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易经中的奇门遁甲的实用知识:易经之门,遁

人气:481 ℃/2024-03-07 01:18:20

(原文)艮下乾上 遁,亨;小,利贞。

九三 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上九 肥遁;无不利。

六二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九五 嘉遁;贞吉。

初六 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九四 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释读:

艮下乾上:遁,亨;小,利贞。(卦文)

《卦象》:艮内乾外。指喻此卦论述,教育之键。

《艮》为卦之体,《教育之典》,《教学之典》。教学,教与学。

《乾》为卦之用,《健典》。健,强也。

《卦名》:《遁》。遁,循也;逊也。逊,遵也;尊而行之;追随而行之。

“教育之健”,在于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卦辞》:“遁,亨”者,“艮内健外”之至达,在于逊也。

教育之至达,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之逊矣。

“小,利贞”者,从小事作起,利于立也,利于有所成也,利于正也,利于为《遁》之准则矣。

注疏:

《说文》遁,亦作遯。古‘遯、遁、循’互为异体字。《说文》遁,迁也。迁,登也。《广韵》去下之高也。《段注》遁。此字古音同循。

《说文》循,行顺也。《尔雅·释诂》遹遵率,循也。《说文》逊,遁也。《释言》孙,遁也。《释名》孙,逊也。逊、遁,在后生也。《正韵》逊,顺也,谦恭也。

《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逊。《说命》惟学逊志。《孔注》谦抑也。逊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遁,循也;逊也;愻也。‘逊愻’古字同为‘孙’。

《艮》卦处下位的八个卦,组成《教学之典》。始于《逊》,终于《谦》。

逊,自小也。谦,自下也。善自小者,人大之;善自下者,人高之。

‘谦逊’,学习之广道矣。

‘小,利贞’者,从小事做起,进行素质教育,利为教育之表仪也,利为“艮内健外”之准则也。

“利贞”者,利于有所立也,利于有所成就也。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尚书》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有司参夙兴端冕,见之南郊,见之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时,教固以行矣。《大戴礼记》

凡牧民者,欲民之正也;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得也。

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礼也;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也;小礼不谨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得也。

凡牧民者,欲民之有义也;欲民之有义,则小义不可不行;小义不行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义,不可得也。

凡牧民者,欲民之有廉也;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

凡牧民者,欲民之有耻也,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小耻不饰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耻,不可得也。

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管子》

初六 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初爻,志之要。初六,巽爻,本柔,权衡而进退之也。

“遁,尾厉”者,《艮》之止也;止于知行合一。勉励追随而行之,是“逊”矣。

‘勿用,有攸往’者,《乾》之健也,“健于学以致用”矣。谋思其用,当有所作为,学以致用也。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逊》之志矣。是“教学之健”矣。

注疏:

遁,逊也。尾,尾随,追随。厉,励也;勉励,激励。勿,物也;谋思其事也。攸,远也,久也。往,行也。

‘有攸往’,有长久之行也。

“尾厉”者,追随其后而勉励之也。

“有攸往”者,有长久之作为也。

教育之遁,亦当从长计宜也。

素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勉励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从长计宜,有所作为,方可达到素质教育之“肥遁”,“无不利”的成就。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以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韩非子》

六二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二爻,形之要。六二,离爻,明哲。

“执之用黄牛之革”者,率之以力行之更也。

“莫之胜说”者,德正应合,胜于空洞的说教矣。

“执之以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者,强率之以力行之革;德正应合,胜于空洞的说教也。是《逊》之形矣。

注疏:执之;强之,率之。黄牛,力行之畜。革,更也,改变。莫,德正应合曰莫。“脱”当为“说”。

‘执之用黄牛之革’者,‘率行’之谓也。

“莫之胜说”者,率行胜于言谈也。

勉力于行,胜于空谈也。

闻一小善,则力行而进之;闻一小恶,则力行而去之,是“执之用黄牛之革”矣。闻一小善则进之,闻一小恶则去之,是“尾厉”矣。

闻小善则进之,闻小恶则去之,“执之用黄牛之革”,胜于空洞的说教也。

《论语》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曰:“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

《论语》: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九三 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三爻,节之要。九三,艮爻,得道。

‘系遁’者,逊于其所系之人也。系于日常生活中所听爱的左右亲近之人也。

‘有疾,厉;畜臣妾吉’者,有懈怠于学,疲惫于行之疾时,激励其逊之。承担此责任之人,是君主所畜之臣妾也。臣辅外室,妾辅内室;皆是人主日常生活中所系之的左右亲近之人,所畜之臣臣妾适宜,方能起到“有疾厉”之作用。

注疏:

“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者,《遁》之节矣。有懈怠之疾时,当有以激励之,畜臣妾宜,可以激励其遁也。左右亲近之人的作用,是《遁》之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受教者懈怠于遁时,左右亲近之人可以及时予以激励,是所畜之臣妾适宜矣。有疾,有病也,病于《遁》也,懈怠于《遁》也。

