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光剩牙根怎么拔牙?中老年人的拔牙怪圈终结者

人气:315 ℃/2023-12-13 15:12:52

现在人生活习惯不规律,压力大,环境污染等原因,很多人年龄还没到40岁,牙周炎就找上门了,牙龈肿痛出血不说,时间长了牙齿还会松动,才40多岁,很多人就选择拔牙装假牙

我家阿姨今年才50岁(张机医学书友会视频号中制作美食的手就是她的手),已经不敢吃任何硬一点的东西。她说,在四十出头的时候牙就不好,经常上火牙痛。这些年也治疗过很多次。但是,现在已经牙龈萎缩,稍微热及冷冻食物不敢吃,吃饭牙齿用不上劲,这几年已经拔了四五颗牙。但是,这牙病却不见好,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中老年里很常见——慢性牙周炎。西医认为是炎症引起的,治疗的方法多是使用抗生素。但是,作为一种慢性病这个方法欠妥。所以,当使用抗生素无效时,就选择拔牙这个方法,更是不妥。

如果你又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就是得了牙周炎:

以牙龈萎缩疼痛,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早期有牙齿浮起感,咀嚼无力,遇冷水时觉牙齿发酸,经常有口臭、口粘,进食或刷牙时牙龈流血。继而齿龈肿痛,牙缝溢脓或出血,牙齿松动,影响咬嚼。严重者发展为全口牙齿松动。病程中可有急性发作的牙周脓肿,局部红肿热痛,脓液量多,伴有发热。

牙周炎是西医的说法,中医称为牙宣。

牙宣,见于《证治要诀·诸血门》。多因胃经积热与风寒之邪相搏,热不得宣,邪欲行而又止,致龈肉日渐腐颓,久而宣露其根。症见牙龈先肿,龈肉日渐萎缩,牙根宣露,或齿缝中常出血液和脓液。在历代医书中有齿龈宣露、齿牙根摇、齿间出血、齿挺、食床等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牙龈宣肿,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本症可见于慢性牙周炎等疾病。

牙宣的病因病机:

1.胃火上蒸

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嗜辛,辛热伤胃,脾胃积热,其热循经,熏蒸牙龈,热邪壅盛,伤及龈肉血络,龈肉腐化渗脓渗血,久则龈萎根露,牙齿松动。《明医杂著》说:“盖齿虽属肾,而生于牙床,上下床属阳明大肠与胃,犹木生于土也。肠胃伤于美酒,厚味膏粱甘滑之物,以致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或生虫,由是齿不得安而摇动,黑烂脱落也。”《血证论·齿衄》说:“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治法总以清理胃火为主。”

2.肾阴虚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精亏髓少,肾精不得上达,齿失濡养,引起骨质的萎软,兼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于龈肉,久则牙齿疏豁,动摇,根露。《直指方》说:“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

3.气血不足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气血不足,不能上输精微于牙龈,牙龈失养,兼以病邪乘虚侵犯龈肉,以致萎缩;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循经,由齿龈间流渗而出,而成此病。《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一说:“牙齿虽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得龈肉而固济,可以坚牢,今气血不足,揩理无方,风邪袭虚,客以齿间,则令肌寒血弱,龈肉缩落,渐至宣露,永不附着齿根也。”

牙宣的辨证施治

本病与肾、脾胃、大肠等脏腑有关,辨证首先辨牙宣的虚实,属何脏腑。虚证多表现为肾阴、气血的亏虚,实证多由于胃火上炎所致,并可出现虚实挟杂的情况。大多数患者,辨证其本在肾,为虚,而其标在胃,为实。所以,在治疗上以滋阴补肾,益精固齿,健脾益气,清胃泻火为治则,并应注意病情的缓急。如果炎症突出,则先治标,先以清热解毒排脓为治则,待炎症控制,再以培肾固齿为治则。

1.胃火上蒸证

证候:牙龈红肿疼痛,出血溢脓。烦渴喜冷饮,多食易饥,胃脘嘈杂,口干,口臭,大便秘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则:清胃泻火,消肿止痛。

