知己难逢,知音难觅。而昔武陟任泊斋有幸遇上了巡抚牛鉴这样的“大腕”,为他的《姓氏综》增添了无尚光彩!人谓牛公识才,任公幸运也!

再者,鄙人以为,昔年牛鉴的这篇《姓氏综》序文,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惟一谈及“姓氏文化”的一篇稀世奇文!此文无疑为当今姓氏文化研究吹来了一缕“新风”!让吾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最后,有必要向诸位读者介绍一下河南武陟名宿任若海这部《太平图话姓氏综》。据考:任若海一生著述较多,有《四礼从宜》、《天文地理图》、《纲目撮要》、《土音辨讹》、《太平图话姓氏综》等。然迄今惟一存世的仅有《太平图话姓氏综》。另据鄙人查阅《续武陟县志》卷十四“文词志”载有任氏《四礼从宜序》和《挽王烈女》两篇文章。

《太平图话姓氏综》共分四卷:卷一《序例》;卷二《图话姓氏综笺略》;卷三《单姓分韵补遗笺略》;卷四《复姓分韵补遗笺略》、《代北复姓笺略》、《关西复姓笺略》、《诸方复姓笺略》、《代北三字姓笺略》、《代北四字姓笺略》。其中:序言有四,例言有十。序言作者分别有武威牛鉴、武进费庚吉、中州滇南赵光、安岳周昺潢星舫氏等,皆清时名宦大儒也(见《序》后)。

从以上四人序言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任若海这部《太平图话姓氏综》格外青睐,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若“几几乎兼林宝、邓名世诸子之长,”“而去其所短。洵为讲氏族家,必不可少之”云云。

壬寅冬十二月十二日晚草于凉州天宁苑顺乐斋

三日后修改二稿

附:泊斋居士《太平图话姓氏综》序跋(1-4)

1.河南巡抚牛鉴《姓氏综序》

古者重神明之裔,周官使小史奠系世,为剖析姓氏之源。厥后左邱明撰《世本》,司马迁《史记》多采之。今《世本》虽不传而其轶,时时见于他说。唐宋以来,如林宝《元和姓纂》,邓名世《姓氏辨证》皆其流派,类能详赡该洽,然其间犹不免穿凿附会之讥,信乎!考古之难也。《太平图话姓氏综》者,武陟任汇川先生之著也。以韵语贯穿古来姓氏,虑周藻密,关键巧合,极文字之工。哲嗣蕖生学博,复详加笺注,并分韵补所未备。又历考代北、关西诸复姓,以迄三字四字者,一一辩其源流,究其端委,浸浸乎!兼林邓之长,而去其所短。洵为讲氏族家,必不可少之。书撰成录,以示余,余惟先生是书之作,盖将为世道人心计也。夫天下之平,由于风俗之厚,必诸大姓先求无沗厥祖,以永保其宗。何则?自汉以后,如吴都之沈,河东之柳,南昌之熊,涿郡之崔,皆著姓也。然如沈氏之生充,柳氏之生璨,熊氏之生昙若朗,崔氏之生允若昭、若伟之数人者,皆得罪国家,为世所指,几至覆宗而绝祀。迄今有志者,犹引以为戒。而汉卫霍诸将,俱出于微末,独能振拔有为,使功业盖代,以起其家,百世下遂推为望族。然则人亦贵自立耳,岂系于姓之著不著哉?使天下之人,感是而兴其出。著姓者既思食旧德,以光其宗祊;即不出著姓者,亦思勉树立,以振其家世。下至闾巷小民,咸知慕效。然后人心正、世道端、风俗醇,而天下之平,基此矣。是说也。余将以先生之书启之,无徒赏其文章之媕雅,考证之精严也。谨缀数语,以质世之善读是书者。

道光二十一年岁在辛丑闰三月朔 武威牛鑑拜序

——原文录自民国二十年史延寿等纂修《续武陟县志》卷十四“文词志”

(按):巡抚,官名。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其官职等级相当於现今的省长或省委书记。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

