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孔子成为千古圣人的启示 孔子三句话如何培养出一代圣贤

人气:202 ℃/2023-12-12 19:38:28

朋友们,大家好!这是长安家教系列的第五课:跟着孔圣人学习育儿。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子孔鲤和其孙孔伋均为名扬后世的人物,尤其是孔伋,作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孔伋受教于孔子的高祖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孔伋之所以取得杰出成绩离不开其父孔鲤的教诲,而孔鲤的成就得益于孔子的“庭训”。

01 孔子哪三句庭训流传千古?

今天我们就聊聊孔子的三句庭训是如何影响孔鲤一生的!

孔鲤出生于公元前532年,比孔子小20岁,只活了49岁。其出生后的几年,孔子一直忙于生计,先后做过管仓库和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并且学琴于师襄子,估计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单独教育他。

孔子大约在30岁左右开始收学生开办私塾,这时孔鲤10岁左右。按理说,孔鲤应当与来自外面的学生一起听课,但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孔子家谱上却说孔鲤精通儒学,鲁哀公以财礼召请他,孔鲤称疾不行。所以,综合判断,孔鲤应当是与老爸的学生们一起“随班就读”的。

那么,孔子有没有给儿子“吃过小灶”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今天许多人的疑问,也是当时孔门弟子中曾经一度存疑的问题。就现有的史料来看,确实有过。孔子给儿子吃的“小灶”是非常言简意赅的。

通观整部《论语》只有两处提到孔鲤,一处是在《季氏篇》,一处是在《阳货篇》,涉及孔子对儿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只有两段文字,共三句话。

有一首歌曾经唱道“一句话,一辈子”,套用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我们不妨说,三句话影响了孔鲤一辈子。这是什么样的三句话呢?

我们先来看看前两句话。这两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原文是这样的: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话大意是说,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鲤(字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特殊的教诲吗?孔回答说:“没有。有一次我父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经过时,父亲问:‘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会讲话啊!’我便退下来学《诗》。

另一天,父亲又独立院中,我又快步经过,父亲问:‘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啊!’我便退下来学《礼》。只听到过这两次特别教海。陈亢听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听到了学《诗》的道理和学《礼》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要与自己的儿子保持一定距离的道理。”

我们再看看第三句话: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这句话出自《阳货篇》

翻译成现代汉语初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孔子对儿子说:“你研读过《周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没有研读过《周南》《召南》,那不就像面对着墙壁而呆立吗?”

这样的家教确实很另类,可是我们细想,圣人的话本来就是言简意赅,虽然只有三句话,其实包含了很多道理。

02 何以“不学诗经,不会说话”!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如果简单地按照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不学诗经,不会说话”。但是,其中却大有深意。在这句话中,“诗”当然是指《诗经》,“言”从字面理解就是“说话”的意思,这里应该是指有身份的人之间的言语交际。

为什么说“不学诗,无以言”呢?原来,《诗经》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至少有以下功能。

功能一: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文化传承是需要有效载体的。在两千多年前,不要说现代传播技术尚未出现,手机电脑闻所未闻,就连造纸术都没有发明,朗朗上口的诗歌往往是世界上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上上之选。

无论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还是古印度的《摩词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又或者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承载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中国的《诗经》当然也不例外。

功能二:贵族子弟学习知识的教材。

《周礼・春官》中说,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古代歌诗是配乐的,因此所谓“乐语”就是指配乐而唱的歌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诗歌。“兴、道、讽、通、言、语”,是指运用乐语表情达意的各种不同方式。“国子”(贵族子弟)只有接受大司乐有关乐语的正确传授和严格训练,才能名至实归地成为社会精英。

功能三:相关认同的抓手。

认同感乃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保持统一的先决条件,甚至是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认同,既包括文化上的认同,更包括政治上的认同。《诗经》确实承载了这样的功能。

古人经常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出自《诗经・小雅》。而将当时的各个诸候国的民歌,也就是“国风”汇集在一起,进行跨国传唱,其意义绝对超过今天的“中国好声音”。

因为当时许多地方还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能够听到其他诸侯国的民歌,进而了解异国他乡人民的生活,这绝对有利于入同地区文化的相互认同,并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

功能四:地位身份的象征。

就像现在能够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某些中国人会覚得自己有一定的身份、很有面子一样,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能否熟练掌握《诗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衡量一个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这正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结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功能五:高层交往的独特工具。

当时贵族之间交往,有一种独特的话语体系,《诗经》就是这个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昭公二年》记载了鲁大夫季武子与来访的晋国大夫韩宣子相互吟诗赠答的故事。

这段故事,如果用现在的新闻报道语言进行表述,大意是这样的:在会谈过程中,季武子吟诵了《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最后一章,韩宣子则以吟诵《诗经・小雅・角弓》作答,宾主双方在亲切友好的会谈气氛中取得了重要共识。

