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三教合一的看法,三教合一,殊途同归这些都是伪命题

人气:330 ℃/2023-12-03 04:37:00

如果你高中时期认真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话,那么应该知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标志着你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而对人生的理解又决定了一个人选择怎么过一生。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儒释道三教哲学是世界观、宇宙论、以及人生哲学。

一、世界观与宇宙论

先秦的儒家,对世界这种大问题不太感兴趣。孔子、孟子都没有形成系统的“宇宙论学说“。直到西汉成书的《易传》里面才系统地表达了儒家对宇宙万物天地由来的思考,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是一种典型的“数”生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生成观念,当时比较流行的是“伏羲创造天地”的说法。东汉的时候,“元气说”开始流行,儒家经学大师开始用“气”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当时民间流行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说法。儒家的理论重点是“人事”,因此在宇宙问题上,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道家的世界观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老子《道德经》中明确论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阐明“道似万物之宗”,“可以为天地之母”,这是著名的“道”论。

佛教的世界观形成的也比较早,大约是我国春秋战国之际,印度那边佛陀在向人们讲述“缘起论”。他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这个条件就是“缘”。缘起则存,缘尽则灭。并且这一切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是迁流不停的。“空”才是永恒不变的。

在世界观的问题上,佛教和儒道是不可能会通的。佛教是基于现实世界不存在来论述的,而儒家和道家都是基于世界存在来论述的。一个说世界是“有”,一个说世界是“无”。一个说是“气”,一个说是“缘”,一个说世界是有规律的,一个说是无常的。这都是明显对立的。

二、人生观与方法论

由于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知,儒释道对人生的思考也是不一样的。又因为对人生的理解不同,儒释道对人生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儒家是一种“刚健”的人生态度,他们是从伦理出发来认识人生的,即通过人际关系来思考人生问题。在这种理论架构下,“你”不单单是“你”,而是又多种社会身份的承担者,有父母、兄弟、君主、朋友等。这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儒家主张人生来是要尽责任的,从做好自己开始,然后要齐家、治国,如果还有能力,还要把平天下作为人生使命。平天下并不是说让你把谁给“平”了,而是要“明明德于天下”,即把大道推行于天下,把大智慧教化于天下。

佛教是一种真正消极的人生观,反正世界是“空”,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佛教是从“苦”的角度来认识人生的,从悉达多“四门游观”开始,他看到的全是人间疾苦。佛教创立的目的也是为了解脱人间的痛苦,他们从来不认为尘世间还有幸福。佛陀在菩提树下想通了,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执着”,于是想方设法地要“破执着”。但是破执着,又成了一种执着,佛理陷入了矛盾之中。

佛教之所以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不仅仅是因为看到的痛苦,还有看不到的痛苦。他们认为人生是无穷尽的轮回,痛苦了一生之后,死了投胎转世继续痛苦。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要达到“涅槃”,佛陀认为人要是破尽执着之后,就会达到涅槃的最高境界。从此就不会再轮回了,就能得到解脱了。

三、三教合一,殊途同归,都是伪命题

如上观念,都是三家原始教义中来的,儒家世界观来自《易传》,道家来自《道德经》,佛教来自《四谛》。那么看看,从什么层次来讨论“三教归一”呢?三教合并是不可能的,你愿意和尚还不愿意呢。要说是理论的融合,又融合什么?佛教无论如何不会接受,这个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再看看“殊途同归”,殊途是都看见了,那么同归呢?儒家的终极目标是“大同社会”,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涅槃解脱”,又怎么能归到一起去?

那么三教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呢?从来没有谁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也没有谁放弃了自己的终极目标。三教之间的交流,佛教最开始是依附于黄老道家,后来玄学兴起又依附于魏晋玄学,直到南北朝才开始独立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形式并不是多少人得到了解脱,而是“寺院经济”的壮大。我们不否认儒释道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把对方的东西拿过来使用。但是这绝算不上“三角合流”,或者是“三教归一”。如果说三教都“劝人向善”,是殊途同归地化,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们对“善”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儒家说的那个善,在道家看来恰恰是不善的。

搜索更多有关“三教合一的看法,三教合一,殊途同归这些都是伪命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