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包括哪些?有哪些危害及如何治疗

人气:298 ℃/2023-09-17 13:20:38

肾脏病变常见原因主要有急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梗阻性肾病、红斑狼疮性肾炎、高尿酸血症肾病(痛风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乙肝相关性肾炎、多囊肾等,而因肾血管疾病所导致的肾脏病变则知者甚少。

所谓肾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血管(肾动脉或肾静脉)发生了病变,但很多患者因未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而不可逆转。

肾动脉狭窄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动脉血管病变,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若能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则高血压可被治愈,肾功能减退可以逆转。

肾动脉狭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假性动脉瘤等[1],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且主要见于老年患者[2]。

肾动脉狭窄有诸多危害,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并迅速进展,甚至出现恶性高血压,可导致缺血性肾病,引起肾功能减退,如治疗不当甚至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1、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常有以下特点:(1)既往无高血压病者出现高血压时,进展较为迅速,可出现头晕、头痛等高血压表现;(2)原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短期迅速升高,尤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明显升高,可表现为原有的心悸、头晕、头痛、疲劳等高血压症状加重;(3)重症病人可出现恶性高血压,需多种降压药物方能控制血压,口服降压药物甚至难以控制;(4)部分病人可短时间内发生急性肺水肿[3];(5)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可导致高血压肾硬化症,引起对侧肾功能损害;(6)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因此部分高血压病人可伴有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出现低血钾,可有四肢麻木、乏力、腹胀、心动过速、精神萎靡等表现;

2、缺血性肾脏病:是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而引起肾功能逐渐减退[4],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渗透压及尿比重降低,血肌酐增高等,尿检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进展缓慢,可出现肾脏体积缩小,双侧肾脏不等大等;

3、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若不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等降压药物,可出现血肌酐明显增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关于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内科药物治疗:

1、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等微创手术以及动脉内膜切除术、旁路搭桥术、患侧肾切除等外科手术治疗[2],适时手术治疗不仅可缓解肾血管性高血压,也能防止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2、内科药物治疗包括应用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物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可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有效控制血压,可加用调脂药物控制血脂等。

肾动脉狭窄有着诸多危害,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生活中应提高警惕,如有发现血压升高、原有高血压加重或平时口服的降压药物难以控制高血压,频繁出现难以缓解的头晕、头痛等不适,或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血尿等肾功能损害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善肾血管彩超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病情、自身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用药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导致肾功能恶化;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予以戒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参考文献:

1.Aghayev A,Whitley JC,Salem P,et al.Pseudoaneurysm-induced renal artery stenosis.Kidney Int.2020,97(3) :617.

2.Safian RD.Renal artery stenosis.Prog Cardiovasc Dis.2021,65 :60-70.

3.Kim Y,Lee SH.Pickering syndrome: renal artery stenosis and recurrent flash pulmonary oedema.QJM.2020,113(6) :423-424.

4.Dao K,Patel P,Pollock E,et al.Ischemic Nephropathy Following Occlus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Graft: A Case Report.Cureus.2021,13(3) :e13799.

搜索更多有关“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包括哪些?有哪些危害及如何治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