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明朝饮食特点,浅谈东南亚的香料和明朝的饮食习惯

人气:333 ℃/2023-11-22 13:18:43

文/小人物史记

编辑/小人物史记

前言

明朝时期,由于海上的联系,东南亚的香料经过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民间贸易,以及西人的中转站,都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加上商品经济的兴盛,长久以来,作为奢侈品的香料已不是只属于有钱人。

他们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地位限制,从最初的供奉圣品,到达官贵人的奢侈物品,再到文人雅士的雅致,再到平民百姓的吃喝,都变成了平民百姓可以负担的起的良药、饮食的调味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健康和饮食观念。

但是,对于香药对明代人的饮食习俗、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学界却少有相关的研究。另外,在对明代饮食文化的研究中,有关香料的研究也很少。

鉴于此,本论文尝试以日常生活史为切入点,以食谱、日用类书为主要素材,以“香药”为切入点,以“食谱”、“日用类书”为中心,对以“香药”为代表的“洋货”在明人的日常饮食中的应用状况及其在各个阶层之间的传播和流变,以揭示明中叶前后中国“奢靡”风气的起源。

一、“香药”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写作

香药是一种本草的概念,它是历史上外来商品的一个重要的代名词,它是商品流转、海洋贸易和社会生活相互联系的产物,它的内涵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说文解字》云:“香,芳也”,“香,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

现代《辞海》和现代各种汉语词典的编纂,基本上都是沿用《说文解字》中“香”和“药”两个字的诠释。其实,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香药”在各个时代都有对应的流变,其内涵、外延与前面所说的有一定的差别。

“香药”一词,最早见于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这本书对香药的记载并不多,但在谈到交趾的赋税时,却提及:“县官有权,有令,有田有租,有产有产,有名珠,有香药,象牙,******,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奇物,充备宝,而不用仰望,以造福中国。”在这里,香草与象牙、******并列,是稀世珍宝的代表,三国时期,它就是从南海传到中国的。

自晋代到隋唐,三百多年来,“香药”是佛教典籍中的专有名词,它不但是治病治病的良药,而且具有某种神秘性,是一种宗教净化思想的标志。

自唐代以来,“香药”在民间文学中的使用频率逐渐超过了宗教典籍,不管是官方修订史、地方志书,还是文人笔记、日用类书,都有大量的香药。而在此期间,香药的内涵也比前代更加丰富,而且各阶段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香药”是唐朝历史文献中的一种,既有本地出产的,也有从国外输入的,而且大多与佛教有关。杜甫《槐叶冷淘》中所说的香药,就是当地药材的总称,“元日,以香药入锦囊,以酒浸之,日屠苏酒,可避瘟疫。”

这里的屠苏酒是用香料熬制而成,可以辟邪辟邪,其主料是当地出产的“五分、川椒五分、术、桂各三分、桔梗四分、乌头一分、拔楔二分。”另外,在很多场合,香药也是指来自域外的香料。

《蛮书》记载:昆仑之地,往北行,至西洱江八十一里。这里的香药,自然是指昆仑出产的青木、旃檀、檀香、、槟榔、琉璃、水精、犀牛等。

宋元两代,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香药也就成了“舶来品”,尤其是南海各国的沉香、乳香、檀香、丁香、没药等。

据统计,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周去非的《岭外代答》《香门》、叶庭畦《南蕃香录》、赵汝适《诸蕃志》等四十多种异国香料,都是从海上传入中国的。

宋代香文化专论《陈氏香谱》系统地记录了“凝合诸香”的配制和配制,将异域香料与本地药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丁沉煎圆”、“木香饼子”等“香药”目中就能看出这一点,再加上丁香、檀香等进口香料,再加上甘草、肉桂等国产草药,就是一种新型的医药保健品。

因此,“香药”一词又有了新的含义,既包括单一香味、药用成分,也包括各种合成香料。

宋元年间,关于香料在饮食上的记载逐渐增加,在《饮膳正要》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只有三四十条关于香料的记载,但都是针对皇室和达官贵人的。

