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复方黄黛片可以治愈m3白血病吗?青黄胶囊治疗,MDS转急性白血病报告

人气:215 ℃/2023-12-29 18:32:0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 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获得性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青黄胶囊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内制剂,现介绍我科应用青黄胶囊治疗 MDS 转急性白血病 1 例。

患者,男,28 岁。2008年在上海某医院查血常规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 ( WBC)3. 05 × 10^9/ L, 血 红 蛋 白 ( Hb ) 95 g/L, 血 小板( PLT) 58 × 10^9/ L,骨髓穿刺示: 增生性骨髓象,予叶酸治疗两周,PLT 升至 ( 60 ~ 70) × 10^9/ L,WBC、Hb 无明显变化,尔后患者放弃治疗,未再监测血常规变化。2009 年开始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并渐加重,于北京某医院查血常规示: PLT 19 ×10^9/ L,WBC、Hb 不详,未治疗。2009 年 8 月至天津某医院查血常规示: WBC 2. 11 × 109/ L,Hb 32 g / L,PLT60 × 10^9/ L,骨髓穿刺示: 1 ) 骨髓增生活跃,G = 38% ,E = 15. 5% ,G/E = 2. 45 /1;2) 粒 系 可 见 低 分 叶, 双 核 粒, 原 始 粒 细 胞 占1. 5% ,可见假性 P - H 畸形粒细胞; 3) 红系部分可见伪足;4) 淋巴细胞占 27% ; 5) 单核细胞比例 18% ,幼稚单核细胞占 10% ; 6) 全片共见巨核细胞 11 个,血小板少见。活组织检查示: 增生极度低下,红比例减小,粒系各阶段可见,幼稚细胞增多。红系偏成熟阶段为主,未见巨核细胞,铁染色 ( ) 。初步诊断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EB) 。予口服司坦唑醇 2 mg 每日 3 次,维甲酸10 mg 每日 3 次,双环醇 25 mg 每日 3 次,利血生40 mg 每日 3 次,益血生 4 粒每日 3 次,贞芪扶正胶囊 4 粒、每日 3 次。2009 年 9 月 10 于天津某医院查 血 常 规 示: WBC 1. 94 × 10^9/ L, Hb 27 g / L,PLT 13 ×10^9/ L。同月 13 日髂骨骨髓穿刺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 14. 5% ,胸骨骨髓穿刺示大致正常;17 日流式细胞室免疫分型报告: 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 14. 27% ,表达 CD117、CD13、CD34、CD33、CD38、HLA-DR, 为 髓 系 原 始 细 胞 表 型,比例增高。进一步诊断为: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RAEB-Ⅱ) ,继续原方案治疗,约每周输血 1 次。2009 年 10 月 9日复查髂骨骨髓穿刺示: 原始细胞比例11. 5% 。2009 年 10 月 16 日流式细胞室免疫分型: 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 27. 2% ,表达 CD34、CD38、HLA-DR,弱表达 CD13、CD33,符合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 (AML) 表型。继续以上述药物治疗。2009 年11 月 17 日髂骨骨髓穿刺示: 增生减低,原粒细胞易见,为 AML-2a 骨髓象 ( 具体报告未见) ,未治疗。2009 年 12 月 3 日再次骨髓穿刺并活组织检查后确诊为 AML-2a。予以 CAG 方案化疗[Ara-c 50 mg ( d1-14) ACR 15 mg ( d1-8) G-CSF 300 μg( d0-15 ) ],停化疗第 18 天骨髓穿刺为未缓解骨髓象。2010 年 1 月 17 日改为 DA 方案再 诱 导 化 疗 [DNR 60 mg ( d1-3 ) Ara-c200 mg ( d1-7) ],停化疗后第 34 天复查骨髓穿刺达完全缓解 ( CR) ( 具体报告未见) 。2010 年 3 月以 DA 方案巩固化疗 1 个周期。2010 年 5 月 13 日骨髓穿刺示: 原粒细胞 1. 5% ,偶见 Auer 小体,考虑为 AML-2a 骨髓化疗后恢复期骨髓象。