厉,励也。畜,畜养。臣辅外事,妾辅内事。吉,宜也,适宜。

臣,妾,是君主最信任最亲近的左右之人,这类人在君主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会对君主的作为,产生最直接最迅速最隐秘的影响。

‘臣妾’犹《尚书》之‘臣仆’。

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前后左右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尚书》

左右前后,莫非贤人以辅相之,摠威仪以先后之,摄体貌以左右之,制义行以宣翼之,章恭敬以监行之,勤劳以劝之,孝顺以内之,敦笃以固之,忠信以发之,德言以扬之,此所谓顺者也,此傅人之道也,非贤者不能行。《新书》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四爻,行之要。九四,震爻,本刚。

‘好遁’者,逊于其心之所好也。

‘君子,吉;小人,否’者,“好遁”于君子之风,吉也;“好循”于小人之俗,否也。

注疏:

《说文》好,美也;善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吕氏春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

九五 嘉遁;贞吉。

五爻,成之要。九五,坎爻,刚毅之士。

“嘉遁”者,逊于其所嘉之人也,逊于其所崇拜之人矣。

“贞吉”者,仪其宜也;扬其善也。弘扬其正能量也。

“嘉遁,贞吉”者,逊于其心中的偶像,而弘扬其正能量;是《遁》之成矣。

注疏:

素质教育应关注两类人的影响力。一是左右之人,“畜臣妾吉”矣;一是其所崇拜的“偶像”,“嘉遁贞吉”矣。

偶像的高度,对受教者所成就的高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视为“畜臣妾吉”“嘉遁,贞吉”的世俗版。

“家人赫赫,诲励吉”,“王假有家,勿恤,吉”,可视作“畜臣妾吉”,“嘉遁贞吉”的升级版。

师亲则道尊矣。未有厌恶其人而能尊从其教者。

嘉:乐也;美善也。亲和之乐也;相亲友之美善也。

《易·乾卦》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

《周礼》以嘉礼亲万民。郑曰。嘉、善也。所以因人心所善者而为之制。

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说命》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荀子》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

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燕者也。故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初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之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无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之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是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新书》

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说苑》

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万邦咸休。《尚书》

上九 肥遁;无不利。

上爻,务之要。上九,艮爻,得《遁》之道也。

“肥遁”者,遁于其身之所肥也。肥者,体健也。心好之,则体安之。道胜于心,则其体强健矣。心广则体胖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不断的增加其内在素质的“修养”,完善其人品和性格是肥遁矣。

“肥遁”者,逊于治身矣,身治则体肥矣。

“无不利”者,具有完善的人品修养,强健的内在素质,则对其人一生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也。

这正是素质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是教育之健矣。

“肥遁”者,逊于肥之道矣。逊于使其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之道矣。逊于身之治,是“艮内乾外”之务矣。是《逊》之道要矣。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矣。

“肥遁,无不利”者,不断的增强内在素质的培养,是教学要点,是《遁》之道要矣。对受教之人,对学习之人,有百利而无一害矣。

也就是说,内在素质修养完善之人,将来无论干什么,从事何种事业,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皆无所礙矣。内在素质的提升,终生受益。

注疏:

肥,善也。丰厚之善。《博雅》肥,盛也。《正义》肥,饶裕也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礼运》

子夏见曾子,一癯一肥。曾子问其故,曰:“出见富贵之乐而欲之,入见先王之道又说之。两者心战,故癯;先王之道胜,故肥。”《淮南子》

闵子骞始见于夫子,有菜色,后有刍豢之色。子贡问曰:“子始有菜色,今有刍豢之色,何也?”闵子曰:“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夫子内切瑳以孝,外为之陈王法,心窃乐之;出见羽盖龙旗裘旃相随,心又乐之;二者相攻中,而不能任,是以有菜色也。今被夫子之文寖深,又赖二三子切瑳而进之,内明于去就之义,出见羽盖龙旗旃裘相随,视之如坛土矣,是以有刍豢之色。”诗曰:“如切如瑳,如琢如磨。”《韩诗》

初爻四爻,地道之要。地,基也。

志基于学以致用,行本于心之所好。

二爻五爻,人道之要。

执之以德正应合之革;方可成就“嘉遁,贞吉”之功矣。

三爻上爻,天道之要。

节之于“有疾,励”;慎择左右矣。

务之于“肥遁,无不利”。强身健体矣。

初爻与上爻同功。终始也。

始于“尾励”,浸而长,终于“肥遁”。学以治身,终身行之,终生受益也。

二爻与四爻同功。

心好之则可以固执之,莫之胜说矣。

三爻与五爻同功。

节之于天道之“有疾,励。畜臣妾吉”。

成之于“人道之嘉遁,贞吉”。嘉,亲和之乐。乐于《逊》矣。

《论语》云: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搜索更多有关“易经中的奇门遁甲的实用知识:易经之门,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