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村居古诗的作者抒发的情感:南山巅上野笋旺,作者春风漫天

人气:282 ℃/2024-02-09 22:34:54

过了清明,山野的春色变得越来越鲜艳,漫山遍野绿树繁花,阵阵暖风吹来,山坡上翻滚起一层层翠绿的波浪,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破土而出的春笋正值生长时段,山上的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笋味”。

“野笋”对20世纪70年代的农民来说,不仅是春季餐桌上的一道时令菜,而且将其腌制起来还要成为夏天的主菜。上山采野笋,也是大多农家孩子都有过的经历。

年少的我兴奋地等来了可以跟随大人上山采野笋的机会,星期天的一大早,顾不上吃口早餐,便兴致勃勃地和阿苗、阿刚一起,跟随生产队里的大人们向山上进发。那是以柴禾为燃料的时代,临近的山上早已被过度砍伐,远远望去如同一个个“秃头”,采野笋要往高山走。我们一行十来人的队伍从董家岙进山,沿着上山石阶一路上行,来到小南山的地界里采野笋。

这是我第一次上高山。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春意盎然的山景里和伙伴们东蹿西跳,如同春游一般的兴奋,大人们见我们一副玩劲,便指点我们不要紧跟她们,让我们发散各自去寻找野笋。我不知道山上哪里多竹子,也不知去哪里寻觅,遍山望去,看到当地人在另一个山坡上,弓着身子一路像采笋的动作,想必那里多笋,于是我便快步过去。走近了才看清楚那是什么笋,人家采的是狼箕草(蕨菜)的嫩芽,据说这嫩芽也是山里人喜欢的野菜。

我沿着山坡找到了一片小竹林,高兴地看到一枝枝破土而出的野笋,如同一个个调皮的少年咧嘴相迎,我便欣喜地采撷起来,没多久袋子装得鼓了起来,心生满满的收获感。带队的大人看我麻袋里装着这么多笋,便夸耀起我的“能干”来,但她转而仔细一瞧,道:“不对!这是苦笋不能食用,不信你尝尝。”我一尝果然,好苦!

她蹲下身来,细心地教我要领:“身上带毛而壳微微贬白的是苦笋,看到竹节很长,而且节上长出多根枝杈的竹子是苦竹,不要去采。”在她的言教下,我学到了识别苦笋的基本要领,袋子里的苦笋我只好不舍地倒到一旁,回头还留恋地看上几眼。

我走向另一个山头,遇到从竹林里出来的阿苗、阿刚,他们的手上也捧着不少苦笋,这回轮到我做“师傅”了……3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山坡上空忙了半天,难免心生失落。这时,肚子适时地唱起了“空城计”,于是大家找个平坡坐下,我和阿刚从袋子里拿出各自准备好的午餐。见阿苗的袋子没有装吃的,我奇怪地问:“你的午餐呢?”阿苗说:“早上没有吃剩的饭,家人又没有为我准备。”看着他双手空空,我将妈妈特意为我准备的“咸菜糯米饭”分他一半,俩人将就着,勉强过了中餐。

午后,汇聚在小南山采野笋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感觉应该到人少的地方去,那样采得野笋的机会更多。三个少年一路上行来到大南山的地界,到了那里才知道山上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遍山都是密密麻麻长得高大而粗壮的乔木,除了毛竹林看不到我们想找的竹林。

走着走着,发现我们已经到山顶,大南山的顶上高高地竖着一根粗直的圆木,据说是用来做航标的。我们兴奋地站在山顶眺望:向北是自己居住的熟悉古城,眼前的城池和河流却显得微小而模糊,宽阔的公路像一根细长的面条,盘绕着古城;南面望去是无穷尽的山峰,山峰之间是一片茫茫云海,那是什么地方,那里有学校吗?那里是不是有采不完的野笋?我们既陌生又好奇地畅想着,不时围着航标,跳跃、欢叫。阵阵山风,吹送着我们的欢快,带来了小竹林摇曳的歌唱声……