如果不熟悉《诗经》,肯定如坠五里雾中,不知道这哥俩在说什么,怎么好好的政治会谈突然变成了“中华好诗词大PK"了呢?但熟悉《诗经》的朋友却都明白,人家是在借助《诗经》相互表扬呢。

原来,《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最后一章是夸奖周文王及其臣子治国理政很有一套。季武子通过吟诵这一章来很典雅地夸奖来访的韩宣子,所谓“以晋侯比文王,以韩子比四辅”是也。身为韩氏家族的继承人,韩宣子听了这种赞誉当然会很高兴。

投桃报李,韩宣子通了《诗经・小雅・角弓》,而据前人的解释这一篇的主旨是“兄弟昏姻,无胥远矣”。兄弟之国宜相亲,言下之意也就是说晋国与鲁国之间应当交好。

与晋国相比,鲁国是弱国,韩宣子吟诵《诗经・小雅・角弓》无异于向鲁国释放了善意,于是季武子马上下拜说:“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意思是:“非常感谢您促进两国邦交,这样的话,我国就有希望了。”如果不明白这些、,那听起来肯定一头雾水,比听外语还纠结。

《诗经》的作用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有这些作用,一心想要把儿子培养成为“君子”甚至贵族的孔子,才会将《诗经》提升到一个极高的高度,并告诉儿子,如果不好好学习《诗经》,在上流社会可能连话都听不懂,更不用提把话说好了。

孔子的这一家庭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至少能给今天的家长们一些启示。

03 不要把孩子养成“土豪”“文盲”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遗传基因之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民族的重要标志。一个连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可以弃之如敝履的人,想要赢得别人的尊敬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经典的遗忘,也有有意和无意之分:后者可能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属于知识储备问题;而前者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属于态度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当下的许多孩子一旦考上了大学理工科甚至在高中分了文理班确定学理之后,往往就把应该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丢在一边。

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常遇到理工科的朋友搞不清唐宋时间,分不清司马迁司马光,小而言之这是读书少,大而言之这是对传统文化的遗忘,严格说应该是数典忘祖。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往往是与他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多少成正比的。当家长的应当像关注孩子的物质食粮一样关注孩子的精神食粮,督促孩子进食某些未来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精神食粮。

与有水平的人进行对话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努力避免成为穷得只剩下钱了的“土豪”。孔子虽然曾经把人分成“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等几类,但他本人都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何况是我们这些凡人呢。

因此,当家长的一定要告诉孩子,就算你从父母这里承下来万贯家财,你也有可能守不住,也有可能在与别人交往时被当成土鳖。虽然网络上不乏“日照香炉生紫烟,土豪能顶半边天”之类的说法,但如果穷得只剩下了钱,这肯定不是父母所希望的。

与有水平的人进行对话的能力的培养才是家长所应关注的,对话权源于听话能力的养成,要让孩子努力避免成为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文盲”。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文化传承主要依靠自己的意识,这一点与物质财富的传承然不同。

“文盲”也是分很多种的,并不仅仅是不认字的人才叫“文盲”,要想能够流畅地与有学问的人进行对话,首先就要想办法听懂别人说的话。倘若你连别人所说的话都听不懂,那你怎么能够体会到别人那些充满丰富内涵和言外之意的话语呢?

宋代的寇准同张咏是好朋友,两人互相尊重,关系亲密。后来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要当宰相了,就叹息着对同僚们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足。”有一次,张咏从成都回京,寇准盛情款待。分手的时候,寇准诚恳地跟张咏说“何以教准?”张咏很和善地慢慢答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立刻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仔细阅读,读到“光不学亡术”一句,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这是在说我呢!”

这段故事,在《宋史·寇准传》里有记载。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言外之意的重要性。家长首先应当告诉孩子,有些时候,入们所说的话可能具有言外之意,了解言外之意乃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其次,要告诉孩子言外之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因此,若不想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就要多多掌握些传统文化知识,否则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04 得“礼”走遍天下,失“礼”寸步难行

说完了“不学诗,无以言”,我们再来看看孔子教育儿子的另外句话:“不学礼,无以立。”这段话听起来同样有些夸张。有人开玩笑说,是不是不学习礼就只能趴着行走了?当然不是。要准确地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就要搞清楚孔子所说的“礼”与“立”究竟是什么含义。在我看来,礼至少具有以下功用:

一是“身份证”。

知礼、讲礼、守礼一一守得住、守得起礼,是士大夫与一般平民百姓之间的重要区别,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荀子说过:“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记》也说:“礼者,所以别同异也。”

二是“通行证”。

在中国古代,凭着对礼的把握与运用,就可以走遍天下,一路畅通。“孔融闯李府”就是一个经典例证。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洛阳。他想要到当时很负盛名的李元礼府上拜访,这在一般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孔融却做到了。他首先告诉守门人,自己是李府君的亲戚。进门坐下后,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威关系?”