《饮膳正要》是元代御医忽思惠所著的一部营养学专著,主要适用于皇帝及其子女、妃嫔等;《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所述的也不是一般人,而是古代名人的日常生活。从食谱上来看,香料主要以鹿、牛、羊、鸡等肉类为主,而鱼、肉等肉类则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

而记载香料用于饮食的明朝文献,多是面向平民的日常生活类书籍,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也有较多的使用。所以,单从书本种类和适宜的人口角度,可以看出明朝民间已经开始使用香药。

用胡椒来形容我们并不熟悉的阿波罗和西域的葡萄,只能证明它们比其他珍稀品种更熟悉,而用胡椒来形容南方和南方常见的梧桐树的果实,就足以证明明人对辣椒的了解。

另外,明医书中也有“胡椒大”、“大如胡椒”等描述药片的尺寸,可见胡椒粉在明朝的社会生活中是多么的普遍。

二、明朝的饮食与香药

自从汉朝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香药一直没有被充分地体现出来。明中期以后,胡椒、苏木、丁香、檀香、豆蔻等香料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香料,其中胡椒粉的使用最多。它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经常被用来腌制肉干、干果、美酒、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煮肉。胡椒有“杀鱼,肉,鳖,蕈毒”的功效,所以明人在烹调这些食品时,都会加入辣椒。《竹屿山房杂部》中记载了制作各种海鲜的方法,如鱼、虾、蟹、贝等,以及鸡、鸭、牛、羊等肉类的烹饪,都用到了胡椒。

做素菜。辣椒是一种辛辣的食物,经常用于制作素菜。《遵生八笺》、《野蔌品》都有记载,“芙蓉花,取其心,用沸水煮一两次,与豆腐同食,不放辣椒,红彤彤的。”这是一种传统的蔬菜做法,“三十五炸”,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

如:“天花菜,先煎煮,与水共用,用酱、醋;有煮过的,加酱,醋,水,再煮,方为人。山药、茭白、芦笋、萝卜、冬瓜、丝瓜等都是如此。”

明朝以前,胡椒、豆蔻等香料在烹调时,只限于“胡盘肉食”,到了明朝,胡椒的使用已经不局限于肉类,普通的蔬菜如山药、萝卜、丝瓜等也开始加入胡椒。可见,在素食中应用香药,不但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饮食品味,也使社会底层的人们可以用香料来烹饪食物。

做一杯香茗。明清时代,人们对饮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茶叶的加工也越来越重视,每一种茶叶中的香料和香料的添加,都有严格的要求。

例如:“藏茶宜有朱叶,但怕香,温燥,不能寒湿”,这一节虽然是介绍茶叶的特点,但对茶畏的描写,却也间接地表明了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普遍。

藏茶虽然惧怕香草,在泡茶和泡茶时,也是禁止添加的,但它是制作龙麝香茶、香茶饼子的必备材料,著名的“龙麝香茶”,就是用白檀末、白豆蔻、沉香、片脑等材料,再加上优质的茶叶来烘烤而成。

“香茶饼子”,便于保存,便于携带,是用白豆蔻仁、天竺茄、沉香、片脑、白檀等多种香料,和孩子们一起熬制而成。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经进龙麝香茶”、“香茶饼子”工艺较为繁琐,而且每一种香料的用量、加工工艺都有严格的规定。

但并非每一种茶的制作方法都这么繁复,例如“脑子茶”,只要把“好茶研磨成细丝,用薄纸包裹,以梅花一钱许于茶末中,以宿汤点之”就可以了;“法制芽茶”只要“一钱芽茶二两,一钱一粒,一粒麝香,一分半,檀香一钱,用甘草包上。”

从以上所介绍的各种香药的配方和制作过程来看,无论是工艺精湛的龙麝香茶,还是方便快速的头脑茶,都说明了香药在茶叶生产中的广泛运用。

三、香药、贸易与明代的饮食风气

香药以热带为主,主要产地为南亚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亚丁,伊朗,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不过,香药的产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贸易的频繁,贸易的频繁,只要有天然的条件,就会有大量的香料种植。