主峰西边的岩层上,有一大片灌木。竹子、刺丛、藤蔓、天竺、杂柴错综在一起,由于刺丛和藤蔓交织着,隆起一个个高矮不等、大小不一的灌木丛,大的有几亩甚至十几亩地,小的也有亩地面积,灌木丛里多竹笋但很难采撷。

我学着电影里解放军的样子,趴着身子钻进灌木丛。里面的光线虽然暗沉沉的,但能看到不远处的竹笋,钻趴在藤蔓和刺丛下面,迎着一阵阵草木发霉的气味实在不好受,但一枝枝红壳笋、花头笋,不断地诱惑着我一路往前爬行。沿途掰着粗壮的红壳笋,发出“咔、咔”声响,满心是收获的欢快,也顾不得刺丛拉破我的头皮,一手趴地一手抱满了笋,于是原路爬回来,将笋装到灌木丛外的麻袋里。几次来回之下,我爬行的动作熟练不少,一次次地爬向灌木丛的纵深,每一次陌生而充满期望地前行,我脑子里只有粗壮的红壳笋……

山顶上开始弥漫起雾气,灌木丛里的光线变得更差了。爬行中的我隐约听到,远处传来了“哧、哧、哧”的声音,起初以为是鸟类或石蛙发出来的,我根本无暇顾及,渐渐的感觉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突然发现前面的“树杆”在摆动,再定睛细看:天哪!是一条锄柄般粗的蛇在我一米左右的前方竖起身子在摆动,并发出“哧、哧、哧”的呼声。我被突来的凶险吓懵了,脑子一片空白,一动不动地与其对视着不知如何是好?

太近了,蛇离我真的太近了,它一个前扑必定能咬到我。我心里暗暗地鼓励自己不要怕,不能怕!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条是眼镜蛇,喜欢在山坡上追人的毒蛇,不断地告诫自己,动作要缓不能急。趴在藤蔓下的我,其实也无法起身做跑路的动作。

我紧盯着那变成扁平的蛇头,一边用手紧握着筷子般长短的红壳笋,心想如果它往前扑来,多少还可用笋做些抵挡;一边慢慢地将腿后伸,龟缩起身子并轻轻地后挪……我与蛇渐渐地拉开了距离,见它本来竖立的身子缓缓地伏到地面。这个时候,我却非常担心它向我快速地蹿过来,因我离出口还有不少的距离,此刻也无法加快后退速度,“老天保佑”万幸,它伏在原地没有更多的动作。

总算到了出口我快速地站立起来,紧张的身子还在微微颤抖。终于躲过一劫,当我暗自庆幸地回望着这片灌木丛时,竟然发现就在出口不远的通道上面,盘着一坨比牛粪堆还大的蛇,它灰暗的身子光滑的鳞片,分明也是一条眼镜蛇,且躯干比刚才地面遇到的还大出许多。天啦!我在它的下方进出来回地爬了不止4、5次,每一次身子都在它的嘴口之下,而且相隔仅是一片藤叶,我越看越毛骨悚然,越想越是心有余悸,全身肌肉紧绷一阵发冷汗毛快速地竖立起来……

我大声呼喊着同伴,等阿苗、阿刚赶过来发现盘在藤蔓上的大蛇不见了,只留下藤蔓上盘身的凹形。

事后,按大人的分析这条大蛇本不是在藤蔓上的,因蛇盘踞的地方是一片新倒卧的嫩叶,极可能是我钻进灌木丛里惊动到它,蛇才跑到藤蔓上面……如此说来还是它主动弃窝让道于我?不管怎样,事实是我侵占蛇的地盘,打扰它们的生活在先,而它们确有包容我的气度,有无意伤害我的心,要不,我根本走不出这片灌木丛。这段经历告诉我:蛇虽天生有毒牙但并未有毒心,自此以后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蛇的认知。

