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三甲进士前途好吗?如果没有通过考试会有什么后果

人气:264 ℃/2024-02-27 03:48:02

清代的殿试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淘汰率的,只是对会试的名次进行重新的排定,位列一甲三名者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之后再分二、三甲名次。

殿试是科举考试最后的一个环节,但并不是最终的考试。殿试举行后,除了一甲三名之外,剩下的新科进士还要参加一次“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选出一部分进士进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这些人称之为“庶吉士”。

一提到庶吉士给人的印象十分高大上,因为自明代以后都有这样一个说法: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总得来说庶吉士的仕途前景是要比普通的进士要好很多,但也不绝对,从清代的情况来看,朝廷对庶吉士也有严格的考核,其出路也各不相同。

先来谈一谈庶吉士的散馆

庶吉士不是正式的官职,属于国家的储备人才。按例,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后要经过三年的学习,然后方可散馆,这与现代的毕业考试是一样的。三年期满,所有满汉庶吉士要参加吏部、礼部举行的统一考试。

考试成绩出来后,吏部初步评定成绩后上呈皇帝审阅并钦定等次,然后通过引见分别授予官职。如遇恩科那么散馆则要提前,原则是上一批庶吉士散馆,新一批庶吉士入馆。

庶吉士的毕业考试绝非是走走过场,朝廷对考试的结果十分看重。其考试内容,起初为诗、论,雍正时期改为诗、赋、时文、论四题,从中选二题做答。咸丰以后,散馆考试试题改为策论,到了光绪时期又改为经义、策论各一篇。

我们知道,殿试的一甲三名是可以马上授职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但即便如此,一甲三名同样也要入庶常馆学习三年,也照样要参加散馆考试,最终是否能保住原职则要取决于考试成绩。所以,一甲三名实际上和普通的庶吉士并无实质上的差别。

比如雍正十三年散馆考试,状元钱维城、榜眼庄存与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列为三等。雍正认为他们“不留心学问”应该给予惩罚,结果钱维均又经过一次考试,才最终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而庄存与表现不佳,并未被授予编修,而是转任主事。

还有道光二年散馆,榜眼郑秉恬考试位列末等,被革去了翰林院编修一职,改任山西曲沃知县。道光十五年,探花乔晋芳散馆时位列末等被改为刑部主事。有清一代,一甲凡三百四十二人,被革去翰林院职务而改任他职的比例很小,但这也说明朝廷对一甲进士同样也有严格的考核,并非一劳永逸。

散馆考试分为一、二、三等,其成绩和仕途前程挂钩。一等者授予翰林官,同时还要参考殿试时的名次,比如二甲的授编修,三甲的授检讨,这部分考试成绩最优的人称之为“留馆”。

二等者或留馆或委以部属、知县;如果是三等者,则要受到惩罚,严重的要被除名,即剥夺庶吉士的名号重新归为进士原班,轻者则留馆再学习三年。此外如果一甲进士在考试中列二等之末或是三等,则不能留京为官而要外放。

翰林院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所以留馆人数也不定。比如国家正值修书时期,留馆人数较多,相对空闲时留馆人数少,不过清代的士子皆以留馆为荣。尽管编修、检讨和知县同为七品,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有极大不同的。因为他们即使不能升迁至文官极品,但可入内廷,又可简放主考、学政,而且七品的编修、检讨能与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平行来往,而知县则被称为芝麻官,对督抚只能上手本,称卑职。

再来说庶吉士的授职

庶吉士除了留馆外,授职最多的就是主事和知县两大类,另外还有委任他职的。如顺治、康熙时期,有不少庶吉士散馆后被授予国子监丞,满庶吉士还有改任旗官的,还有授内阁中书、笔帖式的。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庶吉士没有散馆而被授予实职,或供奉内廷,或修书议叙,或召对词科,这部分可以免试,即不用参加散馆考试。比如顺治十二年,很多庶吉士被委以科道官;咸丰三年,庶吉士丁宝桢未散馆而授编修,傅丹特授检讨。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如果从品级的角度而言,庶吉士和一般的进士在初次任职时并无多大差别,主要还是体现在日后的升迁上。清代将庶吉士称为“老虎班”,意思就是只要是有了庶吉士这个身份,都可以享受优先授职的权力,几乎不存在候补的情况。

再者庶吉士由于在翰林院学习过三年,在京城中都有一些人脉关系,所以即便是外放知县,其升迁速度也比一般的进士要快很多。至于那些留在京城任职的庶吉士,则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对象,且不说入阁拜相,混上个二、三品的大员确无多大难度。

搜索更多有关“三甲进士前途好吗?如果没有通过考试会有什么后果”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