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万年史前遗迹 让18万年前的万寿岩遗址

人气:474 ℃/2024-03-08 04:56:40

这是11月24日拍摄的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碑及雕塑。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新华社福州11月26日电 题:让18万年前的万寿岩遗址“活”起来

新华社记者许雪毅

猿如何进化成人?古人类如何完成中国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几天前,三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余生富在“三明三元万寿岩穴营暨三元民俗荟活动”现场,向小学生们讲述“万寿岩的故事”。

11月24日,一位参观者在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船帆洞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18.5万年至3万年,被视为“闽人之源”。

21年前,余生富参加了被称为“******包下挖宝”的万寿岩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他了解万寿岩人工石铺地面的价值,以及万寿岩作为“海峡两岸的远古家园”的独特魅力。

20多年过去,如今,余生富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古遗址“活”起来,让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享受古遗址保护成果。

这是11月24日拍摄的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石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几天前他参加的那场体验研学活动,设计了一系列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包括穿“野人衫”、再现万寿岩石铺地面“施工”现场、比赛化石归类、修复文物等。

“万寿岩是史前遗址,我们主要通过研学活动,增强互动体验。”余生富介绍,三明在万寿岩遗址基础上,建成了福建省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专题博物馆,以及目前福建省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此外,还在遗址旁兴建了“三明市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现在,每逢周二、周三,三明市参加学校综合实践的中小学生,都会到万寿岩遗址及遗址博物馆参观,接受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1月24日,参观者在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博物馆会同当地区、镇政府联合举办了多场围绕万寿岩主题的社会教育活动,如“笔墨留香万寿岩”“情暖童心——艺术课堂遇见万寿岩”“遇见万寿岩三元区暑期研学活动”等。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今年前三个季度,遗址博物馆接待游客约8.4万人次。

目前,三明市已启动万寿岩遗址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项目包括数字化展示平台、互联网传播和数字文创等。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罗振青说:“我们将为万寿岩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提供数字化展示窗口,让观众零门槛、零距离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这是11月24日拍摄的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动物牙齿化石。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罗振青介绍,今年获批4A级景区的三明万寿岩文旅小镇,在遗址周边将逐步开发岩下花海、野人部落、研学体验园、生态农庄、“岩食荟”小吃一条街等配套项目,把小镇特色文化与万寿岩传统文化相结合;未来将重点打造集科普教育、康体延寿、文化创意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万寿岩文化品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搜索更多有关“万年史前遗迹 让18万年前的万寿岩遗址”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