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大学生活》全文免费阅读:苦乐年华23第六章大学时代第6节

人气:349 ℃/2024-02-21 03:41:42

写作说明:

博主把《我的苦乐年华》写作结构做个调整:第一章出生;第二章童年时光;第三章小学阶段,第四章,初中时期;第五章,高中时期;第六章大学时代;第七章工作时期。

我的少年时代,到18岁成年为止,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年级四个阶段。那我就从各个阶段依次说起吧。

本章就说说大学时代吧!为了叙述方便,对当时的国家形势变化、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校园生活、学习状况等方面,分别做一些铺垫,让朋友们对我们的生活时代以便有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了解。

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初中国人的青涩回忆,你还能记起多少。

岁月慢慢变迁,生活在进步,回首往事,有些情景,有些故事,虽已远去但仍历历在目。最初的雄姿英发,而现在已满脸皱纹,不只慨叹年月变迁。回忆60后的那些回忆,或许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未曾阅历过这些,但那时候的年轻人虽生活在艰苦年月里,但是人们感情联络最紧密的年代,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时代!

时光如梭,眨眼间40年过去了。遥想1980年的中国高考,在7月7、8、9日三天举行。当年17周岁的我,在淮镇中学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成为我人生新的岁月的开始。

1980年7月底,高考结束后,我正在本村自家地里干农活(这时处于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已经分到各家各户,我在村西南还分到了2分自留地),家人匆匆赶来告诉我,大学通知书寄到家里了,我考上大学啦!听到这个喜讯,我一溜烟跑到家,赶紧一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芳容。因为太过激动,现在也记不清通知书是什么样了!

因为我是村里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考上全日制本科正规大学的大学生,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那时能考上大学的是凤毛麟角,在当时全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因此我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也为以后本村学生的求学热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村是个有三四千人的大村,从我以后,在40年的高考历程中,有上百名莘莘学子考上了高等学校,村子也成了本地闻名的文化村。

大概是7月底,高考成绩从省上逐级下达到基层直至学校。录取通知书采取邮寄的方式。我的成绩是从家里收到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中知道的。在我高考的各学科中历史分数最高,据传是全省文科单科第一,也有说是沧州地区第一名的,我也不清楚是不是这样,到现在没有资料进行考证。当年河北是公布分数之后报志愿。我第一志愿填报了河北师范学院(学校当时在张家口宣化),专业志愿是:历史系,中文系。最终被河北师范学院(后改名为河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历史系录取。

1980年7月,随着在献县淮镇中学高考结束,我的中学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中学时代结束,也宣示了我人生新的岁月的开始。其实,我并没有预见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描绘自己的未来,只是我深知,我的人生即将进入新的时代。年少懵懂的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和期待。那到底我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呢?请听我慢慢和你叙说!

1980年9月,我在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文史村,张家口地区宣化)上了一年。1981年8月,历史、政教两系师生迁至石家庄。1981年9月秋季开学后,我作为历史系学生第一批搬迁到石家庄红旗大街振头河北师院新校区。具体位置是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新址(现为石家庄市红旗大街601号,即现河北师范大学前西校区东院,现汇华学院地址)就读。

河北师范学院,我的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从清末北京的顺天高等学堂到建国初期的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再到宣化洋河南和石家庄的河北师范学院,直至上世纪末教育改革大潮中,与其它学校组建现在的河北师范大学,历经百年河北师范学院的名字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作为母校,无论她身在何处,曾经名声显赫抑或今天不为人知,一直都是学子心中的至爱。在母校的点点滴滴,总会被想起,然后保存在自己美好的回忆里。

河北师院1984级同学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因师范院校提前录取,在暑期刚开始就来了录取通知书。那时候上大学,是令人骄傲的事情。

1969年,河北师范学院由北京迁往宣化,前身是河北北京师范学院。1981年,迁往石家庄,后与河北师范大学合并。

河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02年创建于京师的顺天中学堂并于1907年对其改定而成的顺天高等学堂,创办人是顺天府尹陈璧。1951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河北北京师范学院。1969年更名为河北师范学院,10月,由北京迁往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办学。