有明一代,中国的大宗香药如胡椒、苏木、檀香等,大多来源于东南亚,大量的香药流入,不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也极大地改变了明人的生活,特别是在明代的饮食文化方面,更是如此。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在“不征”的基础上,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一政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响应,占城、暹罗、爪哇、苏门答腊等国家的加入了朝贡制度。

明成祖登基后,延续了先帝“不征诸夷”的方针,“怀柔”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对贡赋的限制也有所放宽,并派出船队远航至东洋诸国,传播其威名,广通商贸,正式的海上贸易呈现了繁荣的景象。

由于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使大批东南亚的香料流入中国的宝库,明廷大量地用于赏赐、支饷。洪武十二年起,胡椒和苏木的奖赏就很多了,不但有高官,就连京中的士兵和士兵,也都得到了奖赏。

另外,从永乐三年到成化七年间,六十多年来,他一直用胡椒和苏木的钱来维持俸禄,直到京库里的椒木短缺,这才停了下来。

这一举措虽然为明廷节约了大量的开销,减缓了纸币法律的腐朽,但是连续提高的折钞比率,使得官员的薪禄一直在下降,为了贴补家用,许多官员都把自己的俸禄中的胡椒和苏木卖给了市场。

由于中同和东南亚的香料贸易有利可图,这些刚进入亚洲市场的西方殖民者就开始了对这一行业的热情。葡萄牙人在葡萄牙人的《与翁见愚别驾书》中就已经进入了闽海的贸易,“佛朗机来此,都是以其地胡椒,苏木,象牙,苏油,沉香,速香,檀香,乳香。”

荷兰继葡萄牙后进入亚洲,1619年攻占雅加达,并将其改名为巴达维亚,成为亚洲地区的商业中心。

虽然荷兰人比葡萄牙人晚到亚洲,但他们很快就掌握了马六甲,马鲁古群岛,占碑,安汶,万丹,巴达维亚等知名的香料产地和巴达维亚,并在达官府开设了一家商行,把东南亚的香药运到中国。

《热兰遮城日志》中记载,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每年四月到七月间,都会派遣几条或几十条大员出海,每一条船上都有上千公斤的香料。

由于官商、民间交易、西人中转等多种渠道的香药进口,有效地保障了明朝中国的香药消费,加上明中叶以后的商品经济发展,奢侈风气日盛,使明人对食物的要求比上一代更加严格,在食物、茶水中加入香药,已成为一种时尚。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农村、从上层到平民,都充斥着浓厚的奢侈气息。

张翰在万历《松窗梦语》中写道:“今日,散敦朴,已成为奢靡之俗。”朱元璋在明朝初期提倡的朴素节俭,到了明代中期,渐渐被时代所摒弃,士大夫们开始奢侈起来。

结语

结合文章分析,笔者认为明末清初兴起的一种新的“本味”饮食观念,到了清朝才逐渐成熟,逐渐替代了明中期以后流行的以香料为主厨的烹调方法。

《闲情偶寄》,《食宪鸿秘》,《养小录》,《醒园录》等有关饮食内容的著述,都显示出了文人对于“鲜”的重视,“本味”也成了文人们追求味觉的至高境界。就食谱的具体内容而言,“清王朝仅以饮食为主的菜谱或菜单,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远胜于明朝,堪称历史之最”,但加入香料的方法却大大少于明朝。

特别是从清代中期以来,饮食学上更多地强调“鲜”而不是“甘”,更重视材料的选择与调配,而对调料的运用却不甚重视,在乾隆时期广为流传的《随园食单》、《调鼎集》等众多食谱中,很是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特色。

从明朝初期起,由于贡品贸易和民问海的繁荣,东南亚的香药等奢侈品从中国源源不断地流入。一直被上流社会所垄断的香料,在明代中期开始流行起来,饮食业和日用类书籍中,香料的使用频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入香料的配方也随之出现,原本昂贵的香水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作为海上贸易的标志商品,在饮食上的大量使用,不仅使明人的饮食观念发生了一次全新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明朝的奢侈风尚的萌芽、扩散、普及,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22

邝瑶:《便民图纂》卷15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8

刘宇:《安老怀幼书》卷2

搜索更多有关“明朝饮食特点,浅谈东南亚的香料和明朝的饮食习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