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尚书中的九种美德:尚书,虞书舜典学习

人气:213 ℃/2024-04-22 09:28:18

《尚书·虞书·舜典》学习

虞舜1侧微2,尧3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译:虞舜出身卑微,尧闻其视听灵敏,将让其继承帝位,经历种种考验,史作《舜典》。

注:1.虞舜:姚姓名重华,妫(guī音规)氏,字都君,谥(shì音士)曰“舜”。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治都蒲阪(pú bǎn音铺板,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2.侧微:卑贱、微贱者。

3.尧:祁姓名放勋,陶唐氏,起初被封于陶,后迁徙到唐(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所以又称唐尧,《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gū zī音居资)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zhì音志)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议:本篇记载舜即帝位前的一系列考察与考验,即位后的勤政任贤,厚赏薄罚,及各项民生、民事的安排。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1文明,温恭允塞2,玄德3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4,五典克从。纳于百揆5,百揆时叙。宾于四门6,四门穆穆7。纳于大麓8,烈风雷雨弗迷。

译:查考帝舜往事,名叫重华,协助尧帝。他有深远的智慧,经纬天地,光明温厚,恭顺诚实,潜德广传,尧授以官位。让舜慎赞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人民顺从。舜总理百官,百官承顺。舜迎接四方宾客,四方宾客敬睦。舜就如处大麓之野,大风雷雨勿使迷路。

注:1.浚哲:深沉而有智慧。2.允塞:充满、充实。3.玄德:高深而幽潜之德。4.慎徽(hū音灰):恭谨宣美。五典:即人伦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5.百揆(kuí音魁):总理国政的官,相当于宰相。6.宾:迎接宾客。四门:四方之门。7.穆穆:和睦。8.大麓(lù音录):总领,领录天子之事。

议:“五典”是人伦之出处,也是后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源头。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孝经》典籍之出处,再有《弟子规》之目,有《二十四孝》的举例说明。

《尚书·虞书·舜典》主要讲天体运行之确认,圣人之认定。

《尚书·虞书·舜典》是中华对人类自身管理的首部典籍之确认。

《山西运城——舜帝陵》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1可绩,三载。汝陟2帝位。”舜让于德,弗嗣。

译:帝尧说:“来!舜。从你的谋划行事考察,总一定有相当成绩,三年了。你升登帝位吧。舜称德行不足,未继承。

注:1.底:一定。2.陟:(zhì音至)登,升。

正月上日1,受终于文祖2。在璇玑玉衡3,以齐七政4。肆类于上帝5,禋于六宗6,望7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8。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9。

译:正月初一,尧在太庙授命舜帝位。面向北斗七星,排列了七项政事。于是祭天向上帝汇报继承帝位的事,又禋祭祀了天、地、四季,望祭祀山川和群神。又准备五种圭玉,选择吉月又吉日,朝见四方诸侯、官员,颁发圭玉。

注:1.上日:朔日,农历的每月初一。

2.文祖:帝尧始祖之庙。

3.璇玑玉衡:北斗七星璇玑为魁(一至四星),玉衡为杓(五至七星),杓(biān音标)最后一颗瑶光星所指的方向,就是节气的时间。

4.七政:祭祀、班瑞(颁还瑞玉)、东巡、南巡、西巡、北巡、归格艺祖。

5.类:类祭。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

6.禋:(yīn音因)祭天柴烧升烟之祀。《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六宗:指天地与四季。“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非春不生,非夏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故天地四季为六宗。

7.望:望祭,祭祀山川之礼为望。

8.辑:(jí音吉)聚集。五瑞:诸侯作为信符的五种玉器。分五等:公:桓(huán音环)圭;侯:信圭;伯:躬圭;子:谷璧;男:蒲璧(bì音必)。

9.班:同“颁”。 瑞:指五玉。后:指诸侯国国君。

议:上帝:这是《尚书》第一次出现的名字,是古人指的不可预测的上帝即天帝,《诗经》中也有很多。由于翻译《圣经》时,意大利天主教传士利玛窦把“上帝”借给他,现成了基督教专用名字。

