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心慌心悸需要做哪些检查?心慌莫慌张该做哪些检查

人气:221 ℃/2024-01-15 21:02:42

全方位揭秘心慌背后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怦怦怦……”,护士我心慌,感觉心脏快从嗓子跳出来了。您曾经有过这种心慌的体验吗,当心慌发生时,您感到害怕和不安吗?今天我带您一起来认识心慌。

通常又称为心悸,心为心脏,悸为悸动,心悸即为内心的悸动,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遇到心上人小鹿乱撞的激动和兴奋感呢?那么,心悸真的给人如此美妙和愉悦的感受吗,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不齐。

心慌常见的检查手段

“心”慌了,一定是心脏出问题了吗?其实心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一定是心脏出问题的表现,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来查明心慌发生的原因。对于心慌原因的甄别有哪些方法?让我来为您揭秘这些检查手段。

1.血常规检查

如白细胞增高或降低一般提示感染的存在,通常在心慌的同时还会伴有发热、胸痛等,这种心慌常见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青少年,追溯到1个月前会有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病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一般提示有贫血可能,在心慌的同时往往会伴有面色苍白。

2.血生化检查

需要重点看一些电解质离子的水平,如:钾、钠、氯、钙、镁等。这些指标的增高或降低,见于肌饿、发热、呕吐、腹泻,钾摄入不足,服用利尿剂等情况,这些情况也会诱发机体出现心慌的症状。

3.心肌酶的检查

可以确定有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冠心病时发生心慌的同时往往还会伴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4.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亢时也会出现心慌的症状,查体时一般还会有突眼及大脖子的体征。心慌多发生在20~40岁女性,且经常发生,还常常伴有怕热、多汗、易激动、食欲亢进等症状。

对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慌,一定要加以重视。关于心脏这个神秘而又重要的器官,都有哪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呢?

5.心电图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心电图就是在检查心脏这座房子的电路是否正常。心电图简单、无创、快速、可靠、实用,可以鉴别诊断一般类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6.超声心动图

就是在看心脏这座房子各个房室的结构是否牢固完好,每个屋子的门也就是心脏的各个瓣膜是否能正常开合,房间内的上下水水管也就是心脏上的血管是否通畅。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就可以看心慌的发生是否因为心脏发生了器质性的病变。

7.动态心电图

利用24小时检测的电路检测器,监测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当心慌发生时能够及时捕捉到异常的心电信号。

8.心脏X线检查

是为心脏进行拍照的照相机,可拍出心脏、大血管的外形。来判断心慌的发生是否为心脏以及大血管发生了病变。

9.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是能够为心脏进行摄像的探测器,主要用于评价心肌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10.心脏电生理检查

也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相较于心电图来说,是一种侵入性的有创操作,将电极插入心脏内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信号,以确定心律失常的来源和机制,并可以刺激心脏的电活动,以测试心脏的响应情况。

通过以上检查手段,可以找出心慌发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和应对方式,更有利于心慌症状安全快速有效地缓解。

发生心慌时的应对策略

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如贫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出现心慌的症状时:

1.首先需要关注心慌的同时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是否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热,晕厥或抽搐,面色苍白、发绀,手足冰冷、麻木,消瘦或多汗等,这些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来判断心慌发生的原因并选择适宜的检查手段。

2.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诱发因素,如:劳累、熬夜、剧烈运动。

3.发生心慌症状时不要紧张,要知道心慌与病情并非成正比,要保持情绪的稳定,精神紧张和焦虑可加重心慌的程度。

4.要坚持服药,不要因为没有心慌的症状就私自停药。

5.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慌,要掌握刺激迷走神经的常用简单方法,如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用压舌板、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部使患者恶心等。

如果心慌是由于工作压力,情绪波动,吸烟,饮酒,饮浓茶、咖啡,使用某些药物,如*********、氨茶碱、肾上腺素、阿托品、甲状腺片,精神紧张,受惊吓,气候、环境、体位、体力活动等发生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1.切断诱因

遵医嘱停用药物或使用替代的药物。

2.放松休息

是一个很好的缓解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身心调节和放松:

选择一个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拥挤、污染等不利因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

起居规律,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浓茶等。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控制食盐摄入量。

保持大便的通畅。

做一些适量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

做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画画等,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与家人或朋友多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寻求支持和帮助。

心慌的预防

对于心慌还是要以预防为主,预防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引起心慌的疾病。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钙、镁等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少吃高脂、高盐、高糖等对心脏有害的食物。

适当锻炼,每周至少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

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嘱服药。

以上关于心慌的表现,常见检查手段、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全方位大揭秘,您都记住了吗?牢记以上要点,心慌发生莫慌张!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王青燕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医院急诊科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文内图由作者提供

封面图由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搜索更多有关“心慌心悸需要做哪些检查?心慌莫慌张该做哪些检查”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