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用嫩柳皮制成的哨子山西平定人叫啥,用嫩柳皮制成的哨子山西平定人叫

人气:257 ℃/2023-10-09 20:57:46

这几天天气不错,太阳挺暖和的,便去郊外走了走。在一处僻静的地方,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河边那几棵柳树开始努芽了。想着再过几天,柳枝一泛绿,便又能听到“呜呜咽咽”的柳笛声响,心里蓦然漾起一股别样的情愫。

春天的垂柳

柳笛,是我们小时候自己动手制作的一种玩具,所用材料就是柳枝。折一枝下来,截去枝杈,用手一小段一小段地旋拧,树皮与木芯便分离开来,再将木芯抽出扔掉,一个柳枝树皮圆筒就做成了。

将圆筒小头一端切个齐茬儿,再把茬口上一窄溜绿皮剥去,露出里边薄薄的白膜儿,咬扁了,噙于口中,便可吹奏。声音或高或低,或尖或厚,全凭柳管的长短粗细和吹奏者的声息大小。若在圆筒上钻几个洞,那就真的成了柳笛了。技艺高超的,甚至可以吹出歌曲《东方红》来。

扭咪咪

吹柳笛,只有短短的几天,三月一过,柳树皮就拧不动了。当然,榆树、杨树、核桃树、丁香树的枝条也可以用来拧,但都不拧出柳枝的那种让人愉悦的感觉,便很少有人用。

“柳笛”这名字,也不知道谁给起的,虽然挺雅致,但在我们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没人这么叫,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管它叫“咪咪”。

吹咪咪

但是,“咪咪”这俩字到底该咋写,几百年来,可把乡人愁坏了,老学究们把康熙字典都翻烂了,到了最后也没能弄明白,只好随便找了个同音字来代替。

其实,这个“咪”,是有本字的,当为“觱”。

什么是“觱”

这个“觱”字,最初的时候,字形很怪异,写起来不顺手,看上去也挺别扭:上面是两个“或”字,一正一倒,下面是一个“角”字,这三个字摞在一起,也不知道当时的造字人想表达什么意思。估计是人们对这个字的成见太大了,不知何时便简化成为“觱”字。

“觱”字最初的写法

觱,普通话读作bì(音同“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角部》释“觱”曰:“羌人所吹角屠觱,以惊马也。”

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羌人,西戎也。屠觱,羌人所吹器名,以角为之,以惊中国马。”

吹号角

古羌人分布在今青海、甘肃、新疆及四川等地,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他们用的“屠觱”,是把牛羊角的尖端凿出一个眼儿,放在嘴里吹,呜呜咽咽,发音沉闷厚重,穿透力极强,是牧民用以召唤牛马,或防备野兽的吹奏器,估计跟我们今天常见的号角差不多,音质单纯,只能吹响,不能成调。

至于“屠觱”的“屠”是啥意思,东汉的许慎没说,清朝的段玉裁也没作解释,弄得后人一直在打嘴仗。

有学者认为,“屠觱”是古羌语音译,“屠”字可能是古羌语中的词头附加成分或复辅音的遗迹。“觱”音可能是一个共同语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语言成分结合,构成有关词汇时表示吹管的概念。

吹筚篥的化生乐伎 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还有学者认为,“屠”从单字讲,不包括具体的含意,只是西域人多用“屠”作为姓氏而已,比如,匈奴、乌孙、莎车的王号带“屠”字的就比较多,或许是汉代音译西域语可能有个好用“屠”字的习惯。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屠耆王,是单于下的最高官职。冒顿单于自领中部,另设左、右屠耆王,分领东西二部,由单于子弟担任。由于匈奴尚左,因此左屠耆王常由太子担任。汉人称左、右屠耆王为左、右贤王。

河北宣化辽张匡正墓壁画,其中有吹筚篥的乐人

有人认为,屠觱是汉译复音词,不应拆开单用。比如,清代人桂馥《说文义证》中就这样说:“羌人所吹角,屠觱以惊马也者,屠当为筚,即筚篥。”

那么,什么又是“筚篥”呢?