佛教也是如此。中华民族的后嗣们常把好的词借与他教,掩盖本民族的智慧;同时也真正体现了民族的包容性,愿借他山之石,提升中华之智慧。

但作为后嗣的我们应当明白奉天是向上帝(天帝)学习自强不息之精神;敬地是学习厚德栽物之品性,这才成其为不器之君子。

如果天、地、日、月、星辰不觉得是依凭,先人们那种努力敬慎厚德之精神不觉得是依凭,非要有人奴役才觉有所依靠,如此生命岂不悲乎?生命是他主还是自主这是根本的哲学问题呢。

奉天敬地是根本,因为人类的智慧都是向天、地、万物学习后,祖先们进行累积才形成的,不敬奉何以得之。

生命践行过程,就是把一路亮丽景色,代代相传,照亮每一个生命的过程。

《北斗星宿》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1,柴2。望秩3于山川,肆觐4东后。协时、月、正日5,同律、度、量、衡6。修五礼7、五玉8、三帛9、二生10、一死贽11。如五器,卒乃复。

译:这年二月,舜到东方巡视,登临东岳泰山,举行了柴祭。望祭祀山川,接受了东方诸侯、官员的朝见。确定春夏秋冬四时、月份、天数,统一古乐音律、丈尺、半斛、斤两。修正五礼(祭祀吉礼,丧葬凶礼,军旅军礼,宾客宾礼,冠婚嘉礼)、五种瑞玉、三种织物、二生(活羊羔、活雁)、一死(野鸡)。检视五瑞玉,朝见完毕还给诸侯、官员。

注:1.岱(dài音代)宗:东岳泰山之别名,今山东省泰安市。

2.柴:祭祀名,积柴加牲然后烤之。

3.望秩:按山川的等级而祭。望:望祭,遥望而祭山川。秩:(zhì音至)次序。

4.觐:(jìn音进)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5.协:确定。时:四时。正:确认。

6.同:统。律:古乐音律,即宫、商、角、徵(zhǐ音止)、羽。度:丈尺。量:半斛(hú音胡)。衡:斤两。

7.五礼:祭祀吉礼,丧葬凶礼,军旅军礼,宾客宾礼,冠婚嘉礼。8.五玉:上文之五瑞。

9.三帛:诸侯世子执纁(xūn音勋,赤也),公之孤执玄,余官员执黄。

10.二生:活羊羔和雁。生:即“牲”。

11.死贽:(zhì音至)一只死野鸡。《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御孙(鲁国大夫)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zhēn音贞)、栗、枣、脩(xiū音修),以告虔也。”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1,如岱礼。

译:五月,舜到南方巡视,登临南岳衡山,礼如东岳泰山。

注:1.南岳: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1,如初。

译:八月,舜到西方巡视,登临西岳华山,礼如初。

注:1.西岳:西岳华山,今陕西省渭南市。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1,如西礼。归,格于艺祖2,用特3。

译: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视,登临北岳恒山,礼如西岳华山。归去,到尧的太庙祭祀汇报,用公牛作祭品。

注:1.北岳:北岳恒山,今山西省大同市。2.格:列。艺祖:有文德之祖。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3.特:此指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议: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实际上就是《尚书·虞书·尧典》所述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是确定变天的时间段,去巡视和祭祀。

但特别注意:天道是左旋,舜帝巡视的方向人道也随着地道右旋。释迦牟尼胸前的“卍”字与中原的“黻(fú音伏)”号章纹也就有了异曲同工的妙处,在向人诉说天道与地道(人道)的区别。这个左旋右旋搞清楚,学习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用。

《泰山岱庙正阳门》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1。敷奏2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3。

