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菊花都有什么变化?菊,花不言语意万千一口气搞懂菊花的前世今生

人气:124 ℃/2024-04-24 06:41:05

作为一种花,菊可谓受尽了万千宠爱,它是古代十大名花之一,同时还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古往今来,很多人喜欢菊,很多人写菊,或言志、或言情。

诗人写,词人写,志怪小说写,历史文献写,可以观赏,可以入药,可以食用,简直就是一种万能的花。

假如我们翻看古代诗词和历史古籍,会发现很多记载。古人大雅,养菊如养女儿,观菊成诗,写菊的名家多不胜数,屈原在千古名篇《离骚》中这样写: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写过的多不胜数,在《礼魂》中写,在《九章》中写。一代大帝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这样说: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

而在志怪小说里,菊花是可以成仙的仙品,东晋王嘉的志怪小说集《拾遗记》里这样记录:

背明国有紫菊,谓之日精,一茎一蔓,延及数亩,味甘,食者至老不饥渴。

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更是多如牛毛,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人共同编撰的《唐书·李适传》中这样写:

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及学士得从,秋,登慈恩寺浮图,献菊花酒,称寿。

这么多精彩的记载,那么,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古代的种植情况怎么样呢?

一、远古到汉朝,含苞待放

菊花起源于我国,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在我国有关文献里,有关记载并不太早。如果我们查阅的话,会发现夏商周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向下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不少的典籍,但我们只在《山海经》《楚辞》里找到了记载,《山海经》里是这样说的:

女几之山,其草多菊。

《山海经》虽然内容诡异,但不会凭空变出来这些内容。所以,菊在春秋战国以前是肯定存在的,只不过鲜有记载罢了。《楚辞》我们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举例。

到了汉朝时,菊花的种植并没有我们所以为的那样繁荣,记载同样也不多。西汉礼学家戴圣《礼记·月令》中这样写:

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尔雅》里记录了别名:

菊,治蘠。今之秋华菊也。

而在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所著的《风俗通》里是这样记载的:

南阳郦县,有甘谷,谷水甘美,云其山上大有菊。水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三十馀家,不复穿井,悉饮此水……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尉袁隗为南阳太守,闻有此事,令郦县月送水二十斛……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又成了良药。《风俗通》是一本介绍汉代汉族民俗的书籍,里面写了不少鬼怪之事,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评论,虽然不能当真正的史料引用,可对了解汉朝的风俗还有祭拜有重要参考作用。

此外,刘歆《西京杂记》中写过这样一段: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所以,菊花原产于我国,在春秋时期开始有记载,汉朝时已经开始有菊花酒,同时也开始向夸张和用药方面走,而汉朝的这些走向,直接导致了魏晋时期的崇拜和诡异记录。

二、从魏晋到唐朝,鲜花怒放

魏晋时期,种植上有了较大的普及性。一方面,志怪小说开始归类为神花,动不动就食用后可以长生不老,另一方面,一些人开始分类,并且在别名上有了记录。

在东晋道教学者葛洪的道教志怪小说《神仙传》中,这可是可以成仙的东西:

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散得仙。

同样是这位写的《抱朴子》中是这样说的:

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莲汁樗汁,和丹蒸之,服一年,寿五百岁。

当然了,并不是只有写志怪的记载,周处《风土记》中这样记载:

日精、治蘠,皆菊之花茎别名也,生依水边,其花煌煌,霜降之节,惟此草盛茂,九月律中无射,俗尚九日,候时之草也。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写的日精这些都是别名,《风土记》成书于晋,称得上历史上比较早记录地方风俗的书籍。

魏晋时期,从各种已经无法考证的作者,到名人名士,都喜欢写菊花,比如曹植的名篇《洛神赋》里这样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当然了,魏晋时期写菊最厉害也最疯狂的当属陶渊明,他写菊的诗太多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都太熟悉了,这里说一首同样是这个系列里的诗,这个系列是《饮酒二十首并序》,采菊东篱下是这个系列的其五,押庚韵的其七是这样写的: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陶渊明写了不少云淡风轻的诗词,但他是想当官的,但我们这里不是评价历史人物,所以略过不提。魏晋南北时期关于菊花一个最重要的记载出现在南朝宋时盛弘之的《荆州记》,他在里面先引用了东汉时的《风俗通》,后面则加入了自己的评论,里面是这样写的:

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此菊茎短葩大,食之甘美,异于馀菊,广又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植之。

这里一个重要的点是“种之京师,遂处处传植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宋”并不是指后面的宋朝,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宋,这说明在那个时候,种植面积已经不小,至少在京师是处处有种植。

唐朝时,出现了嫁接菊花,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一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菊花出现了别的品种。此外,这个时候走出了国门,传入日本。关于是怎么传出去的,这个是有争议的,因为唐朝时,日本多次派人到长安学习,有可能是那时候被带出去的。另外有说法是鉴真和尚东渡时流出去的。

从魏晋到唐朝,种植面积非常大,在唐朝时第一次走出了国门,唐朝以前,外国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只有当时的中国有。

三、宋明以后,并没凋零

到了宋朝时,菊花的品种呈爆炸式增长,同时做为一种观赏花,开始走出志怪而向高洁发展,苏轼《东坡杂记》中记载:

夏小正以物为节,如王瓜、苦菜之类,验之略不差,而菊有黄华,尤不失毫釐,近时都下菊品至多,皆人以他草接成,不复与时节相应,始八月,尽十月,菊不绝于市,亦可怪也。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说的品种是非常多,而且嫁接法也多样。而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不但记录的品种多样,还记录了花型这些分类:

重九都下赏菊,菊有数种,有黄白色蕊若房曰万铃菊,粉红色曰桃红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曰金铃菊,纯白而大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在品种多样上,沈竞《菊谱》中这样写:

临安西马城园,每岁至重阳谓之斗花,各出奇异,有八十馀种。东平府有溪堂,为郡人游赏之地,溪流石崖间,至秋州人泛舟溪中,采石崖之菊以饮,每岁必得一、二种新异花。

这里写的有八十余种,到了宋末史铸《百菊集谱》中已经有了一百三十多种。

到了明朝时,王象晋《群芳谱》中的菊花已经有了花色之分,异品之分,共分为六类,两百多个品种,而且在《群芳谱》里,王象晋结合前人的经验,做出了系统的阐述,除了上面的,还有种植、留种、嫁接等等,比如在治地上这样写:

种菊之处须在向阳高原,宜阴,宜日、风、雨可到之所,四傍设篱遮护,圃内开作几埂,每埂置花几缸……待花开,移赏之后,收根原藏此圃,庶根苗不失而关防有地。

在留种上这样写:

花谢后即剪去上簳,止留近根三、五寸,每缸插筹记认名色,或于缸边记号亦可,剪处用泥封口,移至向阳处晒之…………宜于秋雨、梅雨二时,修下肥梗,插在肥阴之地,加意培养,亦可传种。

此外还有登盆、分秧这些,可以看出到明朝时,种植上已经非常成熟。

到了现代,全球各地都有种植,而这些全部都是从我国传出去的。从我国远古发端,一度被列入仙药行列,唐朝时走出国门,宋明时被观赏并且大规模种植。现在的中国,种植方法多种多样,有观赏用,有制茶用,同时还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养活了不少的农民,我们并不仅仅是在写花,同时写风俗和人们从迷信到科学的思想转变,虽然用了菊花,但何尝不是在写一部我国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史呢?

搜索更多有关“菊花都有什么变化?菊,花不言语意万千一口气搞懂菊花的前世今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