山顶上的雾气浓烈起来,湿润着我们的头发、衣服,一阵阵山风送来寒意,惊恐过后我更是饥饿难耐,一心想着回家吃东西。阿刚的父亲是上门女婿,他爷爷家就在山下的“上舍岭”边上,阿刚提议我们一起到他爷爷家去吃东西,我和阿苗一听,能在山下吃到东西很是开心,跟着阿刚向上舍岭方向进发。

早晨从东边上小南山再到大南山顶,下午从西边的上舍岭方向下来,这一圈起码20多里的山路,加上肚子饿得厉害我们的体能渐渐出现透支。从陡峭的“狒狲跳”下山,春雨后的山谷,溪水奔腾而下,如同自天而降的一道白练,溅起的水花落在石阶上,踩着湿滑的路面,伴着山涧轰轰的咆哮声,两条腿不由自主地一路抖下来。

阿刚带我们来到他爷爷家里,道明我们的来意。阿刚爷爷不苟言笑,举手将挂在头顶的饭篮拿下装起饭来,阿刚接过他爷爷盛来的一碗冷饭,很快吃了起来……我和阿苗默默地等着阿刚爷爷的冷饭,可只见他慢慢地盖上篮盖,抬手又将饭篮挂到原处。望着头上装有冷饭左右摇晃的篮子,我和阿苗面面相觑……

大家一起坐在八仙桌旁,四个人各占一方,静静地看着阿刚大口大口地扒着冷饭,我和阿苗却暗暗地咽着口水……我俩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向阿刚爷爷望去,只见他自顾吸着竹竿做的旱烟管,目不斜视地看着他的孙子吃饭。

我和阿苗或许是稚嫩,还没有开口要吃的老道,但心里是多么渴望面前的冷饭,哪怕能吃上一口也好;或许是不想舍弃那份与生俱来的尊严,强忍着饥饿不肯开口;或许已经感受到就算开口也是徒劳,可内心还是希望阿刚爷爷能改变主意,立起身子给我们装一点冷饭来……

两个青涩的少年尽管肚子饿得难忍,尽管面对阿刚极具诱惑的吃饭场面,尽管不断地咽着口水,还是默不作声地看着阿刚将一大碗冷饭吃完。

上世纪70年代,普遍缺粮的农民家庭一碗冷饭的分量,虽然不是现代人能够掂量得到的,但亲历过此等场景的人,谁会轻易忘却?

从上舍岭到家还要赶十多里路,走得最有劲的自然是阿刚。一路走着,过了柴门口村子后我实在饿得不想走了,坐在溪坑边躬下身子捧起水喝,可当我抬头起身时,突然两眼发黑、头晕目眩,一个踉跄险些跌倒溪坑里,这让我十分紧张,因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路上感到自己的视觉越来越模糊,抬眼望去,都是蛛丝网到处飘逸的状况,听觉也渐渐地迟钝起来,双腿沉得都提不起,浑身没劲的不想吭声,但又满心慌乱地猜测着:“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患上什么急病了,那可怎么办?”尽管如此,也只能背着沉沉的麻袋坚持着,持续、坚毅地向前行进。

终于到家了,我疲倦地打开菜柜,欣喜地看到妈妈给我留着一碗“咸菜糯米饭”。随着这一碗冷饭下肚奇迹随之出现,眼睛立马变得闪亮,气力从内而生,整个人精神焕发、神清气爽……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担忧,不禁哑然失笑。

岁月悠悠,当年的小伙伴如今都成了爷辈的人。在老家,我们偶有相遇,聊起当年的情景,虽说时间能冲刷一切,但我们对几十年前的事,仍然记忆犹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再是相互欣慰地拍拍肩,然后,论到当下的日子,便舒怀地笑出声来……


作者简介 | 张建波,浙江绍兴上虞丰惠镇人,就读朝阳小学、丰惠中学。80年代离开丰惠到杭州省属国企集团工作,负责集团房地产企业的营销工作。

搜索更多有关“村居古诗的作者抒发的情感:南山巅上野笋旺,作者春风漫天”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