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美食>正文

中秋节关于芋头宴的美食故事:中秋节里不光吃月饼好多地区吃芋头

人气:171 ℃/2024-03-22 11:49:42

芋艿一名的来历有个传说。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某年中秋节在军营庆贺抗倭胜利,谁料狡猾的倭寇突然夜袭戚家军,被团团包围的将士牺性不少,加上断粮缺草,情势极端危急。就在这时,士兵找到野生植物地下球茎,煮熟后试吃味道很好又耐饥。戚继光大喜,为纪念遇难将士,激励大家突围,随即取其名“遇难”。大家饱餐一顿后,将士挺身奋勇杀敌,又得力于外来兵授配合,终于转困为胜,一举歼灭倭寇。此后,大家为国家和民族居安思危,每年中秋节吃“遇难”。这就是沿袭至今芋艿名称的来历。

芋艿,又名蹲鸱,芋头,字魁,芋根,土芝,毛芋,属天南星料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球茎。叶柄亦可作菜,全株皆可入药。

芋艿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平味甘辛,入胃、肠二经功能消疬散结,补虚调中气,益胃宽肠。适用于瘰病,肿毒,腹中癖块,牛皮癣,烫伤。《滇南本草》载芋艿“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日华子本草》称其“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本草抬遗》曰:“吞之开胃,通肠闭”。

现代医药研究表明,芋艿营养成分丰富,并含液皂素等。以芋艿为主药制成芋艿丸,还可辅助治疗各种癌症。

芋艿含小毒,不可生吃。熟亦不可多食,多食滞气困脾。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戴宝柱

编辑:吴茗

搜索更多有关“中秋节关于芋头宴的美食故事:中秋节里不光吃月饼好多地区吃芋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