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美食>正文

元宵节的汤圆是不是最好吃的 意大利汤圆乱入闹元宵

人气:307 ℃/2023-12-02 18:56:01

令肉食主义者疯狂的意大利汤圆,多瑙河乐章 ▼

专为素食主义者料理的茄汁意大利汤圆 ▼

意大利汤圆,豌豆、甜玉米、火腿等佐味 ▼

意式奶油野蘑菇汤汤圆 ▼

意大利汤圆,红菊莴摆盘 ▼

今天元宵佳节,想来我国人民又将陷入一年一度的“北派元宵党”和“南派汤圆党”的派系之争。

可真正的吃货是不分南派北派和中式西式的!

甜的咸的豆腐脑一定都要吃,

咸的甜的粽子们一定都要吃,

猫山王榴莲和潘苹果一定都要吃,

国产传统汤圆和意大利汤圆一定都要吃,

……

一切挑起“南北争端”和“中西战乱”的都是吃货中的异端,是疑似披着“吃货”外衣的小团体主义分子,才不是真吃货~

那么,“元宵”和“汤圆”到底啥区别呀?

1、派系有别:

南派汤圆;

北派元宵。

2、坐标有别:

伊在南方叫做汤圆;

卿在北方叫做元宵。

3、做法有别:

滚滚滚,滚元宵 ▼

包包包,包汤圆 ▼

4、吃法有别:

元宵可以蒸、炸、煮;

汤圆只能煮!(意大利汤圆除外~)

读书很重要,吃东西也很重要。

有亲提出质疑,说,女人对衣服的钟爱应大于饮食才对。其实不然,女人的“穿”是给别人看,为悦己者容,“吃”才是对自己的真爱!

蔡京的蟹黄包,苏东坡的东坡肘子,倪瓒的云林鹅,年羮尧的小炒肉,岸英的蛋炒饭,都是吃货的成名作。而乾隆,则是中国小吃界的翘楚。无数地方小吃都借他之名字写文案而走红大江南北,诸如驴肉火烧、沙县小吃、德州扒鸡等等等。

那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廉颇,是否也算一个至死不渝的吃货?

必须承认,

吃货的世界观是由美食出发构建的。

比如,我家先生有睡前阅读的习惯,然后他又经常会忍不住要和我讨论。那阵儿正值凯特生下小公主,他就和我说起欧洲国家们“千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话题:“你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就不如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彻底,虽说基本上也算瓦解了君主和贵族体制,可还是保留了皇室blah blah blah……”

而这一切听进我的耳朵以后,则莫名幻化成了:“虽然法国鹅肝和马卡龙是极品美味了,但此时若能吃上一口鱼和薯条,想必也是极好哒…”

从任何话题出发,不断扩充和重新排序我的美食坐标是吃货天赋之一。

吃货是一种心态。坚信,只要活着就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

吃时令蔬果,

吃各个地方特色,

吃亲朋好友的拿手菜,

吃TOP餐厅的招牌菜,

吃隐秘餐厅的私房菜,

吃没吃过的新食材,

吃加工步骤尽量少的食物,

……

不会做饭的就多尝试新餐厅,会做饭的就多尝试新菜谱。

在吃货的世界里,没有“饱”这个字,也没有半饱,七成饱,八成饱这样的概念。你问我吃饱了没,我的回答是:还可以再吃一点——其实是还想来很!多!点!你问我某某地方在哪里,我的回答一般是:就是那个很好吃的某某餐馆和某某料理之间那个楼啊!对了,他们楼下有一家很好吃的某某菜……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回忆里和想象里,总是清晰伴随着那次吃过的味道。写到这里,好饿~

虽然吃货们大都是有一颗敢于吃一切的心,再难吃的也想尝一尝。但是吃货挑食么?

废话,当然挑啦。不好吃,绝对不会吃第二口!

挑食的叫吃货美食家,不挑的那叫饭桶!

吃货有一个“淫荡的胃”,却也对食物充满了尊重、敬畏和珍惜。

“吃货”这个词,生来就属于中国,这是跟理想和信仰的缺失有关嘛?幼稚!

China=吃哪!

我们说:民以食为天。They said: The man eat for living,not live for eating.

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我国人民显然是后者~)关键是中国遍地美食,想不吃都难~全世界几乎再没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这般丰盛的饮食文化了。

中国美食地图 ▲

中国的吃文化的博大精深,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便可见一斑。而且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吃货。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厨圣伊尹也认为,人世间就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做宰相就是“和羹调鼎”。

总之呢,“吃货”对美食狂热并非是丧失了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反而是热爱生活的一种具体表现呢!而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吃的最高境界其实是:最普通的食材,变着花样,以各种美味的方式吃!下!去!

注:本文为《美人智》原创文章,搜索关注公众号ID:meirenzhi100,查看原文,关注我们。欢迎微信公众号转载,但请务必遵照“美人智”微信公众号首页的【版权声明】,加粗标明出处、ID及二维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

搜索更多有关“元宵节的汤圆是不是最好吃的 意大利汤圆乱入闹元宵”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