2.费庚吉《姓氏综序》

太平图话姓氏综者,武陟任匯川先生取古今姓氏作韵语以为颂扬之文者也。哲嗣蕖生学博从而笺注之,并历考关西、代北诸复姓、诸三字姓、诸四字姓,一一疏其源,竟其委,以补其阙,几几乎兼林宝、邓名世诸子之长,殆合才人学人为一家之言者乎?且余更有进者观乎先生著书之命名,而知其有复古之微意焉,非特歌咏太平与承明著作者流争一日之胜也。夫氏族之学之所由来者远矣。夏、商以前未可概见,周时则设专官以掌之举。天下大族世谱群聚于太史,虽黄、农、虞、夏数千年之久,支系流别可罗列如数家珍。春秋以来,周德既衰,而士大夫之贤者犹能通列国族姓、班位,以负博物君子之声,则古书之存者多也。七国时,诸侯相吞并,国乱而族移,即赫赫将相之尊,皆不免数典而忘祖。及秦汉之际,帝王兴于草泽,诸将俱起自屠沽牧圉之中,概不能自明其先世,而氏族之学因以不传。东汉渐重门第,魏代制九品官人之法,尊家世、辨族望,而谱牒复兴。至于唐而不废。迨唐末之乱,天下分崩,故家之宗谱遂有扫地无存者矣。夫世族之不存,不仅子孙克举其家世即博闻殚,见者皆能历数世家本系,如水探源,如木寻根。至世族之亡,虽子若孙亦不能推明其祖德而转托名人以自重。如瑯邪王氏,自言出于王子晋;兰陵萧氏自言出于萧何、萧望之,以贻讥后世者。然则世族之存亡不重系于名宗之兴替,且甚关于风俗之盛衰也乎!今观是书,别白清晰疏通,证明学者童而习之,长而徧考,故书求其所自出,使氏族之学复振于今,将一姓之中感是而兴,以各亲其亲,各寻其支派,推之于十世百世而无不皆然,则大姓之谱牒无不明矣;且将一乡之中感是而兴,以各亲其亲,各寻支派,推之于四海九州而无不皆然,而天下之谱牒亦无不明矣。眉山苏氏所谓“读吾之书,孝弟之心油然而生者,不其然乎?”此先生复古之微意也。道光辛丑余守开封值郡试,始与蕖生订交,粹然理学儒也。及示以此编,复叹其家学之有本如是。时奉恩命监司闽海,将治装行临歧书数语于卷端兼以志别,为他日相逢左券焉。

道光辛丑闰三月望日武进费庚吉谨序 时校于大梁试院

(按):费庚吉,字耕亭,江苏武进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授礼部主事,道光初年任《大清通礼》纂修官。曾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河南汝宁知府、开封知府、福建粮储道等。其笃学工文,官于京师二十年,时以训导后进为己任,从其学者甚众。着有《历代名宦管见录》、《费耕亭诗文集》等。

吴重憙作有《题费耕亭先生篝灯课读第二图为屺怀太史赋》,其中有“武进先生嘉道际,文章正始官循良。人在蓬莱峰第一,择邻有教心难忘。作图王君记文毅,前贤几辈垂琳琅”句(《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36册506页,山东大学出版社)。清嘉道间,费庚吉以训导后学而有时誉。

3.赵光《姓氏综序》

姓氏之书唯《世本》最古,《日知录》谓《世本》二卷,刘向所撰不传。然太史公已据以作《史记》,则旧有是书,中壘特从而校补之耳。原书号称精博,惜无全帙,第见于孔、贾义疏,《太平御览》诸书而已。后惟《风俗通》有氏族一篇。《说文》《广韵》间一,及之皆非专书。唐贞观初,命诸儒撰《氏族志》,柳冲修其书,号《氏族系录》。今世所传者,则《元和姓纂》、《姓氏书辨证》为最著。然林氏失之简,邓氏失其繁。且傅会纰缪处甚多。至郑渔仲之《氏族略》,虽自谓为汉唐人所未及,然自凭胸臆,未尽精详也。卜里主讲任泊斋先生,武陟名宿也。尝著《太平图话姓氏综》一卷,哲嗣蕖生学博笺注于后,并分韵补其未备。周星舫大令复为之标示关键。俾初学读者易于诵览,将以付梓,余适按试管城,蕖生出以见示,因请为之序。观其文,虑周藻密,趣博事昭,能自成一家言,而笺注精审,考订简确,远绍旁搜,不遗余力。原本经史子集考之字典,参之《氏姓谱》等书,其体例精严,固较之王氏《急就篇》改马矢为马淳,于为于之,类相去远矣!图话既便初学笺注亦资考据雅宜。梓以公诸世,而贤乔梓家学渊源,亦诚足令人企羡不置也。是为叙。