译:五年巡视一次,诸侯在四岳朝见。向帝舜述职报告,明察他们的功绩,赏赐用车规格衣物颜色作为酬劳。

注:1.四朝:指四岳朝见。2.敷奏:陈奏,报告。3.庸:功劳。

肇十有二州1,封十有二山2,浚川3。

译:开始划定十二州的疆界,封十二州中的名山作为祭祀处,疏通了河川。

注:1.肇:(zhào音召)开始。十二州:在原九州冀(jì音计,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一带)、兖(yǎn音眼,今山东省济宁市一带)、青(今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一带)、徐(江苏省徐州市一带)、扬(前人认为淮河以南长江地区均属扬州。实际就是江苏省界内)、荆(jīng音京,今湖北省荆州市)、豫(yù音玉,河南曰豫州)、梁(为陕西省汉中市)、雍(正西曰雍州)的基础上,又增设幽(东北曰幽州)、并(正北曰并州)、营(今辽宁沈阳)三州。

2.封:封土为坛。3.浚:(jùn音俊)疏通,挖深。

象以典刑1,流宥五刑2,鞭作官刑3,扑作教刑4,金作赎刑5。眚灾肆赦6,怙终贼刑7。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8!

译:舜在器物上刻画五种常用的刑罚,用流放之法宽恕犯了五刑的罪人,用鞭打作为对官的惩戒,用戒尺作学子的惩戒,并可用钱物赎罪。过失犯罪可以赦免,惯犯要施加重刑。谨慎啊,谨慎啊,用刑罚要谨慎啊!

注:1.象:刻、画。典刑:常用的刑罚。典:常。

2.流:流放。宥:(yòu音右)宽容,饶恕,原谅。五刑:墨(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yì音亿,劓刑-割鼻子)、剕(fèi音沸,剕刑-砍脚、也作腓),宫(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

3.官刑:是鞭刑。

4.扑:古代学校用来打人的木棍。教刑:是戒尺。

5.赎(shú音孰)刑:用钱物赎罪。

6.眚(shěng音省)灾:因过失而造成灾害。赦:赦免。

7.怙:(hù音户)坚持。贼刑:刑杀。8.恤:体恤,同情,怜悯,谨慎。

议:量刑从原来的毁人之体,变成流放。开始重人之形体,体恤、怜悯其苦难。人性之光得到升华。

流共工1于幽州2,放欢兜3于崇山4,窜三苗5于三危6,殛鲧7于羽山8,四罪而天下咸服。

译:流放共工到北幽州,放逐欢兜到南崇山,驱逐三苗到西三危,杀死鲧在东羽山。四人处罚天下人心悦诚服。

注:1. 共工:尧之臣,善言。

2.幽州:东北曰幽州。《周礼·夏官司马·大驭/形方式》:“东北曰幽州。”

3.欢兜:人名即驩兜、驩头,苗族先民的首领,尧之臣。

4.崇山:今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处。

5.窜:放逐。三苗:是九黎之后。

6.三危:山名,今甘肃省敦煌市。

《史记·五帝本纪》:“讙(同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同欢)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由此可知:共工之罪是淫辟;驩(同欢)兜之罪是巧言用邪;三苗之罪是祸乱;鲧之罪治水无功而罪。

7.殛:(jí音及)诛也。鲧:(gǔn音滚)大禹之父也,尧之臣。

8.羽山:今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交界处。

议:《尚书·虞书·皋陶谟》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rén音仁)?”

《论语·雍也》:“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舜之圣德尚且忧乎,后嗣小子们何敢懈怠,岂敢不敬。

此中也可知晓,滥用民力、民财而无功者,有历法开始就是大罪,无他法,只能杀之。今人闻之,可还敢滥用民力、民财?这比三苗祸乱之罪还重呵。

推举不贤者,夸大功劳者皆罪也。不知古,难知今啊。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大殿》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1,百姓如丧考妣2。三载,四海遏密八音3。

译:舜代理了二十八年,放勋(尧)去世,人们象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全国停止了一切音乐。

