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泡热水能祛体寒,洗冷水澡,寒极生热解表法

人气:126 ℃/2024-03-30 16:14:20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之三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帝内经中重要的一节阴阳应象大论,此篇为阐述阴阳最顶级一篇,本系列将持续更新,请关注我,一起学中医!

文接上一篇阴阳应象大论之二,链接如下:

本篇将了解以下内容;

1.文接上篇,接着了解肺、肾和自然的关系

2.阴胜,阳胜怎么办,寒极生热手法解表

3.针灸,哪里痛扎哪里错在哪

4.黄帝内经中的诊疗步骤,

5.诊脉:浮、沉、滑、涩脉是怎么回事?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

秋天,西方产生燥,燥生金气肃杀,燥金会产生辛辣之味,在人体中辛味会生化出肺脏,皮毛随着肺而生。

肺的性在天像燥气,在地像金属,在人体外像皮毛,在内脏是肺,开窍于鼻。在颜色体现为白色,情志上体现为忧郁,一旦太过忧郁,就会伤到肺,只有喜能制衡忧虑。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冬天,北方产生寒,寒气生水,水中含咸之味,在人体中咸生化出肾脏,肾脏生出骨髓。

肾脏的性在天像寒气,在地像水,在体内像骨骼,在内脏是肾,开窍在耳,在颜色上体现为黑色,情志上体现为恐惧,一旦太过恐惧,就会伤到肾,只有思念可以战胜恐惧。

肝是酸味;心是 苦味;脾是甘味;肺是辛味;肾是咸味。

中间为制衡的味道,比如太酸会伤到肝,那么我们吃点辣,金克木,就不伤肝了(比如酸辣汤就是很好的吃酸组合,呵呵),如果辣吃的太多伤肺,那么我们吃点苦味,如下图所示。

热伤气,寒伤血

伤寒家,经方家会开很多热药,贫血的人是寒症,就需要用热药把寒气去掉。如果贫血还开寒凉药就错了!

阴阳是如何相处的?

阴阳在人体内的规律是,阴在内,阳在外,阴不外流主要是阳在外固守者,阳能够固守是因为阴在内部支撑。还记得我们说长期腹泻的人,是因为阳气不足造成的吗?阳气不足固不住!

阳胜则热

身体会很热,这个时候毛孔关闭了的话,人体呼吸会短促,身体向后仰才呼吸(在急救人工呼吸的时候,要把病人头部向后仰,这样才能把病人气道打开,呼吸顺畅)。汗出不来,内部太热,牙齿会干燥,情绪苦闷。这个时候冬天时候因为外面冷还好,如果是夏天就比较危险。那么怎么治疗那?

阳胜其实没关系,我们主要把毛孔打开可以发汗,热就会散掉。过去可能这个问题会少,现在会比较多,因为夏天的时候,我们躲在空调中,即使阳胜也没有办法流汗。所以我们人要遵从四季的变化,该流汗的时候还是要流汗的!

毛孔关闭,不流汗,我们可以用解表药,吃后流汗热就发掉了。如果实在手边没有解表药,在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洗冷水,寒极生热,会产生大量的热,病人也会得到汗解。这块很有意思,我还特意查了一下,有人问诊时表达过这种现象。

阴胜则寒

当生寒的时候,汗都是很清澈的,寒颤,恶寒,腹部阴寒胀满。夏天还好,冬天就比较危险,里面也寒外面也寒,谁也受不了。

厉害的中医能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就能诊治

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就学过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凑理不治将恐深。中医讲的就是这样治病,真正的医学高手是治未病,病在皮毛的时候就将其好;再次治疗筋脉,治疗六腑,最差的医生发现疾病时已经病入五脏了。

我们之前的章节说过,摸脉寸关尺代表的含义,肺主皮毛,在阳脉,如果轻轻一搭就能摸到脉,就说明病在皮毛,在表!这个时候治疗相对比较简单,如果用针灸的话,不用真的去扎,只需要拿真在皮毛下刮一刮,病人大汗就冒出来了,病在皮毛不需要深针,不能太过!

如果病在肌肉,针就要下在肌肉里,如果病在经脉上,针就要下在经上,以此治疗六腑、五脏,从表到里

天之邪气、水谷寒热、地之湿气

天之邪气,害人五脏

传染病之类的,会伤害人的五脏

水谷寒热,寒于六腑

吃坏肚子,会伤害我们的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地之湿气,害皮肉筋脉

湿气所伤,会损害皮肉、肌肉、筋脉。

针灸哪痛扎哪里,大错!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黄帝内经中对针灸的方法给出了指导,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这叫巨刺!

现在有的人左痛扎左边,右痛扎右边,哪里痛扎哪里,都是不对的!

黄帝内经中的诊断方法

1.先看阴阳(比如看颜色),再看清浊知到病在哪

举例:病人吐痰,吐出的是黄浊的痰,知道病在肺,因为正常的肺吐的是清痰,再一摸脉,脉浮在皮肤表面上,就知道肺有问题!

2.视喘息,3.听音声:

中医的望和闻,看患者呼吸的动静、长短,听他的声音。

4.诊脉:浮、沉、滑、涩

手臂靠手掌的地方有个高出来的骨头,这个位置叫“关”,

关上为寸,关下为尺。关上为阳,关下为阴。

阳脉:浮脉(浮于手下,轻轻一放便能感知)和滑脉(往来易,滑滑的感觉)

阴脉:沉脉(按之乃得,得用点力)、涩脉(往来难,有时能摸到有时摸不到的感觉,时有时无的脉)

当你摸寸部位时,这是阳脉部位,很沉,这是阳不足

当你摸尺部位时,这是阴脉部位,又浮又大,这是阴太盛

之前有介绍过,寸关尺,寸到关之间真正的脉长度是9分,关到尺是一寸,上下超过了都是太过了,帮助辨别阴阳。

阴阳都有度,阳为九分的长,大约下图这个长度(同身寸)

阴是一寸长

正常的脉象是,关上九分无脉,关下一寸无脉。

阴太盛、阴太虚

阴太盛,会顶阳,阳外溢,阳脉超出9分长,之后叫做溢脉。(阴太盛时,阳就虚了)

阴太虚,阴脉会超过1寸长度,叫覆脉。

溢脉和覆脉都不行,会胃气已无,没有胃气就麻烦了!

未完待续,请关注我哦。。。。。本文是跟随倪海厦学习黄帝内经系列,请关注我,到我的页面点击“品读内经”浏览其他章节。如果你想了解常见病怎么治疗可点下面链接作者简介:

网名:半夏

学历背景:同济硕士毕业,台湾中山大学硕士交换生。

药学本科、管理学硕士

执业资格:执业药师 、心理咨询师、行业分析师

工作经历:多年医学教育领域工作

爱好:读书,尤其喜欢看中医类书籍。

搜索更多有关“泡热水能祛体寒,洗冷水澡,寒极生热解表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