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苏麻是一种植物 苎麻,-贴身

人气:204 ℃/2024-02-17 11:36:43

住宿楼后的车库角上,石缝中生长着一丛苎麻。前几天忽然看见它们的叶子全被虫子啃成了灰白色的“蛛网”,我觉得这很有些意思。但因当时有别的事情在身,手中又没有相机,就没能拍照,而等我隔天记起这件事,拿了相机去拍的时候,那些苎麻叶子已经枯萎邋遢,毫无美感可言,而且上面密布的毛虫也让人毛骨悚然,我完全失去了给它们拍照的兴致了。

这两天家里烦热,母亲掇了张椅子摆在门口,就着一丝凉风纳鞋底,这不由令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夏日乘凉的情景,想起了阴凉的老屋、弄堂和在那里绩麻的老人,还有她们手中洁白的苎麻。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老家,苎麻的种植还很普遍。那时候我的小脚奶奶还在,埦下与她年纪大抵相若的还有好几个婶母,也都会纺麻,所以家家菜园里都保留着一块麻地。我家的麻地在埦子后面的山沟里,靠近老井,每天早晨挑水,我的父母总要从这块麻地边上经过。麻杆和麻叶上密生粗浅的绒毛,拂到人的皮肤上也可能引起过敏、发丹。为了防止麻株拂到人脸上,也为了防止别人随意毁坏苎麻,我父母在麻地靠路的一侧钉了几根竹桩,用葛藤围住了麻地,绊住了外倾的麻株。我小时候对这块麻地充满恐惧,不仅害怕苎麻周身的绒毛,还对麻地里的“土地蛇”以及麻叶上的毛虫十分畏惧。为了不让土地蛇在麻地里藏身,父亲总是尽量把麻地及其四周的野草清理得很干净,但他从来没给麻叶打过农药,所以还是经常有可怕的毛虫吊在麻叶边缘。但也有很多人似乎并不怎么惧怕那些毛虫,我家麻地里的麻叶就经常被人捋去做了猪草,这每年都要惹我母亲恼怒好几次,因为这会严重影响苎麻的生长和成麻的质量。

在我的印象中,苎麻似乎可以一年割几茬,七月里就有一茬。去掉叶子,把打好捆的苎麻杆丢在门口水塘里浸上两天,就可以捞起来剥皮了。剥皮非常容易,也不费力,小孩子就可以做,但接下来的刮皮技术性就要强一点了。刮皮就是用刮刀刮去麻皮表面的一层青,刮刀像是剖开的铁管,并不锋利。经过两次刮青的苎麻已经很白了,摆在竹棍上晾干,扎成把,就是可以留起来备用的原材料了。

在我的老家,苎麻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制成麻索,纳鞋底用;另一个就是制成麻绳,用来拴系或者搬运重物,甚至连新娘的嫁妆和老人的葬礼也必须用它。苎麻制成的绳索坚固耐用,不像塑料制品那样容易毁坏,至于布鞋,更是贴心贴脚的舒适,穿起来不容易得脚气病。直到上大学,我几乎都穿的是母亲亲手做的布鞋,冬天的棉鞋、夏天的单鞋,只有雨天才穿“解放鞋”。苎麻也用来织布,但据说工序相当多,很麻烦,我亲眼见过一位老婆婆织棉布,但从未见到织麻布。苎麻织的布匹在我们农村被称为夏布,它吸汗透气,夏天穿特别舒适,听当时的老人们说,这种夏布衣裳只有富贵人家才有。我小时候也有幸穿过一件夏布褂,而且还穿着它照过一次像,这也是唯一留有我奶奶容貌的照片。

小时候的三伏天,奶奶纺线索,常常让我在身边听叫,我可以帮她做些需要起身、跑腿的小事,比如倒茶、递麻、牵索、团索等等。晒干备用的苎麻还很粗,需要再次浸泡、反复揉搓和派细,才可以拿来纺索。纺麻索和纺棉线差不多,但麻纤维比较粗长,纺麻索要容易一些,当然,纺出的麻索也更加粗大。当麻线在纺车的锭子上结成团,上面再也绕不下了的时候,奶奶就把它摘下来另外缠成一个球,把它浸在水桶中。几股细麻线,扭结成牙签粗细的一根,这就是麻索了。麻索被截成长短一致的段,比齐、对折,以同样的麻索穿好,分成匀等的小扎,放在锅里,用草木灰煮熟,再用清水漂洗、捶打、揉搓,晒干,就是洁白、柔软的成品了。

乡村的七月,中午没人干农活,婆婆们也没有午睡的习惯,她们就聚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但是手头也并不空着,她们纺麻索、看孙子,身边放着稻草、板栗花做的“烟把”,那是她们土制的蚊香。她们也怕热,但似乎并不怕丑,哪怕面对大大小小的男人,这些曾经笑不露齿的女人们也会坦然地敞开对襟大褂,露出干瘪的乳房和癞蛤蟆一样生满痱子的皮肤,一边不停地叫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孙子们在背上给她们抓痒,一边还把裤腿翻卷到大腿根,把骨瘦如柴的手掌按在皮肤松弛的大腿上搓麻索,而皱缩的嘴角上还粘着一两丝洁白的麻纤维,但眉眼和脸上却早已浮现出惬意的神色了。也有脱开布鞋,弓起身子,细细修剪、摆置小脚的,她们的脚趾全部弯折、窝在掌下,看起来怪异而狰狞。这时,常有风穿过弄堂,从门口溜进来,带给人一个不期然的寒噤。

除了苎麻,我的家乡还曾种过二麻和剑麻。所谓二麻,实际就是现在的******,与苎麻丛生不同,******一棵一茎,而且它的茎秆光滑无毛,直立性也更强,但这个品种并没有被推广。剑麻还很常见,它通常被人当作了菜园篱笆,我们小时候曾拿它宝剑一般的叶子作“战斗”武器,但被大人责骂过多次,因为他们恐怕我们会刺瞎小伙伴的眼睛。据说剑麻也有不少用途,但在我们本地,似乎也没有人怎么理睬它。如今,苎麻在我的家乡也成了野生植物,除了我母亲这一代偶尔还有人做布鞋,我这一代的农村人认识苎麻的都不多了。至于我自己,吃过麻根、牵过麻索、穿了二十年布鞋,也受了脚气十几年的折磨,可能不久又要把布鞋重新摆上鞋架了,我还是愿意重拾植物带给人的那种安稳、舒适的感觉,以及母亲用针线连缀起来的、对我贴心贴身的呵护。

搜索更多有关“苏麻是一种植物 苎麻,-贴身”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