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民俗>正文

失传的老行当有哪些?民俗,那些消失的行当

人气:447 ℃/2024-02-15 02:23:39

这篇文章的题目用什么,我想了很久,感觉都不很恰当。用书面语,可以用“卖油翁”、“卖油郎”,但是实际中,根本不是这样称呼。“翁”和“郎”,本地民间基本不用这字。用“怀幺”,看字面不好理解。用“换油”,也不行,换油好像是一种交换过程,不像一种做生意的人。细细琢磨,觉得“换油的”既可以指卖油的,也可以指换油客户。反正,我们习惯上就是称作“换油的”就是卖油的人。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自家地里种着多种油料作物,如油菜、******(蓖麻)、向日葵、黄豆、芝麻、棉花(籽)等等。记得地头塄边种着高大的******,******杆是空的,连叶子的柄也是空的,这种天然的小管子,小伙伴经常拔下来玩儿,有的用它做枪管,有的用它做烟袋。秋天,******果实成熟了,一个个果实像小毛球球,被称为******圪桃,它们从绿变黑不间断的成熟,我们就不定时的去捋回来。收完秋,还会把蓖麻杆推到,利用******杆的圪叉,做成一辆辆“小车”,一个人拉上一辆,很拽。油料作物收回来,数量都不是很多,但花样不少,保存着慢慢换油吃。

那时候每家都有一个油圪芦,用来存储吃的油。油圪芦都是用旧的酒瓶子充当。换回的油存在圪卢里,吃的时候,先从圪芦倒进油罐儿,油罐里一直放一把专用的小勺子,往锅里在放油的时候,要用小勺子,轻轻的舀上几勺子,家家如此。村里头经常有“卖油的”游走、叫卖。他们的吆喝声很特别,听起来像是两个字“怀——幺——”,有时候是“怀幺——嚎—、怀幺——”细想,应该是“换油唠”这三个字的变音

记忆中,经常有一个卖香油的老头,他的吆喝声很特殊,声音高且清晰,表达非常清楚,一声“芝麻换小磨香油”高亢嘹亮。“芝麻换”三字一字一拍,“小磨儿”为一拍,“香油”的“油”字起码四拍。先抑后扬,“芝、麻、换”,慢慢降调,从“小”字开始升高调子,那“油”字是又高又长。用“抑扬顿挫”形容他的吆喝则非常的合适,他的声音会在空中缭绕半天。但小时候的我,总觉得他有点罗嗦。

初中语文有一篇课文叫《卖油翁》,课文中卖油老头儿就是担着担子卖油,而且往葫芦里倒油的技术特别的好。我小时候也见过不少卖油的,早期的都是担着担子,担子两头都是用细绳拴着油篓,油篓还是用藤条手工编制,里面据说衬着一层榆皮做的东西。担子两头两个油篓,大概是装的不同的油吧。到后来,换油的开始推着自己行车,自行车后衣架两边挎着两个白铁皮油桶,衣架上搭着两个布袋子,里面的东西装的很松,往两边搭拉着。前面的车梁上,搭着一个油腻的帆布包包,里面放着一杆秤,那秤杆子倒是十分很光滑,秤的提绳却很油腻。

换油这种生意人,除了他的吆喝声音,没什么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记忆最深的是卖油的人做一单生意,多次用秤称东西,什么毛重、皮重、籽重、油重,加加减减而且觉得换油那账很难算的。

过去的油篓

举个换油的例子,你来感受一下啊。用芝麻换香油为例。先要搞价,最后双方搞定,2斤8两芝麻换一斤香油。现在先称芝麻,一般客户用一个小盆端出半盆芝麻,倒进秤盘中,卖家拿起秤盘当簸箕,上下圪簸几下,再过秤。过秤结果是1斤2两芝麻。换多少香油呢?自己算吧。换油的把芝麻倒进他的布袋子里,扎好口。客户拿出一个香油圪芦交给换油的人,油圪芦实际就是一个酒瓶子,因为长时间放油,瓶子外有一些油污,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商标,瓶口用一小截玉茭圪鲁塞着。

卖油的接在手里,先要过秤,称一下瓶子的重量。称瓶子重量有点意思,他不是放在秤盘子里,而是在用秤钩处一股挽着圈的细绳,挽成一个活扣轻轻一套,套在葫芦的脖子处,吊起来称一下。结果,油圪卢重8两半。现在开始称香油了,只见卖油的掀开油桶,先把一个漏斗放在圪芦嘴上,取出最小的油提子,油提子在油篓里打上油,升出油篓口处一直不动,等提子外的油沥沥的滴完,才往漏斗里倒,往葫芦里打了四次。再把油圪卢套在绳子上称一下,“看秤,正好嗯!高圪厥厥呐!”一桩买卖结束。你看看,这里要算多少题啊!不知你算清了没有。一般的人,这时候就说,“反正我也算不清楚,你也不会哄我,给够我就行了!”“放心哇,咱换了一辈子油,不会哄人。

农村现在虽然还种一些油料作物,但大多是卖掉,吃的油都是买油色拉油。“换油的”不见了,“怀幺”的声音听不到了,时空里再也没了那缭绕的吆喝声了!

来源:泽州民俗

搜索更多有关“失传的老行当有哪些?民俗,那些消失的行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