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雪地木屋火炉 北方冬天的泥火盆

人气:361 ℃/2024-01-15 21:31:44

北方冬季特别寒冷,过去农村一般都有用火盆取暖的习惯。过去,农村燃料还是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做完早饭,要从灶膛把火取出,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火盆中,用于屋子里一天的取暖。

那年月的火盆,给了一个时代以十分深刻的记忆!围绕着火盆取暖的那些记忆便是一个岁月的流连!火盆承载了太多的乡愁,还有那岁月的故事!

火盆里事先装好高粱壳子,荞麦壳子等耐燃材料作为底料,也有用干牛粪和干驴马粪做底料的,底料主要是以保证能较长时间慢慢燃烧放热。上面放上从灶膛里取出已经燃烧透了的明火,即燃烧了的秸秆的炭火,否则会有烟雾。明火要完全覆盖住全部底料,以防止因底料慢慢燃烧而出现的烟雾。这种火盆一般能保持一天放热。那么,火盆是什么材质呢?铁盆做火盆容易放热,但是不安全,容易烫伤小孩儿。也不能保持常温。

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发明和创造,这就是,自己做的泥盆来做火盆。

泥火盆的具体做法是,用粘性比较大的黄泥掺入自己生产的麻,把麻剁碎,起到连接加固泥土的作用,一时没有麻的人家则用荞麦秸或者黍子秸剁碎来充当连接加固的物料,俗称“穰秸”(北方搭大炕用的土坯里就掺进入这种“穰秸”)。然后用一个铁盆做模具,铁盆口 朝下扣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地面上,在铁盆外层 用掺上碎麻的黄泥打作泥盆。掌握好厚度,放阴凉处阴干。

这道工序很关键,主要是“阴干”,“阴干”就是指把做好的泥火盆放在一个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让它慢慢干燥,如果不是“阴干”,就会出现裂痕。彻底阴干后,取下铁盆模具,一个泥火盆就制作完成了。

这种黄泥制作的火盆,保暖性持久,安全。几乎家家都用。有孩子饿了,就在火盆里埋上一个粘豆包或者什么别的干粮,烧好了,取出,用口吹去表面的浮着的灰尘,特别有风味。尤其是粘豆包,通过火盆的慢火烧至表面一层微黄的硬皮(地方土语俗称:噶脂),特别好吃!馒头也能烧这样,比现在的烤馒头片儿还要有风味。

那年月,孩子没有零嘴吃。为了哄小孩,大人就在火盆里给孩子烧黄豆吃,也用火盆爆玉米花儿。孩子们就守在火盆旁边,听着黄豆或者玉米因为烧烤的“咔、咔”的清脆的爆炸声儿,然后用粗铁丝做成的筷子一粒一粒的夹出来,凉到微凉,就可以吃了。爆多了,还可以装在口袋里一些。那记忆真是太清晰了,也太深刻了!有时大人们就一边唠嗑一边给孩子爆豆子。

也用火盆烧土豆和地瓜(红薯),一次埋入火盆几个土豆或者地瓜,过了一段时间,大人忙完活计了,土豆也烧熟了。火盆里烧的土豆或者地瓜仍然是比现在的烤土豆和烤地瓜好吃!

再就是可以热饭和熬粥了。用一个小铁盆,也可能是一个铁饭盒,那时还没有现在的不锈钢盆,直接放在火盆的明火上,可以热饭和熬粥了,是典型的慢火熬制,火盆熬出来的小米粥特别香。

来了客人要喝酒,就用火盆热酒。那时人们喝酒都是用酒壶和酒盅儿,一般是瓷酒壶,也有锡酒壶。家里来了客人要喝酒,就把酒壶放在火盆里几秒钟,酒就热好了,如此反复。由于泥火盆散热慢,一般是可以放在大炕上的,上了岁数的人则用火盆里的炭火点燃旱烟袋里的烟,用一个特制的小“火铲儿”把火盆里的火铲一点儿放到烟袋锅里就把烟袋锅里的旱烟点燃了,既省事儿又节约了火柴,火柴在当时可是需要凭票购买的东西。

这个“小火铲”是当时泥火盆的标配,插放在火盆的边上,随时调整火盆里的燃料,同时防止因燃烧导致的烟雾生出。冬天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也往往先用火盆表达热情,主人往往说,“快上炕,烤烤手,暖和暖和!”然后才是抽旱烟,沏茶唠家常。

火盆在那个特殊时期,作用太大了,应用范围也特别广泛,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价值!它即是劳动人民的一个创造发明,也体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时代印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雪地木屋火炉 北方冬天的泥火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