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不同的病情应该怎么调理?要想疗效好这4个方面都得兼顾

人气:171 ℃/2024-02-11 23:50:17

小 编 导 读

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的病证,面对这些病证,有人束手无策,有人却能从细微中找出诊治思路,为患者解除痛苦。今天为分享一则医案,本案医生从细节入手,揪出疾病本质,处理好标本、邪正关系及各阶段矛盾,终得良效。


患者女性,30岁,内蒙古呼和浩特人。2011年10月24日初诊。

主诉:全身疼痛40余天。

现病史:患者于8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继而全身持续刺痛,以足底、手掌为甚,自觉寒热往来,时有强烈的寒意和寒战,伴有心慌、气促、疲乏,曾在呼和浩特多家医院求治,病情逐渐加重,遂来广州求治。症见:四肢疼痛剧烈,足底、手掌为甚,因疼痛无法行走站立,昼夜不眠,时有下腹和阴部剧烈疼痛,夜间低热,自觉烦热,大汗,气促,饮不解渴,饮水量多,消瘦,发病以来体重减轻10kg,胃纳甚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在内蒙古及广州多次检查虎红平板、布鲁氏菌病IgM、lgG、试管凝集等均为阴性。曾查血分析、肌酶、抗O、血沉、甲状腺功能、抗HIV、梅毒抗体、肥达及外斐反应、腰穿脑脊液检查、四肢肌电图、心电图、胸片、头颅CT、中下腹及盆腔CT、腰椎MRI、双肾及双肾上腺MRI均无肯定的阳性结果。

中医诊断:伏暑病。

西医诊断:不明原因全身疼痛。

辨证:热痹经络证。

治法:清热通痹止痛。

方以白虎加桂枝汤加味。处方:生石膏30g,桑枝20g,虎杖、葛根、威灵仙、天花粉各15g,桂枝、知母各10g,甘草6g,田七粉(冲服)3g。2剂,水煎服,每日1剂。

除汤药口服外,还结合以下治疗措施:①持续低流量吸氧;②维生素C注射液1g和B6注射液0.1g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③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晚1次;④艾司唑仑2mg,每晚1次。

二诊(10月26日):仍四肢疼痛剧烈,口渴和烦热较前明显减轻,汗出亦有所减轻,下腹痛明显,夜间尤甚,大便干结。舌淡暗红,苔薄白腻,脉数。辨证为津亏腑实,气机不通。治以增水行舟、调畅气机,升降散合新加黄龙汤。处方:党参30g,生地黄、麦冬、玄参各20g,大黄12g(后下),芒硝(冲服)、生姜各10g,甘草6g,姜黄、僵蚕、蝉蜕各5g。1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10月27日):服药后昨日排稀便,四肢疼痛稍减,今日不恶热,反畏寒,多汗出,仍有轻度下腹痛。舌淡暗红,苔白厚腻,脉数。辨证为暑湿伤气。治以补气和中化湿,东垣清暑益气汤,处方:黄芪、党参、麦冬各30g,茯苓15g,黄柏、泽泻、猪苓、陈皮、法半夏、厚朴花、苍术、白术20g,升麻、五味子各5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物:鸡血藤、威灵仙、广东海风藤、海桐皮、苏木、两面针各30g,红花、乌梢蛇、桃仁各15g,生川乌、生草乌各10g。3剂,水煎服,外洗,每日1剂。

四诊(10月31日):四肢痛减,胃纳转佳,下腹肛门疼痛,阵发加剧,大便较干,便后不爽,舌淡暗,苔白厚腻,脉数。辨证为暑湿瘀滞,蕴结肠道,当标本兼治,益气清热化湿以治本,缓急调气行血以治标,拟李氏清暑益气汤合芍药汤加减,处方:黄芪、薏苡仁各30g,车前草20g,白芍、茯苓各15g,黄芩、黄柏、槟榔、木香、苍术、广藿香、豆蔻(后下)、大黄(后下)各10g,当归、黄连各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中药同前。

