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李振基跨界科考视频:跨界科考第三季,移动的百科全书

人气:298 ℃/2024-03-15 09:00:53

受贵州省林业厅邀请,来参加第三届“美丽中国 跨界科考”,此次到梵净山科考。

李雁秋 摄

参加科考的人员有来自人与生物圈、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南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仙湖植物园、贵州林科院、贵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贵州梵净山、佛顶山等多个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周刊、贵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几天从不同的路线考察梵净山。

第一天上午是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县委书记、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前秘书长、林业厅副厅长分别致辞,最后由本次跨界科考团长冉景丞宣布注意事项。

开幕时,按当地民俗习惯,进行隆重祭祀,吹号手们吹的声音显得非常悲壮,响彻云霄,然后是由原住民表演傩舞。

第一天下午,参加植树后,沿着太平河边上的栈道走了一段,河边是天然的枫杨林,林内植物丰富多样,有很多鸟类与昆虫栖息其间。

林内有很多白接骨。白接骨是很好的骨科良药,可以化瘀止血,续筋接骨。

河边有很多豆娘。其名字很长,叫透顶单脉色蟌,其在河边有自己的地盘。

荨麻科植物是苎麻珍蝶幼虫喜欢吃的食物。

小小的藤蔓上,黄斑盘瓢虫在巡逻。

青葙花引来了鹿蛾的光顾。

随后我们来到江口县颇有特色的云舍村,村庄内尽量保持传统村落的特点。路边的水沟中见到了自然的水草。

云舍保留了传统的造纸作坊,偶尔生产一点草纸。

擅长造纸的老伯演示如何造纸。

云舍村内有粗大的黄连木(即楷树)、女贞和闽楠,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

云舍村有个龙潭,深不见底,此龙潭的水从地下河涌出,然后经过几百米,流入太平河,所以,大家说这条河流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了。

云舍村挖掘了当地的婚嫁与生活习惯,在专家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支能歌善舞的表演团队,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讲述他们的传统。

这是表演新郎被女方拦在门外,要跟新娘家的人来回对歌,才能进门迎娶。

演出队伍来自当地的村民,但排练得很好。

贵州省江口县有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侗族等不同少数民族。这是表现不同的背篓的作用,背篓可以背小孩、背蔬菜、背器具等等。

山区多雨,雨天外出干活时,戴上斗笠,披上蓑衣,人不会被淋湿。

历史以来,这里的人民对这里森林没有过掠夺式的开发,80年代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网络,森林植被覆盖率极高,林相极好,从山脚到山顶都是原生性甚至是原始森林植被,山脚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植物组成典型的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是漂亮的苔藓矮曲林。原始森林的标志在于林内苔藓蕨类多,有珙桐等物种,特有种多,狭域种多,外来物种极少,次生林极少。空气清新,河道中水流湍急,但清澈见底。

梵净山山顶的茂密森林植被。

这是十四亿年前的元古宙就突出于海面保存至今的代表,今天已难得一见。

这是梵净山最具代表性的远古保存至今的遗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十四亿年前元古宙形成的底砾岩大概只有到这里才能看到。

山顶有一个景点,如同万卷书,也如同走廊。

一会风起云涌,一会云雾缭绕,蘑菇石与密林偶尔露峥嵘。

这是站在山顶所见的以各种杜鹃为优势树种的苔藓矮曲林,树上有苔藓,层次丰富,林内植物种类较多。

山腰所见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林内有珙桐、青冈、槭树、花楸等树种。

乘索道到达山上之后,沿着栈道而上,栈道两边都是由各种杜鹃树构成的苔藓矮曲林。

以睫毛萼杜鹃等为优势树种的苔藓矮曲林。

杜鹃的种类有很多种,这是其中之一。

吊钟花也是苔藓矮曲林的组成种类之一。

树上挂着不同的苔藓与地衣。

大金发藓在林下很常见。

在路边有一处有这样一种鸡眼梅花草,也非常漂亮。

对保护区一草一木非常熟悉的杨传东老师向大家介绍,在一小块石头上有6个梵净山特有种,包括银背叶党参等。目前这种党参只在这山顶发现,极为珍稀。

山顶的路边有不少双蝴蝶,这是一种龙胆科的藤本植物,花非常精致。

这是一种兜被兰,静静地长在悬崖峭壁上。

这是半边莲的一种,花瓣仿佛只有半朵。

菊科的香青的花非常精致。

花锚的结构很特殊。

一路上有不少野菊花。

头状蓼是分布比较广的植物,刚刚开的花紫红色。

在山顶、山间湿地、路边,赤胫散极为常见,往往形成小面积的草甸。

蓼科的赤胫散。

菊科的大蓟在夏天开花,在九月底去,依然还开着,大蓟是很多蝴蝶喜欢光顾的种类。

野棉花,又名大火草或秋牡丹,一路上常见,从山下到山腰都能够见到。

山腰到山顶的路边有很多獐牙菜,花虽然不大,但非常漂亮。

不少树桩上有各种不同的真菌,他们可以把枯枝落叶与枯立木的养分分解以后归还给大地,让植物重新利用。

大叶藓只有在接近于原始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才能见到。

这块石头上就长有很多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在一处山顶看到了这样一片杜鹃矮林,算了一些,这些杜鹃树大概20来岁,比梵净山大面积的杜鹃树年轻很多。

