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论文:老子道德经学习笔记

人气:394 ℃/2024-01-09 05:05:21

山东潍坊金泉寺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太极锦鲤

【憨山大师注】此章教人以造道之方,必至忘知绝迹,然后方契玄妙之德也(老子提出六问,你如果都能做到,才能算作是契合玄妙之德了)。

载,乘也。营,旧注为魂,《楚辞》云,“魂识路之营营”,盖营营,犹言惺惺,扰动貌(营营,指追求奔逐,语出《庄子·杂篇·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你会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人的攀缘心?)。然魂动而魄静(魂、魄到底是什么东西?历朝历代多有解释,众说纷纭。逆流而回,这两个其实是一个东西,你也可以说就是“道生一”的那个一嘛;顺流而出,一分为二,即同物不同性,同体不同用。我们没有必要纠缠于名相,把自己搞得头昏脑涨。从其作用的分工来看,魂如阳如火如心,轻灵喜动;魄如阴如水如身,粗浊好静。我们不妨以身心而称之,魂为心,魄为身),人乘此魂魄而有思虑妄想之心者,故动则乘魂,营营而乱想,静则乘魄,昧昧而昏沉,是皆不能抱一也(世间凡夫,思想的纷烦,情感的骚动,常使自己魂灵奔逐扰动,常处于放射消散之中,攀缘不停、散乱不堪;而艰辛的劳动,生活的奔忙,常使自己精魄涣散,常处于损失消耗之中,日渐虚弱、难以为继。如此这般,动用不休,终至死亡。倘使我们能将生命中得自天地、父母的魂、魄合抱为一,永不分离,便能长生久视)。故《楞严》曰,“精神魂魄,递相离合”是也(这是世间凡夫的生命状态:刚一出生,阴阳平衡,身心合一;随着年纪的增长,阴阳逐渐失调,身心分离)。今抱一者,谓魂魄两载,使合而不离也(修道者要与世人相反而行,抱元守一,使身心和合而不相离。但这只是总的原则,具体如何下手做功夫呢?)。魂与魄合,则动而常静,虽惺惺而不乱想。魄与魂合,则静而常动,虽寂寂而不昏沉(春秋战国以降,道家修真一脉不再纠缠于魂、魄,而是走精、气、神的路线,神主思虑,气主身体的活力,所谓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以龙代表神,以虎代表气,修行就是要降龙伏虎)。道若如此,常常抱一而不离,则动静不异,寤寐一如(世间凡夫,只有在睡梦中,阴与阳或者神与气,两者短暂合一,使身心得到休息,白日里又各自分散,一个如火而炎上,一个如水而周身流转。于修道者,两者常常抱一而不离,水火既济,神气合一)。老子审问学者做工夫能如此乎?乎者,责问之辞(载魂魄抱一,或者说降龙伏虎,你能做到吗?)。

“专气致柔”(什么是专气致柔呢?)。专,如专城之专,谓制也(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此处引申为统制、统御。何为专气致柔?百炼钢成绕指柔,致力于炼气、炼形,使之达到神与气合,从而化刚为柔)。然人赖气而有生,以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假名为心(我们的身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的假合体。《圆觉》中提到,“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气就是风,吸进来,呼出去,流转周身。由四大因缘假合而成我人的六根,其中能够思考思虑、能够攀缘的这个,我们勉强称之为“心”)。气随心行,故心妄动则气益刚,气刚而心益动,所谓“气壹则动志”(说到心与气的关系,有一个细节,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但几乎没有人去认真琢磨过。举个例子,假设你曾经在地铁邂逅过一位佳人,令你心动不已,之后就很久未见,你颇感怅惘。一日,在街头转角处偶遇,一瞬间,你心潮澎湃、呼吸急促。。。这就是心息相应的实例,所谓的气随心行,心妄动而气益刚,气刚而心益动。世间凡夫,心与气是各自为政,心浮气躁属于常态,偶有配合也不能觉察,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有些练气功有成的人,认识到心和气的关系,主动去引导和控制心念与呼吸的配合,通过锻炼,可以做到气到心到,心到气到。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的生机是藉着气化而充实的,气的运行是循着“脉”的路线,这里所说的“脉”,是体内气机运行的专门线路,而非血管或神经。《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奇经八脉,这是道家的说法。道家认为,人体中“任”“督”“冲”三脉,对于养生修仙是最重要的。佛教密宗的观念,认为人体中的三脉四轮,是即身成佛的关键。修法虽然不同,但两家都是以中脉(冲脉)为枢纽关键的。通过站桩、打坐,让心静下来,心静了气也就不再乱冲乱跑,而是循着各气脉流动,渐渐返归中脉。等到气脉回归流于中脉,达到脉解心开时,心定住了,妄念不生,你的呼吸自然停住,身心两忘,真正入定了。至于“气壹动志”,是《孟子》中的名言,此处就不解释了)。学道工夫,先制其气不使妄动以薰心(调息以静心),制其心不使妄动以鼓气(调心以静气),心静而气自调柔(心平而气和,直至脉解心开,心定住了,妄念不生,呼吸停止。吕洞宾《百字铭》曰:“养气勿言守,降心为无为”)。工夫到此,则怒出于不怒矣,如婴儿号而不嗄也(嗄,音煞,指声音嘶哑。“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典自《庄子·杂篇·庚桑楚》。婴儿感觉饿了、不舒服了,就会大声啼哭,当他(她)吃饱了,尿布也更换了,感觉舒服了,于是倒头就睡,婴儿之怒,皆出自无心,所以怒出于不怒。所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事来则应,过去不留)。故老子审问其人之工夫能如此乎(心息相依,心气合一,你能做到吗?)。