什么是“筚篥”

筚篥,读作bì lì(音同“必立”),是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最早文献见于南朝何承天的《篡文》:“必栗者,羌胡乐器名也,经文作筚篥也。”

永陵二十四伎乐之吹大筚篥乐伎

唐代的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为我们明确了它的发源地:“筚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名悲篥,有类于茄。”龟兹,即今天新疆的库车县。

龟兹的筚篥,是随着龟兹乐一同进入中原的。《隋书•音乐志下》记载:“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是说前秦大将军吕光西征龟兹后,带回来一个完整的龟兹乐队,其中就有筚篥。

在古龟兹克孜尔第38号洞窟中出现了筚篥的壁画,这是关于筚篥最早的图像资料,这张壁画足以证明,在公元4世纪,筚篥已在龟兹普及,并流传到中原地区。

吹筚篥乐伎 1965年山西省襄汾县荆村沟出土

关于筚篥的形制,清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这样描述:“屠觱,羌人所吹器名,以角为之,以惊中国马。后乃以竹为管,以芦为首,谓之‘觱篥’,亦曰‘筚篥’。”

段玉裁认为,“屠觱”这种牛羊号角,后来改用竹管,管口插有芦制哨子,管身上还有按孔,能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这种改良后的乐器,就叫“觱篥”,也叫“筚篥”。

一件在羌人手中仅能发出呜呜声响的极其原始的“号角”,到了龟兹如何就成为一件可演奏九窍之音韵的“直管乐器”,其中的衍变过程着实令人费解。

吹筚篥乐伎

因此,有学者认为,《说文解字》中的“屠觱”乃至“觱”,或与胡笳有一定的联系,但其“与后世的筚篥并无任何关系”。

胡笳的“笳”字,在汉代为“葭”,就是芦苇,也就是《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蒹葭”。

西晋傅玄《笳赋·序》中就有“葭叶为声”之句,是说把芦叶卷成一个圆锥管,靠吹响边棱发出音声,这就是最初的“胡笳”。

胡笳

或者干脆把芦管折下来,直接放在嘴里吹,甚至在芦管上钻几个眼儿,这种胡笳就能吹出一些简单的调调儿来。西晋孙楚《笳赋》中就说:“衔长葭以泛吹,噭啾啾之哀声。”

后来,古人把芦叶或芦茎做成复簧,装在有指孔的竹管或木管上,这样就成了“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的“胡笳十八拍”了。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筚篥,也是一种芦茎为簧,以竹或木为管,有类于茄管的打合簧乐器。

那么,觱也好,筚篥也罢,怎么会跟“咪咪”扯上关系呢?

什么是“咪咪”

山西方言“咪咪”这个词,乍一听,很难分辨出其要表达的意思。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外来的音译词。

砖雕:吹筚篥乐伎( 山西博物馆馆藏)

在古代文献中,用汉字译写“觱”的名称,除上述觱篥、筚篥,还有其他一些写法,如毕篥、必栗、悲篥、必篥等等,都是古龟兹语的汉译音。

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流行一种民族乐器,叫巴拉曼。巴拉曼是古代筚篥的遗制,用苇子制作,与木制管相比,音色略带沙哑,更具有新疆地方特色。

巴拉曼,在维吾尔语中就叫“皮皮”,也叫“毕毕”,这是古代羌藏语的发音。

维吾尔族乐器巴拉曼

据著名丝路音乐文化学者周菁葆的研究,不丹语中,Pi—Pi指管(据《不丹语词典》)。

美国著名藏文文献专家史密斯也说,古代藏语中的Pi—Pi是一种管笛乐器(据《藏德辞典》)。

羌藏人自古以来在塔里木盆地南部居住,受羌藏语的影响,维吾尔族把巴拉曼这种管状簧管乐器,也称为“皮皮”。

东晋末年,巴拉曼由丝绸之路随龟兹乐东传中原,“皮皮”一词也随之传遍中土大地。古代文人依据《诗经·七月》中“一日之觱发”,把龟兹人口中的“皮皮”译作“觱”。西北地区一直就将类羌笛乐器称为“皮皮”,又称为“咪咪”。

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出土十六国吹筚篥乐俑

从发音部位来讲,b、p、m都属“唇音”,根据上古汉语的发音规律,发音部位相同的塞音可以互谐。简单来说,就是“皮、毕、咪”这三个音可以相混。

时至今日,“觱”音单用的情况还有遗存,只是人们不知道其本字,便写作“鼻”。

柳咪咪

比如,儿童玩的那种捏一下就能通过吹气作响的装置,北京人往往这么说:“橡皮小人儿上有个鼻儿,一摁就叫唤。”

茶壶盖子上安装的那个报警用的装置,也叫鼻儿:“茶壶上的鼻儿叫唤了,水开了,快去看看。”

有时候,也指火车或轮船上的汽笛,“火车拉鼻儿了”“轮船上气鼻儿响了”,就连汽车喇叭也叫“鼻儿”。

柳咪咪

山西有些地方,比如古县,也把“柳笛,唢呐,簧片”称之为“鼻儿”,只是听起来更像“猛儿”。

山西方言经常用叠词来作小称,即指事物的形体小、数量少等等,所以,这个一拃来长的柳笛,在山西很多地方便被称作“咪咪”,这当是“鼻儿”的音转。(张文平)

搜索更多有关“用嫩柳皮制成的哨子山西平定人叫啥,用嫩柳皮制成的哨子山西平定人叫”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