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河豚都能吃么,吃河豚,真的不用拼死

人气:360 ℃/2024-01-22 12:52:21

“拼死吃河豚”,一句传下来的老话,却不知出于何时。

这个季节,正是吃河豚的季节。一二十年前,想吃河豚,大体要到扬中。那是吃河豚的圣地。记得有一个礼拜天两个人赶过去,不知为什么没有一家饭店开门,白忙活了一次。为了证明去过,逛了个公园。公园名字很奇怪,好像叫“规划公园”。

其实扬州也有得吃。为了避免吃客担心,改了名字叫巴鱼。巴鱼是河豚的一种,有人说是未成熟的河豚,有人说是独产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一种暗纹东方鲀,微毒或无毒。但是,相比河豚的鲜美,巴鱼有不足。

河豚鱼有毒,古人便知道。知道了不意味着不吃,而是更想吃。拼死吃河豚由此而来,代表了吃客的最高境界。有毒是河豚鱼的标配。有专家研究得出河豚的“毒”来自于摄入的食物。由此人工养殖的河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河豚的毒性。这是已经成功的经验。

河豚鱼古称肺鱼,别名气泡鱼、吹肚鱼、气鼓鱼等。河豚身材短小,全身没有鳞片。背部呈现深灰色,伴有各种颜色的斑纹。河豚会将水和空气吸入到身体内,然后鼓成一个球,以利于全身刺的张开。这是河豚鱼的自我保护方式。

古人知道河豚有毒,为了极其鲜美的口感,不惜用生命拼一次。据说古人为了吃河豚,事先准备了解毒方案:一、烧煮河豚时,加入芦根、橄榄枝等一同煮炖,据说可以除掉河豚鱼的毒素;二、先吃了再说。吃完后将五倍子、白矾等研磨成粉,和水吞服。至于解毒效果如何,我认为肯定有,否则不会用。但是,肯定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否则吃河豚不用“拼死”。

星期天,突发奇想地想吃河豚鱼。因为在不同的饭店吃过,没有一次感受到河豚鱼的“传奇”味道。好像都是干呼呼的,油盐滋味没进去一样。咱自己做一次,如何?

说干就干。弟弟买回来三条河豚,每条半斤以上,绝对不是巴鱼。自告奋勇地,我包下做河豚鱼这道菜。

先在脑袋里回忆了一遍去年看大师做河豚鱼的经过。但是如何处理没看到。我看到的河豚鱼已经浸泡在水中。上网搜。现在人工养殖的河豚鱼,毒性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还有微毒,还需要特殊处理。至少杀好后浸泡两小时以上必不可少。

如何杀更是大有讲究。从两腮中间的腹部,用锋利的剪刀一下子到底。河豚鱼咕咕叫着,并不挣扎。圆鼓鼓的肚子,一下子泄了气,瘪塌塌地不再丰润。

肚子里杂货铺一样满满当当。鱼肝、鱼胶等,重重一坨。这些地方,是河豚鱼毒的聚集所在,要清理得一点不剩。在大厨手下,这些东西是尚好的难得的食材。所谓的“拼死吃河豚”,要命的其实就是鱼内脏,鱼肉没有毒。

有点可惜地看了看鲜嫩的内脏,放进了垃圾袋。鱼头如何处理?按照要求,鱼眼睛要挑破,鱼鳃、鱼嘴尖等地,也需要重点处理。一不做二不休地,用厨房剪刀将鱼头剪了下来,扔进垃圾袋。反正鱼头没什么肉,因为这中毒,不值当。

操作,一直在流动的水下。从上往下,揪住鱼皮往下拉,不怎么费劲地便撕下来了。剪刀尖沿着脊梁骨挑破,最后一点血水全部放光。连同鱼皮一起,放进一旁水中浸泡。洁白的胴体,在水中滚了两滚停住。鱼皮,上上下下沉浮。

三条鱼打理结束。垃圾袋紧紧扎上。择菜。择出的垃圾装进又一只垃圾袋。如是,又用了两只垃圾袋分两层套在装河豚鱼内脏、脑袋的垃圾袋外,确保不会被人误拣误食,造成伤害。

半小时换水一次。三四次后,满足了浸泡两三小时的要求。五花肉焯水后下锅煸炒出油,放葱姜黄酒后,加入开水。水略多些。烧半个多小时,加入家人喜欢的佐料,将河豚鱼放入红烧肉中,大火三五分钟后转小火半小时,再放进鱼皮、竹笋。

空气中,迅速弥漫起河豚鱼特有的鲜香。

中午吃饭,虽然还有好几道应时美味,诸如河蚌春笋烧青菜、韭菜炒螺丝头等,终究敌不过河豚鱼的鲜美。古人不但有“拼死吃河豚”的豪横,还有“不吃河豚不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鱼无味”的俗话。

真的没想到,河豚鱼可以进入家中自做,比大饭店的还好吃。

搜索更多有关“河豚都能吃么,吃河豚,真的不用拼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