“涤除玄览”(玄览,本义玄镜、明镜。引申为心如明镜),玄览者,谓前抱一、专气工夫,做到纯熟,自得玄妙之境也。若将此境览在胸中,执之而不化,则返为至道之病。只须将此亦须洗涤,净尽无余,以至于忘心绝迹,方为造道之极(洗尽尘垢,自有为入无为,灵光独耀,心如明镜,含容天地,洞察万法)。老子审问能如此乎(心如明镜,含容天地,洞察万法,你能做到吗?)。

此三句,乃入道工夫,得道之体也(修行者一步步行来,已见道之体)。老子意谓道体虽是精明,不知用上何如,若在用上无迹,方为道妙,故向下审问其用(通过涤除玄览,要从最初的有心做功夫(有形有相),进入到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任运自在(无形无相)。炼气、炼形的功夫是有为法,道属于无为法,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无心而为方为妙)。

然爱民治国,乃道之绪余也(绪余,本义为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引申为不起眼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为天下国家”(此句典自《庄子·杂篇·让王》。土苴,本义渣滓、残余物。修道者以养身修真为主,其余皆是不起眼的、可以丢弃的身外之物,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故圣人有天下而不与,爱民治国,可无为而治(圣人爱民治国,可以做到无为而治,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此处要强调一个“无心”,如此才能入于红尘而不迷)。老子审问能无为乎(以无为而治天下,你能做到吗?)?若不能无为,还是不能忘迹,虽妙而不妙也(如果还是有个‘我’、有个身,依然有心而为,仍属于有为功夫,所以是虽妙而不妙)。

天门,指天机而言。开阖,犹言出入应用之意(“天门开阖”,修道之人已见道之体,已见真常,故曰“天门开阖”,引申为真常须应物)。雌,物之阴者,盖阳施而阴受,乃留藏之意(何为阳施而阴受?‘阳’是放射的、发散的;‘阴’是接受的、收藏的。雌,代表为外物、外境所迷,自己不能做主)。盖门有虚通出入之意,而人心之虚灵,所以应事接物,莫不由此天机发动(“天门开阖,能无雌乎”,用吕洞宾《百字铭》中的两句话,“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即为无雌)。盖常人应物,由心不虚,凡事有所留藏,故心日茆塞(茆,同‘茅’。这个可以理解为世间凡夫很容易心中长草,迷失于功名利禄、美食、美酒、豪宅、香车美人。。。)。庄子谓:“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蹊(妇姑勃蹊,亦作妇姑勃溪,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引申为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如果家里空间狭小,彼此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则婆媳间难免鸡飞狗跳、争争吵吵。所谓“距离产生美”),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此言心不虚也(以上四句,典自《庄子·杂篇·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者众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真常应物时,如果我们的心不能虚而空之,游心于天地自然,那么我们就会被身心的六种功能给困住了。六凿,指眼、耳、鼻、口、心、知(智),我们也可理解为佛家六根,有六根就会有六尘。攘,排斥、驱逐、争抢)。然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所谓“应而不藏”(此为不迷、无著),此所谓“天门开阖而无雌”也(圣人用心如镜,事来则应过去不留,无所住而生其心。真常应物,应物不迷)。老子审问做工夫者能如此乎(无所住而生其心,真常应物,应物不迷,你能做到吗?)?

“明白四达”,谓智无不烛也(圣人无心而为,无所住而生其心,清明在躬,任运而行,随顺世间,事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是道之体或者说真常的无上妙用,无知而知)。然常人有智,则用智于外,炫耀见闻(世间凡夫,权谋策略,种种算计,勾心斗角,煞费心智,就如同点燃的蜡烛,蜡烛芯越粗,烛火越发明亮,而其燃烧的时间也就越短,直至油尽灯枯,这是典型的持续耗散状态)。圣人智包天地,而不自有其知,谓含光内照,故曰“明白四达而无知”(圣人回光返照,心如明镜,含容天地,洞察万法,任运而行)。老子问人能如此乎(回光返照,心如明镜,含容天地,洞察万法,无心而为,无知而知,你能做到吗?)?

然而学道工夫做到如此,体用两全,形神俱妙,可谓造道之极(何为造道之极?既得道之体,亦得道之妙用)。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矣(何为天地之德?)。且天地之德,生之、畜之(养也),虽生而不有,虽为而不恃,虽长而不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再加一句,无心而为,任运自在)。圣人之德如此,可谓玄妙之德矣(修行至此,方可称得上“玄妙之德”,简称“玄德”)。

摩崖石刻

搜索更多有关“老子道德经全文论文:老子道德经学习笔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