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峄山碑为什么被推倒?为什么不建议从峄山碑开始

人气:125 ℃/2023-10-04 21:48:59

我曾经给初学篆刻的朋友列过一套完整的篆书、隶书书法临习课程表,其中《峄山碑》被我详细标明是:“实在找不到好的临本时的替代品”,初学者很多不理解,跑来提问,我给的答案很简单:《峄山碑》不够古。如果要详细回答,却说来话长,今天有时间,我们就回答这个问题。

秦代是个对篆刻来说很重要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期,用于印章的摹印篆接近成熟,而后世用篆刻元朱文印的标准用字小篆已完全系统化。对于中国书法史,秦代也很重要,虽然秦代只有短短的15年,但它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小篆终结了古文字,隶书开启了今文字,所以,了解秦代书法,实在是件很重要的事。

秦代书法很容易记,因为年代久远,流传下来需要记忆的书家姓名非常少。主要是李斯,程邈,充其量再加上赵高、胡毋敬。

一、李斯

李斯其实算政治家,《史记》对他有较细记载,我们按照《李斯列传》简述如下:李斯,生年不详,卒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上蔡人。年轻时曾经做过“郡小吏”(司马贞《史记索隐》称“乡小吏”,总之,李斯出身于底层),后来他跟随荀子学帝王之术。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当时相对强盛的秦国发展自己的事业。

(李斯像)

最初,李斯先求人做了吕不韦的舍人,后用为郎,得以接近秦王(即秦始皇)并开始自己的游说,随后发展极快,先拜长史,旋为客卿,又为廷尉。秦王用李斯的计谋,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灭六国统一天下。统一之后,李斯与丞相王绾、御史冯劫等共尊秦王称帝(注意,这个时候,他不是丞相),这才有了秦始皇的说法。

李斯因为建议实行郡县制,国力大增而官至丞相。到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采纳李斯之言,诏令天下焚烧《诗》、《书》等书及诸子百家之书,造成文化上的空前浩劫(当然也是文化上的大统一),也就是这一年,有秦诏版颁行天下,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为后世篆刻家竞相取法的秦诏版)

据《说文解字.叙》所载,这一年,因为要“书同文字”,罢六国“不与秦文合者”之异文,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均采用新改定的小篆,并以此颁布天下。这至少说明一定,李斯的小篆是标准,是规范,他的字曾用作标准字帖,通行天下。

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出巡,死在沙丘,李斯与赵高合谋矫诏废太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李斯虽然多方委屈求全,但终于扛不过赵高的“无底线”式的操作,被其所诬,后腰斩于咸阳,夷三族(之前说过,这个“三族”,比后来的灭“九族”,杀伤范围更大)。

李斯的书法盛名源自他不停地跟随秦始皇出巡,而每到一处,秦始皇为纪其功,往往刻石纪功,这些刻石究竟是不是李斯手书,刻石上没有署名,无从稽考,但依照上述记载,李斯的小篆是优秀的,大秦当朝最佳,他既然随行,亲手作书应当合理,我们沿习旧说,认为这些书法都是李斯的手迹,不过,这不是重点。

二、秦始皇刻石知多少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些刻石总共有:(1)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2)秦始皇二十九年的《之罘刻石》《东观刻石》;(3)秦始皇三十二年的《碣石刻石》;(4)秦始皇三十七年的《会稽刻石》

如果这些刻石全部都能保存到今天,那么,《峄山刻石》(即《峄山碑》)当然是最古的小篆碑刻,它一定足够古,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书接上文,在秦二世即位之后,曾经派人在这些石刻上加刻了一道诏书,以证明这些原石系秦始皇所刻,这种情形,相当于“两诏权”,二世很有意思,他老爹一道诏,他也要一道诏,他这一道诏,作用就是证明他老爹的事迹是真实的。

(秦二诏权)

让人无奈的是,这些石碑,无一幸免全部被毁,碑上的书法,也几乎全部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先说说二十八年的这几块碑。

三、《峄山碑》及存活各碑传记

《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字为小篆。石原立于山东邹县峄山,久佚,传世无原石拓本。到宋代郑文宝据徐铉藏摹本(也可能是徐摹临本)重刻于西安,到明代或者较早时期,石已断裂,因为传世最早的明拓本也有断痕。

(《峄山碑》徐铉摹本)

邹县石为宋元祐八年张文仲据徐摹重刻,元代刘之美复据张本重刻,石今残存。

郑刻称为“长安本”或者“陕本”;邹县张刻为“邹县本”,这算好的,其余还有翻刻本很多种,但诸本皆出自徐摹,原石文字与二世加刻诏书书风完全一致,如果同出李斯手笔,前后相距十年,李斯书风难道无丝毫变更?

