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五台山乾隆皇帝的碑文:五台山康熙御笔灵峰胜境

人气:366 ℃/2024-02-23 23:54:08

康熙皇帝的御笔“灵峰胜境”

出了五台山菩萨顶天王殿,就是一座四柱三门七檐的高大彩绘木牌楼。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所立。中间的牌匾上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四个大字“灵峰胜境”。雕龙刻风的“灵峰胜境”牌匾真迹,上面有康熙皇帝的御用大印,奇就奇在"峰"字下面少了一横,这一横呀,原来有几个版本。

版本一:传说康熙题字的时候喝了酒,少许有些醉意,写的时候没留神就漏写了那么一笔。问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谁敢那么大胆说他写错字。可皇帝写的字又没人敢随便加一笔。后来当地一个道台想了个办法,在制作匾额的时候干脆将错就错说皇上故意少写一笔,意思是留恋忘返。

版本二:康熙来到五台山,寻找生父顺治皇帝,遇到一高僧,上前询问法号,高僧没有言语,在地上写了八加一个X,康熙很是纳闷,为何高僧是此法号,走出好远,顿时大悟,原来八叉,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父"字。后悔莫及,就这样康熙皇帝与父亲顺治,从此无缘再见,在此处写下这"云峰圣境"四个字,峰少一笔,预示自己遗憾终身。

版本三:传说康熙认为就算用灵峰二字,也表达不出眼前的胜境来,所以就故意少写一横。

版本四:据说康熙是运用书法的“缺书”手法,来表达自已的心情。书写“峰”字少一横,这一横代表烦恼。登高望远,让人就会感受到忘却尘世一切烦恼,身心无比清净。

康熙御笔“五台圣境”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五次朝台,为五台山题写了52块匾额。主要有:

菩萨顶:五台圣境、珠林花雨、斗室、 灵峰胜境

塔院寺:景标清汉、金粟来仪

显通寺:甘露津、 绀园

殊像寺:瑞相天然

妙德庵:香阁慈云、 松风水月

清凉石:水晶域、心会真如

玉花池:天开湪池

白云寺:法云 真际

碧山寺:人云天籁

南台普济寺:大方广室

北台灵应寺:五界神湫

东台望海寺:自在、般若原

灵应寺:火珠白月

西台法雷寺:莲井、 初地

中台演教寺:翠岩、 古雪

涌泉寺:法雨晴飞

寿宁寺:白毫光现

圆照寺:胜幡西振

金阁寺:具 神通力

镇海寺:金光 轮藏

慈云寺:真实相

台麓寺:十地圆光、五峰化育

千佛洞:禅悦

般若寺:雁堂

铜瓦殿:云嵋

康熙匾额书法,多为行楷体,用笔灵活自然,笔画粗壮肥硕,结构紧凑得体。

乾隆御笔四棱碑

乾隆皇帝御笔:御碑文

乾隆皇帝曾六次巡游五台山,留下诗作,墨迹多篇,这两首诗是乾隆在第五次(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和第六次(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巡礼菩萨顶时所作,时年分别为75岁和81岁,诗作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于四棱碑上,碑存菩萨顶方丈院内,其中汉字部分是乾隆御笔亲书,字法清秀圆润,笔法柔和流畅是难得的珍贵文物和书法珍品。

第六次来五台山的碑文:

六度重兹到五台,莫符天地数中垓;

不期再至却常住,即曰言归地幻来;

大势如如拒莲座,金容永永镇华垓;

梵宗儒理本无二,七字因缘拒辩才。

第五次来五台山的碑文:

至灵鹫峰文殊寺

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

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唯三普度车;

萦缪疏诚至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

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六次朝台,题写匾额49块,还数次题诗,刻于碑碣。

乾隆皇帝所题匾额主要有:

菩萨顶:人天尊胜、心印毗昙、 灵峰圣境、最上层

显通寺:真如权应、十地圆通

塔院寺:揽妙鬉云

殊像寺:大圆镜智、现清净身

罗喉寺:慧灯净照、 意蕊心香、悟色香空

碧山寺:香林宝月、 净域灵因

寿宁寺:普超诸有

镇海寺:金轮不住

圆照寺:宏范三界

台麓寺:妙庄严路、五髻 香云、筏通彼岸、静寄斋

东台顶:霞表天城、华严真境

西台顶:德水香林、月镜空圆

北台顶:应真禅窟、宝陀飞观

南台顶:仙花证果

中台顶:灵鹫中峰、震那金界

中南台:慧性明圆

般若寺:妙音如意

栖贤寺:是忉利天、身遍恒沙

白云寺:松风花雨、朗莹心珠

玉花池:华严龙藏、妙参真人

妙德庵:性因净粟

金阁寺:宗乘仰镜

古清凉:菩提不染

万缘庵:施洽群有、智宏六度

杂花庵:无量福田

乾隆、弘历另题两块诗匾:一为“笑题 明月池”,一为大塔院寺藏经阁诗匾。

黛螺顶乾隆御碑

乾隆所题诗碑,有菩萨顶汉白玉四棱方碑2通,黛螺顶诗碑1通。

光绪皇帝载湉御笔:显通寺题写了“愿力宏大”慈禧太后御笔:为普济和尚题写了“真如自在”匾额,也是较为珍贵的优秀书法作品。

来源:五台山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

搜索更多有关“五台山乾隆皇帝的碑文:五台山康熙御笔灵峰胜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