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杭州本地人都喝什么茶呢?探访杭州民间的一种吃茶方法

人气:372 ℃/2024-01-05 06:17:42

最近探访杭州余杭一带,吃七味茶的习俗,做个总结。

【简单介绍】

说起杭州茶,只知西湖龙井,“七味茶”是杭州古老的饮茶法,老杭州人知道的也了了。

七味咸茶,包含:茶叶、烘青豆、野芝麻、橙皮、笋干、胡萝卜、花生,七种材料。

我是在大约4年前知道余杭一带,农家喝“咸茶”,最近专门去余杭仁和镇探访,这种饮茶习俗(七味咸茶),已经列入市非遗项目,又探访了瓶窑的“强盗婆茶”,内容相似,强盗婆茶虽是当地口口相传故事而成,听起来像是七味咸茶衍生的品牌了,对风俗的重视,对风俗的包装呼之欲出。

【传承千年,却上不了台面的茶】
  • 唐代陆羽《茶经》中“茶之饮”章节,曾记录民间散茶饮法:“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这种加料饮茶,被陆羽嫌弃,上不了台面,但作为民间习俗,一直在传承。我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湖州不少地方朋友,都讲在当地有这种传统,江西有些地方也有这种习俗。有地方叫“烘豆茶”“熏豆茶”“芝麻茶”等。
  • 我在余杭仁和镇,和当地阿芬阿姨聊天得知,当地饮“七味咸茶”并非一定要7种料,可多可少,只要能食用且耐泡的食材,都可以加进去。很多地方必须加烘青豆,但在这里也不一定要加,必不可少的是“橙皮”,如有“野芝麻”更好。
  • 这种传统和地方志记载有重合,对这种茶的介绍中提及《钱塘县志》记载“以紫苏籽,渍枳皮和茶叶饮之”,我翻看了万历版《钱塘县志》200多页没找到,可能是其它版的记载。这里的“紫苏籽=野芝麻”,“枳皮=橙皮”。
  • 所谓的枳皮,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枳,枳和橘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在江南也会种植,酸,枳皮和陈皮应该有相似的作用。渍枳皮是当地一种工艺,在枳为绿色时,摘下剥皮,皮用盐腌渍,第二日可食,据说变黄后,效用降低。
  • 加青豆这种方式,在明代或清代前期是没有出现的,非必须品,在仁和附近的余杭塘栖,清代诗人韩应潮,生活在道光年间,写过很多当地风俗的诗句,其中《栖溪风味十二味》中对 烘豆有过记载,“莫笑冬烘老圃俦,豆棚早屑话深秋。匀圆剥出纤纤手,新嫩淘米瑟瑟流。活火焙干青玉脆,盈瓶赠到绿珠投。堆盘正好消寒夜,细嚼诗情一种幽。”光绪《塘西志》对其诗收录甚夥。这十二味虽未记载七味茶,对其中烘青豆专门歌颂,这种食物已广为普及。
  • 推断看,明清前期加紫苏籽,加渍枳皮,喝茶多甘辛,后面加入青豆等类似主食的料,和太平天国后饥饿有关系,民间喝茶,成“吃茶”,多吃几碗还能抵得住肚子饿。

枳树

《茶经》手抄本

【七味茶的饮法,也是大不同。】

有人说七味茶要喝3道,

  • 一道是饮清茶,先闻茶香品茶味,喝两次后茶味淡了,再喝第二道;
  • 二道加料,可以根据口味,加一种,也可以多种一起加进去。现在紫苏籽量少,很多以芝麻替代,熟芝麻香气高,青豆,笋干,萝卜等盐腌过,慢慢浸出咸味。各种料加进去后,如一碗浓香咸汤,又像开胃汤,需要慢慢的喝才好适应。如此加两三次水,当中的材料泡发,再喝第三道;
  • 第三道吃茶,其实也可以边喝边吃,把加入的调料慢慢吃完,咀嚼的过程继续体验食物的自然滋味。能把茶吃完,是给主人莫大的面子,说明这茶做的好,主人家待客好。这和北方喝酒一个样子,客人来了,喝不醉那是招待不周,喝醉是待客至高荣耀。

也有地方只喝一道,七种调料(包含茶叶)一起加入开水冲泡,茶叶清香被芝麻香盖过了,体验感不如上面的三道喝法。

七味咸茶的配料

【饮茶的场合】
  • 七味咸茶的饮用,在商务接待上,不如原叶茶雅致,在农村待客常见,农村待客常见拉家常,边吃边聊这种。
  • 仁和的阿芬阿姨介绍,当地男人们在村里打牌,女人们会开“茶会”,姐妹之间的相聚,会拿出各种配料,泡上茶,大家边聊边吃,话家常。这种方式是自发的,现在村里还是在进行着的,不难看出,能开这种茶会的地方,邻里相处会多融洽,女人们用“茶会”的方式,解决的生活上的难题,有点像互助会的形式,是一种融洽的交往方式。

吃茶会

生活的习惯差异,这款茶难成为主流的茶饮,但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值得尝试和了解。

搜索更多有关“杭州本地人都喝什么茶呢?探访杭州民间的一种吃茶方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