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六经辨证体系结构图 经方六重境经方运行的底层平台

人气:297 ℃/2024-01-06 06:22:38

如在表部阳气升不上去、散不出去,郁遏住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身体年轻力壮、抵抗能力强,阳气能过去,我们用药是协助阳气进一步打通同时抑制过强的正邪交争反应,我们叫太阳。

太阳病示意图

太阳的太是大,太极、太公、太姥爷都是大的意思,太阳为什么“大”?

1、表里上说,太阳是人体的最表层,接触外界所有的刺激,最表;

2、从阳气的范围来说,体表面积有多大它就有多大,所以它是范围大。但范围大了,单位面积上分布的阳气并不是最大,所以在阳气的浓度或者说密度方面并不是最大。因此,伤寒外感最容易从太阳开始,就像国境线分布的士兵一样,分布范围越广,分布密度就越低。

里是阳明,阳明是两阳合明的意思。

明代表明亮,阳代表亢奋,亢奋的东西不一定明亮,明亮的东西不定亢奋,如电炉子很热但是炉丝的亮度却不如白炽灯,LED灯很亮但是摸起来不热。如果亮度和温度同时很高,就叫两阳合明。又亮又热这叫两阳,两阳合明成为阳明。

太阳面积大但是密度不大,所以说只是大;阳明是消化系统胃肠本身的气血最丰富,血液循环、血供最丰富,胃、小肠黏膜上都有大量的血供帮助消化吸收,所以气血最丰富,叫多气多血之经,这是阳的一方面。

第二,邪气入里后是浓缩的,不像体表是放散的,慢慢的由全身的发热逐渐发展到大便干,不大便、舌苔黄,一点一点的浓缩,把津液耗干,把肠道内的东西耗干,是逐渐浓缩加热的,两个原因合起来叫两阳合明即阳明。

侧面来自阳明胃肠内的热能,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体液循环,一点点向外推动,往太阳走的过程中,走到半路的阶段为少阳。

此处有好多组织,比如淋巴组织、腹膜组织、胸膜组织、各种微循环组织,通过这一系列地方走到体表,既有血循环流动的形式,又有微循环渗灌的形式,来自脾胃的热能迅速衰竭,循环管道迅速变细,这个时候热能在衰退,是因为他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大。在阳明的时候很集中,分布到半表半里范围越来越大,但是还没有扩到体表,这个时候呢,阳还不强,既比不上阳明的热度高,又比不上太阳的范围大,所以叫少阳。

小柴胡汤汤

所以说从外向内,人体分三层,表---太阳,里---阳明、中间--少阳,从后往前分,后面--太阳、侧面--少阳,前面--阳明。

六经病位分部

三阴病:

三阴病的部位与三阳病的表、半表半里、里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二者具体的区别与联系参见本系列其他章节。

和三阳病相比,三阴病是阳气不足、功能低下,祛病性不足的病理反应。

少阴病

如果表部的阳气升不上来,散发不出去,但导致阳气不能升发的原因不是表部被郁遏,而是阳气本身的力量就不足,那这就不是太阳病,而是少阴病。

比如说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高烧39℃,寒战,但同时有昏昏欲睡、精神不振,摸脉也没有力量等“脉微细、但欲寐”的表现,这个时候就叫少阴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还有一种情况,是病人没有恶寒发热的外感表证,但是有怕冷、后背发凉,畏寒肢冷或肢体冷痛、精神不振,脉沉微细弱等表现,这是属于表层和半表半里层的功能都低下,这也是一种少阴病,属于附子汤证。

附子汤

少阴病的病位很有特殊性,它相当于“表 半表半里”的病位,对应于太阳和少阳的这两个部位的功能不足都是少阴的问题。所以少阴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表现为阳气趋病性不足抗邪能力低下的外感病;另一种表现为机体功能衰退、代谢低下,以畏寒肢冷、肢体疼痛、精神不振为主的阳虚证。

这两种少阴病,在病位上都兼具表和半表半里,因为少阴病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正气向上向外抗邪的能力低下,一有外感,病人难以在表部形成有效抵抗而直趋于里,故一发病就兼具表和半表半里两部。这也是为什么少阴病,即使是初发的外感表证,也会出现虽发热而“脉反沉”的现象,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主要体现的是虚,从阴阳的角度上说,太阴比少阴阴气更盛,这里的阴气更盛主要指与阳气相比阴液的病理性增多。少阴病阳气和阴液都虚,二者低水平的脆弱平衡很容易被打破,且总是被打破,所以很容易出现少阴寒化证和热化证。

太阴病

而太阴病则阴液总是比阳气相对过剩,相对过剩的阴液总是保持着转化为病理性水液的趋势,所以名为太阴。

太阴与阳明病在病位上是一致的,都与胃肠功能有关,但阳明主实,太阴主虚,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太阴病提纲“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下结硬”,这些症状都是脾胃功能低下的表现,平素爱肚子胀,有时饮食不慎就想吐、恶心、纳差,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如果把这种腹满误认为阳明病的痞满燥实,用了攻下的方法,那么肚子就更硬了,“胸下结硬”的同时还下利,这种情况就叫太阴病。

为什么叫太阴,是因为这个病阴分很足,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整个这一系列症状中脾胃里的水分是很充足的,经常下利稀水,经常吐清水,吃不下饭肚子还胀,胃肠里面也是水,水分虽然很充足但是病理性的,是阴病,与阳明病津液耗干正好相反,所以这个病叫太阴。

少阴病的病位同时包含三阳病中的太阳和少阳,太阴病的病位相当于阳明病的病位,但阴阳病性相反,这种看法是吉益南涯的独特观点。

厥阴病则不以病位划分,而是根据其“厥”“逆”的特点而自成一篇。

未完待续,后续请关注:

经方六重境:经方运行的底层平台——功能结构一体的六经观(下)

搜索更多有关“六经辨证体系结构图 经方六重境经方运行的底层平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