2010 年10 月 18 日骨髓穿刺示: 原粒占 8% ,10 月 21 日予IA 方案 [IDA 10 mg ( d1 ) 、10 mg ( d2 ) Ara-c190 mg ( d1-7) ] 化 疗1 个周 期, 达部 分 缓 解( PR) 。2010 年 12 月骨髓穿刺示: 粒系增生活跃,原粒 2% ,红系增生活跃,巨核细胞 54 个。2011年 5 月山东某医院复查骨髓穿刺示: 原粒细胞21% ,考虑为复发。单用中药治疗,予以雄黄每日0. 2 g 口服。2011 年 9 月骨髓穿刺示: 原粒 0. 5% ,粒系 26. 5% ,红系 2% ,淋巴细胞 70. 5% ,巨核细胞未见。2012 年 7 月骨髓穿刺: 骨髓增生活跃,粒 系 30. 5% , 原 粒 11% , 早 幼 粒 2% , 红 系25. 5% ,淋巴 42% ,单核 2% ,未见巨核细胞。未予特殊治疗。2012 年 9 月停服雄黄 ( 历经 16 个月) 。约每月输血 1 次。2012 年 11 月 13 日至我院门诊 查 血 象 示: WBC 1. 3 × 109/ L, Hb 45g/L,PLT 37×10^9/ L。予口服青黄胶囊每次 0.8g,每日3 次,2013年 1 月 4 日 ( 治疗 51 天) 血象: WBC1. 1 × 10^9/ L,Hb 47 g / L,PLT 26 ×10^9/ L,输血间隔延长至每两个月输血 1 次。症见: 手掌无明显色素沉着,食欲欠佳,大便稀软,继服青黄胶囊但减量至每次 0. 8 g,每日2次。2013 年 3 月 12 日 ( 治疗 4 个月) ,未诉明显不适,约 50 天输血 1 次。2013 年 8 月 20 日 ( 治疗 9 个月余) 血象: WBC1. 0 ×10^9/ L,Hb 63 g / L,PLT 29 ×10^9/ L。约每 4个月输血 1 次。2014 年 3 月 4 日脱离输血 ( 历时约 16 个 月) 。青 黄 胶 囊 0. 8g,每 日 2 次 继 服。2014 年 4 月 23 日 ( 治疗 17 个月) 血常规: WBC1. 74 ×10^9/ L,Hb 103 g / L,PLT 35 ×10^9/ L; 肝肾功能正常。骨髓穿刺示: 增生活跃,G = 25. 5% ,E = 72% ,粒系增生,原粒细胞占 8% ( 占 NEC 的31. 4% ) ; 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明显巨幼样改变,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多嗜性、畸形、不规则形红细胞; 淋巴细胞占 2. 5% ; 全片巨核细胞多见,可见单圆核、多圆核; 血小板少见。活组织检查: 造血组织与脂肪之比为1 ∶ 1,巨核细胞可见,并见淋巴样小巨核及单圆核巨核细胞。Gomori( ) 。考虑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 AML-M6) 。予青黄胶囊 0. 8 g,每日 3 次。2014 年 6 月 9 日复查血常规示: WBC 1. 69 ×10^9/ L,Hb 86 g / L,PLT30 ×10^9/ L,未诉特殊不适,皮肤黏膜无出血,脱离输血,继续治疗观察。

青黄胶囊为西苑医院血液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治疗恶性髓系疾病的有效药物。本例患者于 2009 年 8 月诊为 MDS,应用司坦唑醇、维甲酸、叶酸、维生素 B12、双环醇等西药及利血生、贞芪扶正胶囊效差,并于 2009 年 11 月进展为AML-M2a,化疗虽能达 CR,但短期内复发,之后应用雄黄单药1 年余,病情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仍需输血支持,生活质量较差。自 2012 年 11 月口服青黄胶囊,51 天后输血间期逐渐延长并最终在16 个月完全脱离输血,日常活动与工作不受任何影响,生活质量大为改善,有力地证明了青黄胶囊的疗效。该患者初期明确诊断为 MDS,短期内进展为 AML-M2a,体现了 MDS 高风险向AML 转化的病程特点。化疗虽然可达 CR,但疗效不能维持,化疗相关副作用及经济消耗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生活质量大为下降。青黄胶囊疗效肯定,且价格便宜,显示了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从本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发现,治疗 MDS 不同于急性白血病,要有耐心,见效需要较长时间,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结果。

搜索更多有关“复方黄黛片可以治愈m3白血病吗?青黄胶囊治疗,MDS转急性白血病报告”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