(1)主方清胃散。方药:生石膏、生地黄、当归、牡丹、黄连、升麻。

牙龈红肿较甚者,加蒲公英、牛蒡子、栀子。出脓者,加马勃、天花粉、皂角刺、穿山甲。出血明显者,加旱莲草、白茅根、茜根。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

(2)中成药口服清火片、黄连上清丸等。

2.肾阴亏损证

证候:牙齿疏豁松动,咀嚼无力或微痛,牙龈溃烂萎缩,边缘微红肿,易渗血,齿根宣露。头晕,耳鸣,腰酸,手足心热。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补肾,益精固齿。

(1)主方六味地黄汤。方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牙齿动摇,牙根宣露明显者,加枸杞子、龟板、菟丝子,以助益肾精固齿。耳鸣、手足心热者,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若肾阴虚而兼有胃热者,可用玉女煎(《景岳全书》)加女贞子,以滋肾阴、清胃热。若见肾阳不足之象,如腰寒肢冷,小便清长等,可选用附桂八味丸(《金匮要略》)以温补肾阳。

(2)中成药口服六味地黄丸(片)、知柏地黄丸(片)、滋阴补肾丸均可。

(3)单方验方固齿健周汤。方药:骨碎补、补骨脂、续断、鸡血藤、旱莲草、知母、黄柏、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黄芪、茯苓。

3.气血不足证

证候: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龈渗血,刷牙及吮吸时易出血,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面色发白,畏寒倦怠,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胃呆纳少,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益气补血,养龈健齿。

(1)主方八珍汤。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炙甘草、生姜、大枣。

牙龈渗血者,可加阿胶、血余炭、藕节炭,以养血敛血止血。如证见畏寒倦怠,胃呆纳少,大便溏等气虚阳虚为主者,宜选用十全大补汤。

(2)中成药口服八珍丸(液)、十全大补丸(液、膏、归脾丸(液)等均可。

针灸法

足内踝二尖(治上牙痛,灸之)、足三里(治上齿痛,灸四十九壮)、手三间(治下齿痛,灸七壮)、列缺(灸七壮,永不发)、合谷(齿龋灸之)、内庭(下牙痛,针灸皆可)、阳谷(治上牙痛,在手外踝骨尖,左灸右,右灸左,十一壮,屡验神效)、太渊(治风牙)、肩 (七壮,随左右灸之)、耳垂下尽骨上穴(灸三壮,痛即止,如神)。

一法治一切牙痛∶以草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止,将草折作四分,去三留一,于横纹后量臂中,随痛左右灸三壮,即愈。

经验法∶于耳前鬓发尖内有动脉处,随痛左右用小艾炷灸五七壮,神效。亦不必贴膏药。如再发,再灸,即可断根。

预防护理

1.习惯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尤其是在睡前,可以清除牙菌膜,减少在睡觉时牙菌膜的积聚。每6个月至1年,定期往牙科医生处清洁牙齿,预防牙菌膜变成牙石,及清除在牙齿上已形成的牙石。

2.使用软毛牙刷:用软毛牙刷刷牙龈及舌头,对牙龈很有好处。刷牙龈边缘:刷牙时不要忽略容易堆积牙垢的牙龈边缘,将牙刷倾斜45度角,由内向外刷,清除食物残渣尽量不碰伤牙龈,如此可预防牙龈发炎。轮流使用两只牙刷:轮流使用两支牙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另一只有时间完全风干,从而减少细菌滋生的几率,这对牙齿的健康非常重要。

3.给牙齿补钙:牙骨疏松容易导致牙龈炎,可以多吃含有钙质的食物,来强化骨骼。

4.经常使用漱口水:漱口水可以帮助你清除牙垢,对牙齿健康很有帮助,建议每次吃东西后一定要漱口。

5.戒烟、戒酒:烟和酒会流失保持口腔健康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要想有健康中药的牙齿,必须戒烟和酒。

6.危险讯号:牙龈痛、牙龈流血、长时间口臭、牙齿松动、都是牙龈炎的征兆。若置之不理将信心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牙周病,所以必须尽快看牙医。

饮食调护

1.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2.多吃生蔬菜:生蔬菜含有很多纤维素,能帮助清洁及刺激牙齿及牙龈以避免牙龈炎。

搜索更多有关“光剩牙根怎么拔牙?中老年人的拔牙怪圈终结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