在距市区六公里的洋河滩上建起了四个院落,分别叫作院部村、数外村、文史村、家属村。

“河北师范学院"校名是中文系蔺瑞生老师所题。

这里,简要回忆一下作为大一新生在宣化洋河南“文史村”河北师院历史系一年的求学和生活情况。

(一)食:吃饭主要场所在学校餐厅

宣化洋河滩的新校址距宣化大约15华里,学校各系被分成三个大型院落,不叫系而叫村。中文系和历史系在一个院落里,叫文史村。数学系、外语系和艺术系在一个院落里叫数外村。物理系、化学系、政教系、体育系、校医室和院本部(即院领导办公的地方)在一个院落里,叫院部村。双职工及带家属的教职工单独居住在一个院落里,叫家属村。单身教职工在哪个村上班,便住在哪个村的教师集体宿舍里,每屋住两三个人。村与村之间相距几百米。洋河南夏季较凉爽,冬季却寒冷异常,周围比较荒凉。各村的院墙很低矮只有一米多高,四周是当地老乡的自然村庄,有于家屯,姜家屯,庞家房,三条堰等。附近的村民常翻墙到院落里来卖鸡蛋,后来的教职工家属和后来结婚的青年教师,及丈夫在外地的母子户,因家属村已经住满,便分别住到文史村、数外村、院部村的教职工宿舍里,每户一间,个别的老教师因家中人口多也有住两间的。有的教职工家属,偶尔也翻墙出去到附近村庄的小卖店购买柴米油盐酱醋等。

那时候我们一周上六天课,每天三顿饭。星期天休息,自由安排时间,一天两顿饭,上午9点,下午4点。

那时,因为同学们大部分家里都比较贫困。上师范院校是有助学金的,我记得一共分5等助学金,农村来的同学一律是一等助学金,小城市来的家庭比较困难的是二等助学金,以此类推。只有个别生活条件非常好的同学没有助学金。

记得一等助学金有21.5元,我因为来自农村,家里比较穷,拿的就是一等助学金。

学个比较大的系都有餐厅,各系学生只能在自己系的餐厅用餐,三年级后改革了,可以到别的系餐厅用餐。

当时,国家对大学生、尤其是对师范生很照顾,每个学生每月供应细粮27斤,粗粮3斤,菜票19.5元,每年发12个月,男女生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口粮基本上就够用了。生活委员的职责,就是每到月底,把这些饭票菜票按时准确从学校的伙食管理科领回,再分发给每一位同学。

主食分细粮和粗粮,25斤细粮饭票,5斤粗粮饭票,细粮饭票用来买白面馒头和面条,粗粮饭票是两斤当一斤,可以用来买米饭,大多数的男生,都不够吃。不过还好,可以直接用菜票买米饭吃。

80年代的大学餐厅也有些简陋,没有公用的餐盘,用餐的学生们需要自己携带餐具。除此之外,每一个人还会携带一个暖水壶。

餐厅的主要菜是:苜蓿肉,金银豆腐(就是豆腐加鸡蛋一起炒),土豆,卷心菜,排骨。荤菜3毛钱一份,素菜一毛五或者两毛钱一份。

餐厅的大包子也广受欢迎,二两一个的大包子,馅是简单不过的粉条猪肉,但不知道有什么绝招,特别好吃,不仅男生爱吃,女生也都爱吃。如果吃包子,能吃两个,共四两。

那时月初一拿到饭票,我们往往忍不住放松一下自己,一顿敢买8毛钱的肉丸子吃,还有2毛钱一个的肉包子,肉末土豆丝,等等,吃的品种很多,这对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苦孩子,简直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几天饱餐过后,后面的日子可就捉襟见肘,得对胃肠说声“抱歉”了。

清苦的日子中,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但那时都很穷,所谓改善,也就是同宿舍的人一道买点豆腐卷儿,买些白菜,切成丝放到洗脸盆里,淋上点儿酱油拌凉菜吃,大家就非常尽兴。

面食印象最深的就是宣化的特色食品莜面,莜面面条虽然好吃,但是它的质地很硬,饱腹感特别强,吃了容易发胀不消化,所以不能多吃。

或许是油水不够吧,那个时候特别容易饿,基本上除了学习特别认真的男生外,大部分男生的第四节课都是在数着秒熬的。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些办法,上大课时,第四节课坐后面,趁老师不注意就溜出去。不过,即使先溜出去也吃不到饭,食堂不到12点绝对不会开门的。先溜出来的男生挤在食堂门口,大门一开,呼啦一下冲进去,食堂的窗口在北面,南面是学生放碗的碗架子,情急之下,拿错碗是常事。

在大一期间的吃喝饮食还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二)住:在8个人一间的尖顶平房里

八十年代,大学宿舍的条件比现在差得多。在宣化,我们学校其实和农村差不多,同学们住在8个人一间的尖顶平房里。学校为每位同学配置了一个简易床板,一个草垫子,一个马扎,一个暖水瓶。个人物品都放在自己的木箱子里。冬天还得自己点煤炉子。整个宿舍非常拥挤,很难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然而,尽管物质不如今天丰富,那时候大学生的精神却不匮乏。没有书桌,我们就坐在自己的床上抱着书,刻苦学习。

