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小儿疳积怎么推拿治疗?毛发稀少,肚腹膨胀甚至躁动不安

人气:261 ℃/2023-12-07 13:10:50

历代医书有很多关于疳积的论述,如隋代《诸病源候论》中有“宿食不消候”,“伤饱候”,唐代《外台秘要》有“小儿因食痞满,羸瘦不下食,肚胀方四首”,宋代《小儿药证直诀》有胃气不和”,“食不消”,“胃虚冷”的记载;元、明、清的医书中也有很多记述,但隋唐以前没有疳积这个词儿。“积”是小儿常见病,是由饮食不节,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用西医的话说,就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实际上,“积”分为乳积、食积、痞积和疳积四种,现在都统称“疳积”。《活幼心法》上说,这种病“皆因哺乳不节,过贪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消化所致。

《医宗金鉴》上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乳贵所食,食贵有节”。由此可见,乳品和食物不消化是造成“积”的主要原因。疳积包括疳积和积滞两个症候,由于“无积不成疳”,“积是疳之母”,而且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脾胃疾患,临床表现只是病情轻重深浅不同,所以通称“疳积”也不是不可以的。 “伤脾胃、亡津液”为疳证病因病理特点,所以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少,精神萎弱或烦躁不安,肚腹膨胀,青筋暴露,大便失调为主症,病的时间长了,正气虚弱就会引起其他并发症。而使病情恶化或迁延难愈。

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难诊断。通过望眼睛,肝开窍于目。一个孩子的眼睛明亮,炯炯有神,活动自如,就是身体健康。可是有了疳积呢,两眼红赤、干涩、多泪的症状就出来了。还可以包括观察耳朵、鼻子、察唇齿等。此外还要望舌象。神色包括小儿的精神和面色,孩子要精神愉快,面色红润,性格活泼、开朗,那就是气血调和、精气充沛的表现。如果有了“积滞”以后,由于蓄食内停,滞热熏蒸,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夜睡不宁,面颊发红,所以望形色很重要。听小儿的哭声、咳嗽声和嗅气味两方面。如果小儿啼哭不止,气粗声高或嚎哭但声音不响亮,或边哭边闹,呻吟不止,干咳无痰,说话低弱无力,口中气味酸腐,大便腥臭等都是病态。

问诊要问寒热,问出汗情况,问胸膜有无胀满,问饮食,问睡眠等。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一般说以浮、沉、迟、数来分辨表里寒热,以有力无力定虚实,按诊就是通过按压、触摸小儿皮肤、四肢、躯干等部位检查是否正常。小儿得了“疳积”可以采用捏积的手法来治疗,捏脊时应当注意的是:小儿要尽量卧平卧正,捏积大夫的两手要平握成掌,两个食指要抵于脊背之上,眼睛与手要垂直,自尾闾骨端的长强穴起,沿督脉向上推捏至大椎和风府穴,一定要连续6次。然后用拇指按摩两侧肾俞穴三四下就成了。

所谓捏积不过是综合了推、提、拿、按四种手法。推,就是在推的过程中,两个拇指抵于皮肤之上,稍微用力于皮下组织,沿脊柱向上,连续推进。提,是在推的过程中,两个拇指不断地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卷提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拿,就是在推捏的过程中进行提拿动作。按,就是在刚才说的推、提、拿之后,在肾俞穴轻按三四次。在操作过程中,推、提、拿三种手法必须配合协调,用力和速度都要均匀,对虚弱儿童要轻揉,推捏次数可适当多几次,在操作时不要用手掌摩擦背部。经捏积后,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一般症状显著减轻或消退,食欲增加,经常呕吐的患儿可以减少呕吐次数或消失,大便正常,烦躁、睡眠不安、倦怠等症状减退或消失,面色由苍黄转向红润,毛发由干涩转向润泽。

搜索更多有关“小儿疳积怎么推拿治疗?毛发稀少,肚腹膨胀甚至躁动不安”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