时 道光十六年丙申秋九月望前一日中州督学使者滇南赵光书于东里试院之冰玉堂

(按):赵光(1797-1865),字退庵,号蓉舫,谥号文恪。云南昆明人,嘉庆时进士。由编修累至刑部尚书,曾为陕西、江南、江西及会试考官。工书,法董其昌,笔意凝练圆润,海内知名,与祁寯藻、陈孚恩、许乃普称四书家。

4.周昺潢《姓氏综序》

余莅温邑之明年,敬延任泊斋先生主卜里讲席,语次偶及姓氏源流,先生爰出所著《太平图话姓氏综》见示。袖归读之,爱其文成一家,而颂扬得体,洵巧不伤雅者,将拟付梓。以中多奇姓,恐览者骇目,乃嘱先生喆嗣蕖生笺注之,仍分韵补其未备者于后,以备检阅。助梓者南昌娄涧筠谦;校雠者河内李文园棠阶,原武姬道源聿灏;其标示关键则昺潢。略举先生之惨淡经营处也。先生怀庆武陟之南湖人,名若海,字匯川,号泊斋居士。

时 道光十有四年岁次甲午春三月上已安岳周昺潢星舫氏谨识

(按):据清代《嵩县志》记载:“周昺潢,字星舫,四川安岳(今四川省资阳市),举人,道光二十五年摄篆嵩县,连年荒旱,哀鸿满郊,公捐廉以倡,劝富民出钱谷,立济荒局,穷乡僻壤,躬诣抚循,全活者无算,增书院膏火名数,每课诸生,亲为讲解,以作人立品相诲勉,士林感慕,不以为官,以为师。前令康静溪先生在国朝为吾邑贤父母之冠,公于南城创祠以奉祀,事顺民心也。二十八年秋解篆,士民祖饯,弦诵成集焉。所著有《身世金鍼》、《居官必览》、《吕谱集粹》、《强学录》、《治镜录》、《心相编》、《医术传钞》等书行世”。

又按:清代地方官有贪墨者,但循良方正者也不少,周昺潢无疑是难得的好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洁,敢作敢为,不但救荒赈灾,而且刻印图书,发展文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他受到百姓和士绅学子的崇敬和爱戴,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清代嵩邑举人王东来有诗《奉别星舫父师大人七古》赞曰: “君不见,九皋之南众峰起,陆浑下有二程里。邹鲁绝学得薪传,继往开来自此始。又不见,开元贤令元鲁山,高风四海仰芝颜。于蒍联袂耸帝听,琴台旧址昭日星。理学政治古分流,谁克兼之我周侯。周侯来嵩治多奇,纾荒厘弊成纯熙。暇集诸生修讲课,谈经高参白鹿座。著述远轶古立言,析理必精词无懦。须知公政非近名,胞与本量完性生。须知公学非虚说,指陈凿凿堪施设。内障外碍一扫空,宦途艺苑得宗工。下车几何甫期月,膏雨优渥挟春风。来何暮兮去何骤,攀辕无自得借寇。芬芳愁见东坡花,棠阴蔽芾空依旧。思公已远涕沾襟,伊阙山峻伊水深。山有清辉水有波,芳馨万古共不磨。”

任若海《太平图话姓氏综》卷一

(按):《太平图话姓氏综》牛鉴序P.1-3

(按):民国二十年史延寿等纂修《续武陟县志》卷十四“文词志”。

(按):民国二十年史延寿等纂修《续武陟县志》卷十六“耆旧传”。

陈有顺,字仲达,1956年生于兰州市,祖籍武威。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地名与姓氏文化专家委员会学术顾问、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研究员,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名誉研究员,陇右姓氏文化与谱牒研究学者。著有《今日武威》、《陇右陈氏文史考》、《明代沔国公陈友年谱简编》、《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等。

搜索更多有关“戴冲陈氏,陈有顺,抚台大人”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