五诊至七诊(11月3日至11月10日):肢痛逐渐好转,胃纳逐渐恢复,下腹及阴部时痛,舌淡暗,苔白厚腻,脉数。理法方药基本同前。

八诊(11月11日):肢痛及腹痛明显减轻,已可站立及行走,轻微口干口渴,无气促,无明显畏寒,四肢不冷,反而有阵发灼热感,汗出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辨证为暑湿余邪留恋,气阴两伤。治以芳香化湿,清热益气生津,拟方薛氏五叶芦根汤合薛氏参麦汤,处方:党参、麦冬、稻芽、麦芽各20g,石斛、木瓜、芦根、冬瓜子各15g,佩兰、扁豆花、广藿香、荷叶、紫苏梗各10g,甘草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中药前方去川乌、草乌,加大黄、虎杖、黄柏各30g。5剂,水煎服,外洗,每日1剂。

于2011年11月15日出院。3个月后随访,仍存在全身轻度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作者按】布鲁氏杆菌病的急性感染主要与病原菌生长、繁殖释放毒素相关,而慢性感染还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作者认为,该全身剧烈疼痛患者为布鲁氏杆菌病的可能性较大。虽经详细检查,但既无法明确病因诊断,也无疼痛部位(肌肉、关节、神经、下腹盆腔脏器)病损的肯定证据,经本院及外院多次会诊,始终无法确诊。患者住院之前曾经辗转诊治2个月不效,病情进行性加重,至住院时病情已经颇为严重,经过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后症状缓解。回顾诊疗过程,体会如下:

第一,要认识清楚疾病的本质。患者素体健康,此病突发于夏末秋初寒凉之季,以寒热头身疼痛为主要症状,当属“伏暑”之范畴。伏暑是一种病情深重的伏气温病,病情深重,暑湿蒸腾日久,大伤气血津液,外困肌肉筋脉,内滞脏腑胃肠。

第二,要处理好标本之间的关系。暑湿困阻、气阴损伤为本,瘀血痰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为标。患者久病之后,前来就医,诊时气血津液已有严重耗伤,形体极度消瘦,胃纳也很差,口渴引饮,瘦人虑其液涸,切不可因其主诉疼痛而妄投辛燥活血定痛之品,治疗上总以清暑热、化湿浊、调气机、和脾胃为大法,佐以活血通络定痛中药熏洗,可以概括为“内治脏腑气血,外治肌肉经络”。

第三,要处理好邪正之间的关系。正虚十分明显,多汗、乏力、气短、纳差属气虚,消瘦、口渴、大便干结属阴津损伤;邪气仍盛,暑热亢盛则烦热大渴引饮,暑湿搏结肠腑则腹痛便秘或里急后重,苔白厚腻属湿浊壅盛。在各阶段,当辨明邪正盛衰,或祛邪为主,或扶正为先,或祛邪扶正并举。《温热论》原文9曰:“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可见,即使是阳虚有寒的人,得了热病,亦须用清热之品,不过必须避免使用过度。本案中虽然患者体虚,但当邪盛之际,清泄之法亦使用得十分果断,可供参考。

第四,要针对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灵活辨治。病程日久,虚实夹杂,病机十分复杂,因此在治疗时必须抓住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初则大热大渴身痛,治以白虎加桂枝汤以清热通痹;继则便秘腹痛,治以新加黄龙汤合升降散以补虚通便;之后热减,气虚湿浊比较突出,治疗以东垣清暑益气汤补气和中、清暑化湿为主,其间湿热阻滞肠道,出现腹痛窘迫、里急后重,佐以芍药汤调气行血;后期病情好转、胃纳转佳、舌苔变薄,治以薛氏参麦汤以清补元气,薛氏五叶芦根汤以轻清芳化,如《湿热病篇》原文9曰:“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

医案对于学习中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好的医案书,必定是从收集到的医案中进行筛选,选其精华辑成书。

小编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医案书即是如此,书中精选岭南温病学派的古今验案,温病学的经典思想都蕴含在这些医案中。

《 岭南温病学派古今验案发挥 》

本书收集岭南温病学派的古今医案,书中所载医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来源于典籍、跟师学习和作者的临证实践。“昔贤篇”收载古代温病名家医案,“彭师篇”为作者跟随彭胜权教授学习所得,“力行篇”为作者本人医案。另附今方58首,为多位教授的经验方剂。

本书具有一定的深度,特别适合温病学专业的教师、医师和研究生用以学习提高,也适合广大中医师和学有余力的同学们深造,用心去体味其中的温病学经典思想,了解今日中医的新特点。(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岭南温病学派古今验案发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于征淼著,吴智兵审阅),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搜索更多有关“不同的病情应该怎么调理?要想疗效好这4个方面都得兼顾”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