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辛弃疾以64岁高龄登上蓬莱阁,辛弃疾以64岁高龄登上蓬莱阁

人气:300 ℃/2024-04-12 09:23:30

宋宁宗嘉泰三年,即公元1203年,此时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这一年,主战派韩侂胄[tuō,zhòu]掌权,为了能够加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韩侂胄起用了很多主战派人士,辛弃疾便是其中之一,他被任命为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年六月上任,到年底便被召回临安,改任镇江知府去了。

在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的时候,他曾登上会稽蓬莱阁,并写下了下面这首《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当然,同时期辛弃疾还写下了另外一首《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但是有人说,其实这两首词中“怀古”和“观雨”应当颠倒过来,因为风雨亭的观雨词,词中并无雨,而蓬莱阁怀古的上片却都是写雨的景象。此处我们遵从原作,以“会稽蓬莱阁怀古”为题,但这一区别,望大家周知。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上片写景,但同时也有抒情,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的写法。首三句写道:“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辛弃疾所登的蓬莱阁在浙江绍兴(即会稽),秦望山,便是会稽山,而这里据说是秦始皇当年巡视大海并祭祀大禹的地方。词人以此开头,很难不令人想到这些往事,统一华夏,这是辛弃疾最希望看到的。词人遥望会稽山,看到疾风骤雨而来,并以“倒立江湖”来形容这种景象,当真是生动之极。

继而化用《庄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的句意,写道:“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云层是为了降雨吗?降雨是为了云层吗?其实庄子是设问句,在下文中给出了回答,说两者并非谁为了谁,而是自然之理,自然让它们这样运转罢了,没有其他的东西干涉。辛弃疾此处似乎是沿用其意。

接着“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词人写天色忽然变化,西风吹来,云散雨收,于是明月升起,听着四下狂风吹过的声音,词人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风雨、阴晴,其实都是一刹那间的事情,是“变灭须臾”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思想或模式。

下片开始怀古抒情,借古人之事来诉说自己心中之情。首三句是在说春秋时的名士范蠡,“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当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发誓要报仇,于是卧薪尝胆,又听从文种大夫的伐吴七术,范蠡又亲自来到若耶溪边找到了西施,献给吴国,吴王果然贪恋西施等人的美色,开始荒废朝政,吴国大臣伍子胥曾劝吴王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可是吴王不听,后来果被勾践灭亡。

但是,勾践胜利后,范蠡却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看法,带着美女西施,泛舟五湖去了,“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其实辛弃疾提起范蠡,并不是没有寓意的,范蠡是帮助越国打败吴国的重要功臣,文韬武略,几乎样样精通,这与辛弃疾类似,可是不同的是,范蠡得到越王勾践的信任和重用,可是辛弃疾呢?自从南渡以后,经常遭到排挤和打击,虽然心中有良策万千,可是只落得“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结果。如此怎能不令人心绪难平?怎能不令人悲愤交加?

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是说现在一年将近了,为什么不去鼓瑟吹笙地热闹一番呢?《诗经》中有句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辛弃疾似乎有些无奈,他想要及时行乐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何必到了六十四岁高龄了才想通?

最后他又说:“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东晋时的王、谢都是大士族,而且都和会稽山比较密切,王羲之曾在会稽山有兰亭之会,谢安在会稽山东有别墅,可是现在呢?这些旧宅故居,这些名门望族曾经生活的地方,只有“冷烟寒树啼乌”,一片萧条而已。

其实辛弃疾下片所怀之古,是有正反两种感情的。他怀念范蠡,是希望能够像范蠡一样,为国家尽心尽力,他提及王谢家族,是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辛弃疾虽然已经六十四岁了,但是渴望报国的忠心不改,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很难回天,所以不禁发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哀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搜索更多有关“辛弃疾以64岁高龄登上蓬莱阁,辛弃疾以64岁高龄登上蓬莱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