注:1.殂(cú音助)落:死亡。

2.考妣(bǐ音比):指死去父亲和母亲一样。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3.遏(ě音厄)密:指帝王死后停止举乐。八音:是指金、石、丝、竹、匏(páo音咆)、土、革、木八种材质做的乐器,金指编钟,石指磬(qìng音庆),丝指琴、瑟,竹指(萧管、箎〔chí音池〕),匏(páo音咆)指笙、竽,土指埙(xūn音勋),革指(鼗〔táo音桃〕、雷鼓),木指柷(zhù音住)、敔(yǔ音宇)。

议:国丧是不能再有娱乐。

月正元日1,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2,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译:正月初一,舜到太庙,请教羲氏与和氏谋划政事,开辟四方言路,明察四方,通达四方。

注:1.元日:初一。2.四岳:羲氏与和氏(主职天文官)居四方是诸侯之长。

议:开四方之门的原理,是广开言路呢。明兆民之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做好父母官。

“咨1,十有二牧2!”

译:“啊,十二州的牧长!”

注:1.咨:(zī音资)叹词。2.牧:牧民之长。

议:牧民的由来在此。根据已确立的太阳回归时间阳历十二月,统领天下万物的原理,建立十二州,设牧长。

牧长上面是四岳。《阴符经》开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乃古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并作为原则运行。

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1,惇德允元2,而难任人3,蛮夷率服。”

译:舜帝说:“民食依时!安抚远方的臣民善护近处的臣民,近厚德诚信者,疏奸邪巧言者,蛮夷都会诚服。”

注:1.迩:(ěr音尔)近。2.惇(dūn音吨)德:厚德。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诚信。元:善。3.难:疏远。任人:奸邪之人。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1,使宅百揆亮采,惠畴2?”

译:舜帝说:“啊!四方诸侯!有谁能努力光大尧帝的事业,使居百揆(丞相),辅佐政事呢?”

注:1.熙:光大。载:事。2.畴:(chóu音绸)谁。

佥1曰:“伯禹作司空2。”

译:人们都说:“伯禹作司空。”

注:1.佥:(qiān音千)皆也。

2.禹:大禹:姒(sì音四)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司空:掌管天文地理(三公之一,如果仅指水利就是六卿了,这是区别三公与六卿之要点)。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1!”禹拜稽首2,让于稷3、契4暨皋陶5。

译:舜帝说:“嗯,好!禹,你平定水土,还要努力做好百揆啊!”禹跪拜叩头,让给稷、契和皋陶。

注:1.懋:(mào音昌)勤奋努力。2.稽首: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九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bāo音包)拜、肃拜。

3.稷:姬姓名弃,即下文之后稷。黄帝玄孙,帝喾(kù音库)嫡长子,母姜原,周朝始祖。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被舜封地古邰(tái音抬)城(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被后世尊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穀(gǔ音古)。’”

《史记·陈杞(qǐ音乞)世家》:“后稷之後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

4.契:《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史记·殷本纪》:“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赐姓子氏。”

《史记·陈杞(qǐ音乞)世家》:“契之後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齐湣王灭之,有世家言。”

5.皋陶(yáo音爻):上古四圣之一,余为尧、舜、禹,是司法鼻祖。《史记·五帝本纪》:“舜曰:‘皋陶,蛮夷猾(huá音滑)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禹据其功德,封皋陶后裔于英、六一带(今安徽省六安市)。《史记·陈杞世家》:“皋陶之後,或封英、六,楚穆王灭之,无谱。”

帝曰:“俞,汝往哉!”

译:舜帝说:“嗯,你去吧!”

帝曰:“弃,黎民阻饥1,汝后稷,播时百谷。”

译:舜帝说:“弃,黎民忍受饥饿,你后稷,教人们播种百谷吧!”

注:1.阻:困。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1。汝作司徒2,敬敷五教3,在宽。”

译:舜帝说:“契,百姓不亲睦,父、母、兄、弟、子不和顺。你作司徒,谨慎地施行五常教育,要宽厚。”

注:1.五品:父、母、兄、弟、子。逊:和顺。

2.司徒:掌管民(人)事之官三公之一。

3.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议:司徒、司马、司空是三公,如果按方位排列就是:南司马;中央司徒;北司空。其中司徒按东西分,就是司农(稼穑位置中)、司士(察士之官位置东)、司寇(司法、刑狱位置西)那是指六卿了。中间位置即是宰相,司徒,司农在其中(所谓民以食为天)。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1,寇贼奸宄2。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3三就4。五流有宅5,五宅三居6。惟明克允!”