(三)穿:由灰头土脸、土里土气开始变得靓丽时尚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合影照,喇叭裤、蛤蟆镜、西服、三接头皮鞋,时尚元素一应俱全。

那时男士都穿中山装,虽非“国服”,但几乎是每位男士之必备。之所以称为“中山装”,当然和孙中山当年爱穿的服式有关。这与后来又曾流行一阵的两排钮“列宁装”是同样道理。中山装为四贴袋军装领,穿起来如果饱满贴身的话,的确庄重又大方。滑稽的是当年的国人,居然是从十八岁到八十岁,年不分长幼,体不分肥瘦,只要是男士,全都“清一色”的中山装。面料则先是涤卡,后又有粗花呢、华达呢等,统称为“呢中”;其后发展到八十年代初,又有更好的面料叫哔叽呢(现在说出来,很容易让人误听成“比基尼”了)。

在之前,我们衬衣多是棉布的,由于那时的纺织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棉布衬衣也制作得比较粗糙,且洗穿了多次后就皱巴巴的,非常影响美观。“的确凉”则全无,虽然它透气性差点,就凭它颜色鲜艳、布料挺括不用熨烫的优点,得得了大学生及众人的认可。

在经历了多年“小脚裤”的紧缩后,“喇叭裤”的出现,无疑成了年轻人压抑心理的一次大释放。走起路来只见那显眼的宽裤脚,自膝盖处向下突然放大,活像一把大扫帚,在马路上、教室里里扫来扫去。现在看来很滑稽,但在当时,你还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时尚啊!

(四)行:学校总部院内只有趟到宣化城里的公交车,去“各村”需要步行

196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河北师范学院所在的宣化区洋河,和其他地方的河流湖泊一样,碧水清清,飞鸟云集,鱼虾众多。河上有洋河大桥贯通南北,市区交通还算比较便利。

但学校距宣化市区比较远,有15华里的路程,周边是一些小沙丘,不知名的荆棘野草散布期间,尤其是冬春季节显得更加荒凉。学校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和落后,布局杂乱,没有像样的校门院墙,没有几层的大楼,没有宽阔的马路,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校园,学校各系被当地农村分割成三个与当地农村类似的大型院落,平时人们不称这些地方是某某系而叫某某村。村与村之间相距三四公里。

学校从北京刚刚搬迁到洋河南时,四周都是庄稼地,人们出行只有田间高低不平的小土路。放寒暑假时,师生们去火车站乘车回家都是步行,学校为学生食堂及家属拉运米面、蔬菜和煤柴的大卡车,来去也极为不方便。

1980年秋天,我们大一新生入学时条件比过去好了一些,学校总部院内已经有了到宣化城里的公交车。但去“各村”还是需要步行,交通非常不方便。

(五)校园环境:最好的建筑和去处是图书馆和操场

我们学校校园就像一个破旧的村落,虽然环境没有现在那么美,但最好的建筑和去处就是图书馆和阅览室。

大学提供更多的是学习环境。书籍就是那个年代校园中最宝贵的财富,只要有书籍的地方,那就是学生们聚集的地方。比如图书馆,阅读教室等,都成了学生们给自己汲取养分的场所。

学习累了怎么办?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打游戏,玩手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约上同学一起到操场跑跑步,打打篮球、乒乓球,练单双杠,做引体向上,举杠铃,玩哑铃等。那时大学里除了篮球比赛,也开始出现了踢足球、打排球等体育活动。在宣化,还有一个天然独特的体育项目就是冬天体育课学滑冰。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让我们大开眼界。

80年代,学校的衣食住行,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现状和历史变迁。那个年代,能读上大学已经是佼佼者了,再加上读了大学的人,也不会贪图享乐,而是更加努力学习。那时候的大学生,就是一群博览群书的人,可以说得上大多数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也正是那个年代出了那么多货真价实的大学生,所以后来才涌现出了那么多有成就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和精英。

是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但与现在相比,那个年代同学们的感情更深厚,在毕业后联系的也更多。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了,但和同学们的感情淡了,许多人毕业了就是一辈子也很少再见面。甚至有的同学到大学毕业的时候都还没来得及好好认识,就别说日后再相见了。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现在的大学生再也不像从前,感情淡了,学习氛围也淡了,你认为这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吗?

搜索更多有关“《大学生活》全文免费阅读:苦乐年华23第六章大学时代第6节”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