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李鸿章和翁同龢谁势力大 就因为帮曾国藩加了24个字

人气:453 ℃/2024-03-10 20:30:23

在晚晴的历史中,有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李鸿章和翁同龢。两个人分属不同派系,观念不同,矛盾重重,有颇有交集。

李鸿章

李鸿章,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文华殿大学士淮军创始人,洋务运动倡导者,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纵横官场几十年。

翁同龢

翁同龢,咸丰朝状元出身,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不仅如此,父亲翁心存是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帝的老师。大哥翁同书,道光朝进士,侄子翁曾源同治朝状元。因此时称“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

李翁二人的矛盾,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对此有多次描写,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作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不给北洋舰队拨款,战前则不顾实际,一味主战。最终甲午战败,李鸿章栽了大跟头,从此走上了卖国贼的道路。

那么除了政治上的分歧之外,还因为有着很深的个人恩怨,甚至可以说是死对头。

咸丰八年(1858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授安徽巡抚。此时,太平军已经肆虐安徽,加上北方的捻军,形势严峻。在捻军与太平军联合进攻下,定远失守,翁同书只好转到了寿州。定远失守,朝廷令其戴罪立功。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英王陈玉成攻打寿州,幸亏当地团练竭力抵御,太平军才撤退。外敌走了,内部开始内讧了。城内团练首领孙家泰、蒙时中、徐立壮等与城外的团练首领苗沛霖互相仇杀。苗沛霖一气之下决定反叛清廷,纠众围攻寿州,纵兵四扰。

清政府认为苗沛霖的部队向来都是劲旅,投降反叛,其危害比太平军和捻军还要大,因此密令翁同书妥善解决,以免事态扩大而无法收拾。前任安徽按察使张学醇与苗沛霖相交颇深,于是翁同书就让他前去劝降

苗沛霖表面上答应了,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朝廷赦免其罪行;二是将孙家泰、蒙时中的首级交付他祭灵。翁同书为尽快解决,答应照办。孙家泰听后自杀,蒙时中则被抓来杀了。两人的首级一起交给了苗沛霖。却不料,中了苗沛霖的借刀杀人之计,他根本没打算投降,反叛如初。

顺带说一句,苗沛霖此人反复无常,在清廷和太平军直接摇摆不定,陈玉成就是被他诱捕的。就这样,寿州城也丢了,城破前翁同书弃城而走。此时奉旨督办四省军务(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的曾国藩,见状就想弹劾翁同书,顺带树立总督的权威。

曾国藩

曾国藩的风格一向沉稳,由于翁家的势力和名望,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曾国藩先是让幕府中的文章高手起草,写后拿过来一看,觉得不行。于是曾国藩亲自上阵,写完后,改了又改,却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最后把还在当幕僚的李鸿章叫过来,让他提提意见。结果,李鸿章加了一句:“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就这24个字,曾国藩看了十分满意,对李鸿章刮目相看。

年轻的李鸿章

因为此言一出,正气凛然,又暗含了隐隐的杀机。一方面,曾国藩弹劾翁同书是职责所在,没有其他动机。另一方面,不能因为翁家势大就迁就,其实这句完全是说给咸丰皇帝和朝廷重臣们听的,直接堵住了他们的嘴。如果你们讲情了,就是顾及翁家而徇私。

此折一上奏,翁同书即刻被朝廷拿问,被定为斩监候。翁心存当时年老有病,听到消息,经受不住打击,很快离世。翁同书虽然在第二年被免除了死刑,但被发配新疆,1864年就病逝于西北。

就这样,李鸿章和翁同龢的梁子就算结下了,一直延续到后期,直至1898年翁同龢倒台。不过那时候的李鸿章、翁同龢都已到了人生的尾声了,1901年李鸿章逝世,1904年翁同龢逝世。

搜索更多有关“李鸿章和翁同龢谁势力大 就因为帮曾国藩加了24个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