在野外考察中

波蚬蝶从山脚路边生长的败酱上吸允花蜜。

山腰上所见的蜗牛。蜗牛是生态环境好坏的标志之一,现在很多污染严重的生态系统中,难以见到蚯蚓与蜗牛。

24号前往怒溪镇骆象茶园,沿途上百公里,所见溪流清澈,没有除草剂痕迹,到茶园,所见茶园中蕨、蓼、狗尾草、鬼针草等杂草比茶叶还高,有些茶园中人工刚除过草。一万多亩茶园,解决了700多户贫困老百姓的生计。不用杀虫剂、除草剂、激素,茶叶品质好,出口欧盟国家。

茶园中也有一些地方任杂草生长。

在茶叶加工厂品尝了梵净翠芽、梵净红、梵净翠峰等茶,茶厂中飘出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清香,茶叶汤色很好,梵净红不亚于武夷山的正山小种。

品尝了茶之后,应茶厂要求,题写了梵净红红茶。

下午来到黄岩村,这里山高谷深,下到谷底,从谷底往边上看,崖壁上挂着森林。

林下的枯枝上长着木耳。

崖壁非常陡峭,这是地史上慢慢被水侵蚀等所形成的。

黄岩村在山麓,但村边有很深的山谷,森林中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这是一种苦苣苔。

林下的茄科植物红丝线的浆果特别鲜艳。

林内有不少粗大木质藤本,这是一种瓜馥木,这个家族的种类多半分布在热带地区。

林下有不少大型的蕨类植物,这是金星蕨科的新月蕨。

这是凤尾蕨科的蕨类。凤尾蕨科植物如同鸡的尾巴一般,其孢子囊群总是一长条长在羽片的边缘。

这是蹄盖蕨科的双盖蕨。蹄盖蕨科的植物的孢子囊群多半马蹄形,或略弯。双盖蕨的孢子囊群往往两条两条并排排布。

这是单叶双盖蕨。

这是乌毛蕨科的单芽狗脊蕨。

这是水龙骨科的江南星蕨。水龙骨科的植物往往长在有水分的悬崖峭壁上或树干上,其根状茎紧紧扒在石头上。星蕨的孢子囊群如同星星一般。

这是水龙骨科的一种线蕨。

林下还有很多其他有花植物,这是一种磨芋。

林下还有金粟兰科植物。

山泉从地下冒出,积成深潭。

在梵净山保护区的外面有一个寨沙侗寨,打造特色的乡村,具有民族特色。但是播放起音乐来,噪声太大。

顺着乡村进入林中观察,可以看到很多小精灵。如这摩来彩灰蝶,停在叶片上,看起来是棕黄色的,翅膀张开时,闪着金属蓝色,非常耀眼。

阳光被林冠过滤之后,已经变得很温和,林下光线很弱,翠云草可以吸收这剩下的光线,从不同角度看翠云草,感觉五颜六色,是不一样的。

林间空地上,有成片的鸢尾。如果4-5月去,鸢尾盛开,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稍停歇一下,可以看到枯叶蛱蝶,停落时如同植物叶片,张开翅膀,绚丽多彩。

不时可以看到大红蛱蝶在产卵,他小心翼翼地把卵产在很多动物不敢碰触的荨麻叶上,死而无憾。幼虫一孵化出来,就有食物吃了。这小小的昆虫,能够进化留存到今天,各有各的招数,真不容易啊!

树上有一对黄臀鹎爸爸妈妈,正在啄虫喂小宝宝,看到我到来,有些警觉。

路边的吊灯花是一种萝摩科植物,其花的结构非常精致,谁教会他编制成这么复杂的花?会是人类吗?

路边有不少大叶白纸扇,《中国植物志》中给的名字是黐花,黐字念痴,上面白色部分是其花萼,而不是花瓣。

溪边林下有毛钩藤,钩藤是用于息风定惊的中药。

路边可以看到很多缫(念骚)丝花,在贵州叫刺梨,其果实含大量的维生素,可以加工食用。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最高峰。整个武陵山脉涉及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四省市,有梵净山、壶瓶山、八大公山、后河、张家界、高望界、小溪等自然保护区与景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植被茂密,沟谷纵横,溪流清澈,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之一。

图/文 : 李振基

航 拍:殷宇

搜索更多有关“李振基跨界科考视频:跨界科考第三季,移动的百科全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