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走了两小时山路就为了这一碗素面 寻味,由一碗

人气:381 ℃/2024-03-27 08:34:08

​文案:Jonason Shen 老沈

图片:Jonason Shen 老沈

编辑:Jonason Shen 老沈

秋日

气候渐凉

上海路边梧桐树叶泛黄

掉落盖在树根上

带来萧瑟纷纷的感伤

上海街头

一面浮华的霓虹灯光

另一面也有着老上海记忆里的巷角味道

今天老沈分享的不单是一家面馆

它也许没有惊艳的食材

但在杨浦 “老上海” 记忆里的一角

有的不单是味道

还有一对母子对过往生活的向往

姆妈面

上海杨浦区本溪路284号

其实来这家店已经是第四次

夏日的上海冷面记忆犹在

而这次除了老沈的朋友,还多了一位长辈

老沈朋友的妈妈

钦点要吃一下姆妈面

因为这也是这位老母亲记忆力的味道

姆妈面的店面

店招朴实的霓虹

显眼的却是网络流行的的话

“妈妈的味道”

“姆妈”在上海话里就是“妈妈的意思”

进店可以看到老板起名的由来

姆嘛面的由来

由于涉及到明星肖像,只能隐藏啦

老上海的石库门、老公房

晚上“买汏烧”街巷邻居公用巷道

小时候

无论是放学还是玩耍回家

姆妈都已经在洗菜起油锅

一句“姆妈~吾回来了”

更是惹得邻居们都关心起来

姆妈从“灶头间”探出头

回一句“快洗手~马上qie饭”

给小孩的味觉锁上了记忆

一份母爱的记忆、一份家的记忆

一份安全港湾的记忆

焖肉面

老上海的本帮面

俗称“切面”

借鉴了苏式面的浇头

却在面的本身下了更多的想法

面条刻意地加粗

不似苏面细如游丝

煮了之后也会更加地硬

久放也不会立即“烂糊”掉

不能说它筋道

但却更加软糯适口

心急的小孩可以先吃

而晚归一会儿的家长

也可以吃到口感不会太差的面

就是这一点点的小改变

老上海的女主人

对于家庭的想法

焖肉面

面汤不是清水汤

舀一勺喝一口

带有浓郁的面香

“切面”裹挟的面粉下水煮

而且煮后的水即是面汤

没有精制油、没有葱油和麻油

夹一筷面

简简单单的面香味

大焖肉

老沈点的一碗焖肉面

原本“焖肉”就属于

苏州同德兴、陆长兴等面店馆首创

苏式面的经典浇头

用一大块猪五花肉

经宽汤焖制而成

肉质酥烂如豆腐

端上桌前卤汁里浸泡一下

瘦肉吸饱酱汁不至于干柴

肥肉软烂而不腻

配上上海本帮粗面

说不清是苏式更优还是本帮更胜

但是这一刻能够想到的

猪肉的鲜

面汤的香

酱汁的甜

海派的浓油赤酱就在这碗面里体现了出来

雪菜目鱼浇头

上海本帮面还有个经典浇头

雪菜目鱼

这款朋友的姆妈尤其独爱

咸菜的咸香与目鱼的鲜甜

目鱼的劲脆与软糯的切面

同样也完美搭配出了“鲜香甜”味觉

这款平民的菜肴

在老上海的家庭饭桌上

拌面、拌饭,甚至只单独吃都是首选

简直是比红烧肉出镜率还高的经典家常菜

如果说红烧肉可以尝出妈妈的味道

而这份雪菜目鱼

更加朴实亲民

更易上手炒制

它更有上海人,家的味道

价目表

大堂

木犁

吃罢主餐

已是七八分饱

朋友的姆妈习惯饭后百步

就在这里

本溪路鞍山路的街角

窥一下上海老杨浦的饭后生活

本溪路木梨小铺

小时候的记忆

上海弄堂口阿婆摆的摊

茶叶蛋、兰花干、柴爿馄饨

臭豆腐、油墩子、木犁汤

如今几乎已经很难看到这种摊位了

有些早已经消失

有些入了店面

街角的木犁、梨膏糖店铺

朋友的姆妈一直记得

小时候没来少“作”姆妈买一碗喝

也绝对是老客们 “私房甜品铺”

老上海街头茶叶蛋摊

简单来说就是梨和海石花

零添加剂熬出来的天果冻

现在已经不再是一碗一碗地盛

与时俱进改良成了奶茶一样的杯子

但是味道犹在

像果冻一样的的胶质木犁冻

微微泛甜的糖水

吮一口“嗞溜”进嘴里

能尝出一点点薄荷、一点点梨味

夏日来喝,清新透心

秋日来喝、润喉降燥

木梨冻

木梨杯

木梨小铺价目表

环球百货

揣着木犁冻,走到下个街角

鞍山路控江路路口

这里也许是老杨浦当时的购物中心

环球百货

控江路环球百货

虽然周边的控江路上百货商店已经不少

但是对比起那些时尚商品的店

这里更深的老杨浦们青睐

如织的行人

驻足浏览沿街摆出的商品

老大房鲜肉月饼

年糕团、里脊串等等的收银前

更是长队不止

鲜肉月饼

老大房的鲜肉月饼

物美价廉

海派咖喱酥、榴莲酥、叉烧酥

不断地在补货

朋友的姆妈一定要买上四只

也许已经很饱的她

不为尝鲜

只为了追寻怀旧一下

上海街头久违的“糖糕”

同样,特改良成了“小糖糕”

以前原只大小

一口脸颊都是油脂

现在一口一只

绵糯而富有韧劲

一点点微微的甜

再度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

糕点

小糖糕

由一碗 “姆妈面” 起

记忆里

灶头间姆妈做菜

等待儿子的放学、家人的归来

而今

儿子带着姆妈

重回老上海的街角

一碗雪菜目鱼面

一杯木犁冻

一次街角的食品购物

变化的仅仅只是食物承载方式

不变的还是母子亲情的互通

就像上海

一面霓虹璀璨

而老上海的记忆里那些不变的味道

不变的情感

依旧还是在那里

地理位置

最后和大家解释一下文中的几个上海话

姆妈:妈妈

老公房:60~80年代工作分配的房子,一般为六层

买汏烧:买菜、洗菜、烧菜的统称

灶头间:厨房

qie饭:吃饭

弄堂:上海石库门之间的走道,比巷子更加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End

~一个对旅行饱含热情的人~

~就是对生活有态度的人~

~就是把文章看到这里的你~

如果觉得我的推文不错

希望各位朋友

在底部点击

“留言”“点赞”

记得关注我 【 Jonason食行记 】

搜索更多有关“走了两小时山路就为了这一碗素面 寻味,由一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