译:舜帝说:“皋陶,外族扰乱中国,抢劫杀人贼寇奸佞。你作司士,五刑有使用方法,五种用法分别在野外、市、朝三处执行。五种流放各有处所,分别在三个远近不同的地方。要明察公允!”

注:1.猾:(huá音滑)扰乱。

2.寇贼奸宄(guǐ音轨):劫人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奸宄:外作恶为奸,内部作恶为宄。

3.五服: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小子在《尚书·夏书·禹贡》已详述,此不述。

4.三就:三处用刑之处。唐朝孔颖达(字冲远,孔子31世孙)传:“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

5.五流:对犯五刑之罪者从宽处理,施以流放之罚。宅:处所。

6.五宅三居:唐朝孔颖达(孔子31世孙):“五居之差,有三等之居。大罪四裔(yì音亿,北幽州、南崇山、西三危、东羽山),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

议:量刑在于公正、公允,所有的刑罚,其目的是教育后来人,起警诫作用。实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呵。

帝曰:“畴若予工?”

译:舜帝说:“谁能掌管百工?”

佥曰:“垂哉1!”

译:人们都说:“垂啊!”

注:1.垂:舜之臣名。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1。”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2。

译:舜帝说:“嗯,好!垂,你掌管百工。”垂行拜手稽首大礼,辞让给殳斨和伯与。

注:1.共工:此处是指官名。2.殳斨(shū qiāng音书枪)、伯与:二臣名。

帝曰:“俞,往哉!汝谐1。”

译:舜帝说:“嗯,去吧!你与他们一同去吧!”

注:1.谐:同“偕”,同去。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译:舜帝说:“谁掌管我们的山陵、草泽的草木、鸟兽呢?”

佥曰:“益1哉!”

译:人们都说:“益啊!”

注:1.益:伯益,又作伯翳(yì音亿),又称大费,助禹治水有功,故受舜赐姓嬴(yíng音营),秦朝之始祖。舜帝时东夷部落的首领。

《史记·陈杞(qǐ音乞)世家》:“伯翳之後,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1。”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2。

译:舜帝说:“嗯,好!伯益,你担任我的虞官吧。”伯益行拜手稽首大礼,让给朱虎和熊罴。

注:1.虞:虞官,管理山林之官。2.朱虎、熊罴:二臣名。

帝曰:“俞,往哉!汝谐。”

译:舜帝说:“嗯,去吧!你与他们一同去吧!”

《浙江绍兴——大禹陵》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1?”

译:舜帝说:“啊!四方诸侯,谁能主持我们祭祀天、地、宗庙的三礼呢?”

注:1.三礼: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佥曰:“伯夷1!”

译:人们都说:“伯夷!”

注:1.伯夷:为尧“典三礼”。为舜:“汝作秩宗”,是齐国之始祖。

《史记·陈杞(qǐ音乞)世家》:“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复封於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

此不是殷商的伯夷,殷商伯夷,子姓,名允,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1。夙夜惟寅2,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3。

译:舜帝说:“嗯,好!伯,你掌管祭祀的礼官吧。早晚恭敬行事,要正直清明。”伯夷跪拜叩头,让给夔和龙。

注:1.秩(zhì音至)宗:掌管祭祀礼义的官。2.寅:恭敬。3.夔(kuí音魁)、龙:二臣名前乐官后谏官。

帝曰:“俞,往,钦哉!”

