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产业扶贫的成效和经验做法:扶贫参考脱贫不需要盆景

人气:433 ℃/2024-01-24 07:23:52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是沉甸甸的政治担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

从“资金到户”变成“效益到户”,河南省渑池县柳庄村脱贫思路的深化,不仅使贫困户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也使“精准”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正是在这个视角上,柳庄村有了典型性。

以脱贫效率为导向,柳庄村找能人带动,靠产业带动,循创新带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进展,贫困面貌得到改革,村民得到实惠。应该说,“资金到户”的输血导向扶贫已渐行渐远,而“效益到户”的效率导向扶贫正在拉开大幕。

效率扶贫,创新不断。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创新模式,让很多贫困户尝到了效率导向扶贫的甜头。一些地方在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甚至单辟出一块资产作为“扶贫股”。各种创新手段,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振。

脱贫攻坚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杂音。打造盆景搞形式主义有之,脱离实际层层加码有之,冒进行事弄虚作假者有之,亲疏远近厚此薄彼者有之。这些杂音,制约着效率扶贫,制约着扶真贫、真扶贫。消除噪音,端掉盆景,必须严起来,实起来。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脱贫有没有实效,要看群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只有这样的脱贫,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政策好,人努力,就能摘掉贫困帽。”河南省伊川县高山镇刘庄村的王玉森,患严重小儿麻痹症,但是他不苦等、不苦熬,与别人合伙种10余亩血参,又与亲戚一起贩卖灵宝苹果,实现了稳定脱贫。

伊川县是省级贫困县,目前还有28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如何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县里重点围绕“转、扶、搬、保、救”五条途径,“输血”“造血”并重,聚焦聚力精准扶贫。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实现就业人员从低端就业向高端就业转变、临时就业向长期就业转变,使其能够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对于劳务公司、工商企业组织贫困户外出务工或到企业就业能让贫困户脱贫的,县里提供经济支持和金融贷款服务。贫困户参加就业技能资格培训,可减免培训费,给予1500元的生活补贴。

拓宽致富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县里以新大牧业为依托,建设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建成84个村级300千瓦光伏电站,保证每个村级电站带动贫困户20户,户均每年增收不低于3000元;鼓励贫困户超过30户的行政村,建设扶贫就业车间,带动贫困户家门口就业。伊川农商行捐资1500万元支持扶贫产业,建设100个养鸡大棚,500个平菇种植大棚,建设36个蔬菜种植大棚。

日前,伊川县召开千余人脱贫攻坚推进会,县委书记李新红说:“只要上下齐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搜索更多有关“产业扶贫的成效和经验做法:扶贫参考脱贫不需要盆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