孔融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师生关系(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就此推论,我和你当然是通家之好了!”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孔融闯李府靠的就是礼。

三是“安居证”

举案齐眉是许多人都熟悉的典故,这个故事说的是汉代的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当丈夫梁鸿回家后,妻子孟光总是把放有饭菜的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

由于梁鸿与孟光都严谨守礼,所以,他们的家庭非常和谐。即使身为雇工,连雇佣他们的东家都觉得他们不是一般的人,因而对他们肃然起敬。

四是“上岗证”

在中国古代,对礼的熟悉和把握是拥有一个稳定工作的前提。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对礼有超乎常人的熟悉与把握,孔子才能够创办思政,谋得一个稳定的饭碗。

正是因为礼非常重要,孔子才谆谆教导儿子要赶紧学习礼,否则不但上不了岗,可能连家庭都不得安生,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了。

礼的作用如果套用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加以概括话,那就是“得礼走遍天下,失礼寸步难行”。

其实,“不学礼,无以立”并非孔子一个人的看法。《左传)中就记载了一个名叫孟僖子的人,在临终时告诚他的儿子:“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在社会立足,孟僖子之前已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孔子那里去学习礼。

我们常常叹服周恩来总理能够在国际交往场合挥洒自如,为国家与民族争取到了最大利益,而又使对方对他佩服不已。除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周恩来对国际交往礼仪的把握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回过头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而有的人却深受欢迎呢?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者掌握了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礼。有了礼,就可以在社会中如鱼得水地自由生活。那么,“不学礼,无以立”给予今天的中国父母们以哪些启示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05 为孩子列一张礼仪清单

要让孩子知礼,父母就要给孩子列出礼仪清单。这里所说的礼仪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权利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所谓权利清单,就是告诉孩子按照礼仪他所应具有的权利,套用最近流行的话加以表述就是,法律与道德没有明确禁止的,孩子都可以做。

所谓责任清单,就是告诉孩子权利与责任是密切相关的,自己的行为必须在法律与道德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所谓负面清单,就是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法律与道德所规定不能去做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礼”往往是从告诉人们不能够做什么开始的,初学时难免会顾此失彼,甚至让人畏手畏脚。

古人早就注意到相关规范的重要性,并且撰写出了明朗上口的著作来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就非常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建议今天的家长们吸纳里面的合理内容。

父母要当个好榜样。礼既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后者可能比前者更为重要。家长在教育孩子守礼时,一定要自己先做到,否则你的话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常常看到,家长一方面义正词严地要求孩子守礼仪比如不能随地吐痰,但另一方面自己却一转脸照叶不误。

这样的父母,怎么可能获得孩子的尊重,怎么能够教育孩子守礼呢?在对子女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的率先垂范非常重要。

06 从民歌到微信,寓教于“民”

最后我们看看第三句话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正墙面而立”?我比较认同朱熹的解读。朱嘉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所谓“一物不可见”,就是指什么都看不见。原来,在孔子看来,要了解社会,就需要一定的载体,而素有民歌经典之称的“二南”《周南》《召南》就是这样的载体。就像现在人们常常通过民歌、顺口溜、段子、微信等载体了解社情民意一样。

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民歌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为此还设有专门的机构用以采集民风,后世作家们把深入生活称为“采风”就是由此行生出来的。我想,孔夫子当年对儿子孔鲤说这句话,就是让儿子借助民歌等载体更好地了解社。

所谓“一步不可行”,就是不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就可能寸步难行。举个例子来说,有许多人认为先秦时期婚姻比较自由,不需要什么“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并且举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做证明。只能说,有的地方是这样的。

但在《诗经・卫风・氓》甲却有这样的诗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见,至少在当时的卫国,恋爱中的男女要想结为连理、是必须有人做媒才行的。如果你不知道卫国的风俗,那你很可能错过良配。

孔子的这段话,至少给予今天的中国父母以下启示:一是不能也不应看不起民间文化,因为它是经典文化的重要来源,许多经典文化最初往往是以民间文化的方式存在的,比如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最初都是以“话本”方式流传的;

二是巧妙地运用民间文化,父母应当通俗而不庸俗地借助民间文化载体,比如“段子”,对子女开展家庭教育。讲到这里,我们将孔子对儿子所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加以解读,就会发现:

“不学诗,无以言”,实际上是要儿子尽可能多地吸纳当时最优秀的文献典籍成果。

“不学礼,无以立”,则是让儿子尽可能多地吸纳当时最优秀的行为规范成果。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期是让儿子尽可能多地吸纳当时最优秀的民情记录成果,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

我们完全可以想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果做基础,孔鲤才能够成为一个连当时的国君都不得不敬重的人。

搜索更多有关“孔子成为千古圣人的启示 孔子三句话如何培养出一代圣贤”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