更何况,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时,丞相是王绾,李斯是“卿”。到二世加刻诏书,才开始有“丞相臣斯”之类的话,所以,二世诏书肯定不是秦始皇原刻,不能混同。

不管怎样,《峄山碑》原碑是不见了,据《封氏闻见记》称:“石为魏太武帝推倒,邑人聚薪其下,野火焚之。”杜甫也有诗记载“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李潮八分小篆歌》),可见,唐代杜甫常见的《峄山碑》摹本,质量已经“失真”了。

(徐铉画像)

学过《说文解字》的,都知道徐弦是文字学大家,自是精于篆法,但限于时代,他的字形笔势均是唐代李阳冰开创的“玉箸篆”,如果我们拿峄山碑拓本的字与《琅邪刻石》相较,无论是结体之工,形势之方正,还是线条的精细圆整、用笔的板滞僵直,都可见妍美有余,古质不足。

简言之,《峄山碑》现存拓本的字,“太精美了”,其图案化程度之高,显然为秦汉篆法所无,大朴未雕状态下的醇古之气和自然生动全然不见。这显然,不够“古”。

同样,“徐摹本”问题,还存在于《泰山刻石》。《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三面刻始皇之文,一面刻二世诏书及从臣名字。石初置泰顶之玉女池,后移入碧霞元君祠,到明初仅余二世诏书二十九字,清乾隆年又遭遇火焚,后蒋因培访得,仅存十字,移置山下岱庙,到清宣统年间,已只余九字。

《泰山刻石》传世最早的帖本是宋人的一百四十六残本,拓本最早的明安国旧藏北宋拓本,两个版本,一个字一百六十五,一个字只有五十三。容庚(就是编《金文编》的那位)指出它们并非原石拓本,裘锡圭先生则考证其为宋人摹刻,明拓本二十九字本也是宋人摹刻。这两位是文字学家,书法见解或许不过关,但何绍基在《东周草堂金石跋》中为二十九字本又作跋称:

秦相易古籀为小篆,遒肃有余而浑噩之意远矣。用法深刻,盖亦流露于书律,此二十九字古拓可珍,然欲溯源周前,尚不如两京篆势宽展圆厚之有味。斫雕为朴,破觚为圆,理固然耳。”显然,何大师已经察觉二十九字拓本意味淡薄,尚不及两汉篆势。

(何绍基像)

比较一下,《泰山刻石》只余九字,现存的二十九字拓本是宋人摹刻,注意,这里的宋人摹刻,是依照原石摹刻。虽然依然线条板滞僵直,不脱唐人习气,但比徐铉摹本的《峄山刻石》则近于原貌了许多。因此,我们建议,临《泰山》二十九字或九字要好于《峄山》。当然,缺点也有,二十九字的样本显然太少了。

(《泰山刻石》拓本局部)

或许还有可以借鉴的,就是《琅邪刻石》,虽然原石三面文字皆已不存,毕竟北面补刻的残文十三行还有拓本,石存中国历史博物馆,但可惜原石残泐颇为严重。但相较其他各石,它算唯一幸运的,其他各石,早已毁火的毁火,沦水的沦水,再也无处可寻了。

细审《琅邪》十三行,字形笔势依然隐约可辨,所以古今学者均以此为秦刻诸石拓本中最为可信的版本。如果要精细地推研李斯书法,只有此石可以做为研究资料了。

(《琅邪刻石》)

所以,在我们的篆书课程体系里,《峄山碑》排在了替代品的位置,《泰山》九字很重要,《琅邪》十三行也可信。如果你要精心钻研现存的《峄山碑》当然也无不可,但心中要有数,那其实是宋人徐铉的摹本,是经过唐代篆书影响的《峄山碑》,用它学学精致用笔、学学排线,学学对称当然没有问题,但说到学到气息并有利于篆刻,我们却不建议从《峄山碑》入手,因为很可能因此走入板滞,跳不出来。

以上只是个人建议,有不同意见者拍砖求轻。

搜索更多有关“峄山碑为什么被推倒?为什么不建议从峄山碑开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