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俞姓宗族的历史:俞姓在胶东半岛不多见

人气:100 ℃/2024-03-12 11:49:19

俞,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以江浙一带分布较广,而在地处北方的胶东半岛,则不太多见。

就胶东范围来说,烟台的牟平是俞姓人规模相对较大的一个县市区。当地不仅有俞姓建立且聚居的村庄,而且在历史上还曾出过知名人物。

其中,俞姓建立且聚居的村庄,即牟平城西郊的俞家庄(鱼鸟河附近,威海文登有一支俞姓据说是就是从俞家庄迁出)。关于这个村庄的历史,《牟平县地名志》载:“明万历年间,俞姓从牟平城南门里迁此定居,得名俞家庄。”

刚才提到的“南门里”,是古代牟平俞姓家族一个重要的居住地点。因此,外界在提到这支俞姓人的时候,常称之为“南门里俞氏”。

那么,俞氏人又是何时何地从哪里迁到牟平城南门里的呢?古代住在城中的人,有不少是随军、随官而来。明代的牟平城中,设有宁海州和宁海卫文武两大机构(宁海卫贺氏就曾住在南门里),俞姓人是否与这两个机构有关?由于没有看到详细的族谱记载,这一点暂时不得而知。

南门里俞氏的发迹,大概是在明代万历朝前后。在民国版《牟平县志•乡宦传》中所收录的两位明代俞姓人物,都活跃在这一时期。他们彼此之间是叔侄关系,叔叔名为俞实,侄子叫做俞价。

根据县志的记载,俞实曾在外地担任过通判、同知等官职,有清廉之名声。而俞价则更进一步,于万历十七年考中己丑科进士,在朝中担任行人、御史等官职。

在御史任上,俞价刚正不阿,大胆言事。万历二十三年,备倭副总兵杨文任被罢职,原因就是受到了俞价的弹劾。而在争国本事件(明神宗确定太子人选一事)中,俞价也毅然上疏,坚持立嫡以长。

以上言行,为他赢得了声誉,但也招来了部分权贵的嫉恨,因此一度被免官回乡。后来才起复,担任知县、南京户曹郎等职。虽然履职地点不尽相同,但他每到一处,都保持了正直的口碑,民间有“黑包公”之称谓。

因为生前的宦绩,俞价在去世之后得以入祀宁海州乡贤祠。古代名人的墓地大多距离居住地较远,根据牟平史料的记载,俞价安葬的地点为今烟台市莱山区初家镇庙后村北(大体就是凤凰山一带),称“俞价庵”。

值得一提的是,俞价曾娶了一位姓辛的女子为妾。这位“辛氏”为俞家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生孙之后不幸早逝,辛氏就承担起照料孙子的责任,将之抚养成人,继承家业。

辛氏后来活到了崇祯年间。大约是在崇祯十六年,宁海州被清军攻破之后,她殉难而死。其事迹,在《牟平县志》中也有提及。

搜索更多有关“俞姓宗族的历史:俞姓在胶东半岛不多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