译:舜帝说:“嗯,去吧,谨慎啊!”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1,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2,声3依永,律4和声。八音克谐5,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

译:舜帝说:“夔!任命你为乐官,教稚子,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诗表达思想情感,歌是思想情感的咏言,五声依据咏言制定,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八种乐器声音互相调和,不乱次序,神和人因此而和谐了。”

注:1.胄(zhòu音纣)子: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弟。2.永言:长言,吟咏。

3.声:指五声:宫、商、角、徵(zhǐ音止)、羽。

4.律:指六律:黄钟、太簇(cù音促)、姑洗、蕤(ruí音蕊,第二声)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也是根据十二个月份创制的。

5.八音:金(钟、镈〔bó音驳〕、铙〔náo音挠〕)、石(磬〔qìng音庆〕)、丝(琴、瑟)、竹(箫、箎〔chí音池〕)、匏(páo音咆,笙、竽)、土(埙〔xūn音勋〕、缶〔fǒu音否〕)、革(鼗〔táo音桃〕、雷鼓)、木(柷〔zhù音住〕、敔〔yǔ音宇〕)八类。

6.夺伦:失去次序。

议:诗就是表达不尽之意,述五志之意;歌是诗的长音,五声是规范这个长音的,长音需配上和谐声,各种乐器互相调和。

这里说一个歌咏言之事,前日听到一曲《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让生命给予他人,乐队最后一刻还在会他人的生命欢呼礼赞,水一点一点从脚上升起,但欢呼的礼赞声托起了生命的老幼妇弱,留传于世的一定是这样的经典。

这便是《易经》所讲的天道生生不息之精神与情怀。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1,百兽率舞。”

译:夔说:“啊!我敲击着石磬,使扮演百兽者依声、律舞蹈。”

注:1.拊(fǔ音抚)石:敲击石磬。

帝曰:“龙,朕即谗说殄行1,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译:舜帝说:“龙!我厌恶谗言和贪行,会震惊我的民众。任命你做纳言官,早晚上下传达我的命令,要真实!”

注:1.即:厌恶。谗说(shuō):谗言。殄(tiǎn音忝)行:贪婪。

议:言官即舆论是上下通达之道。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1。”

译:舜帝说:“啊!你们二十二人,谨慎啊!惟履天职。”

注:1.天功:履天职。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1幽明2,庶绩咸熙3。分北三苗4。

译: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官提拔贤明,众多工作都兴盛起来了。又将三苗之族安置在不同地方。

注:1.黜陟:(chù zhì音触至)官职的降免与升迁。2.幽明:善恶与贤愚。3.熙:兴起,兴盛。4.分北:分离。北:通“背”。

议:安置不同处,以防人多而生变乱。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1。

译:舜帝三十岁时被征召,施政二十年,帝位五十年,在南巡衡山时崩。

注:1.陟方:指南巡衡山。方:方岳,即四岳乃四方之岳,故称方岳。

议:帝舜时衡山一带的有苗作乱,帝舜南征有苗,死于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之野。

《史记·五帝本纪》:“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

《尚书·虞书·舜典》本篇学习总感觉人才之多,井喷之状。圣人出,贤人皆得所用,那相互让贤的情态,让人动容。

那就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中华大地上曾都是这样情怀的人带领我们民族践行,一直走到今天,并将走向未来。

《山西运城——舜帝陵二月二古庙会》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帝釐1下土2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3》、《九共4》九篇、《槀饫5》。

译:舜帝治理天下四方,设置州牧、分设官员及居治各地,辨别百姓族类。史作《汩作》、《九共》九篇和《槀饫》。

注:1.釐:(lí)同“厘”,治理。2.下土:天下。

3.汩(gǔ音古):治理。作:兴起。这里注意:日是“汨(mì音密)罗江” 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境,流经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入洞庭湖。

4.九共:九州之志,共有九篇。

5.槀:(gǎo音稿)同“槁”,本意木枯也,劳也。饫:(yù音玉)赐也。

议:十一篇文章均已失传,主要介绍九州之志,设置区块,丈量国土,记录水土、生产、居住情况,治理状况,赏赐之册。

丁酉年六月二十八日

搜索更多有关“尚书中的九种美德:尚书,虞书舜典学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