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比北京天坛和西安天坛还早的天坛 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的西安天坛

人气:435 ℃/2023-12-31 18:03:27
西安天坛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南郊天坛路南,初建于隋而废弃于唐末,它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隋朝2个皇帝和唐朝19个皇帝(包括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都在此祭天,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坛”。

▼圜丘在唐长安城的位置示意图

由于封建王朝祭祀昊天上帝的行为属于最高规格的礼仪活动,因此天坛在皇家礼制建筑中的地位相应也极其重要。

和北京的天坛相比,隋唐长安城天坛遗址仍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大一统国家的祀天遗址,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北京天坛只有5.4米高,西安天坛高8米,北京天坛只在4面有台阶,西安天坛12面都有台阶,更符合周礼礼治。

▼西安天坛遗址公园正门

▼西安天坛遗址公园介绍

▼西安天坛遗址公园远景

天坛遗址共有四层圆台:第一层直径约54米,第二层直径约40米,第三层直径约29米,最高一层直径约20米。

▼西安天坛遗址公园平面图

▼西安天坛俯视图

天坛每层都设有十二陛(上台的阶道),呈十二辰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分别朝12个方向辐射,体现了唐人心目中的天上十二辰。

十二陛分别为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亥陛。

子、午、卯、酉陛又称北、南、东、西陛。其面南的午陛(即南阶)则宽且长于其他十一陛,是皇帝祀天时的专用陛阶。

▼午陛

▼圜(huán)丘遗址碑

历史上,专门用于举办祭天典礼的祭坛被尊称为"圜丘"。

西周以后,在中国逐渐形成以"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为核心的祭祀制度。《礼记》有云:"祀帝于郊,敬之至也。"故由周公所制定的"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圜丘"的祭天制度为后来的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秦、汉以及唐、宋各个封建朝廷皆在国都营建祭坛祭祀皇天上帝,秦及汉朝初期将祭天的祭坛称为五峙,西汉中期以后及唐、宋诸朝皆将祭天的祭坛称为圜丘。

在古代,圜丘遗址也是一个政权的象征。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圜丘最高一层是皇帝祀天的地方,各陛阶之间的台面上会有对应的大臣来祭祀对应的神灵。

西安圜丘遗址整个坛体没有用一砖一石,全部由素土夯筑,坛面、坛壁及登台的壁都抹有一层白灰面。

▼祀天的礼节

《新唐书·礼乐志一》记载“凡祭祀之节有六:一曰卜日,二曰斋戒,三曰陈设,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 宗庙之晨裸,六曰进熟、馈食。”

圜丘祀天的主要礼节有斋戒、陈设、省牲器、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和銮驾回宫等礼仪环节。

▼斋戒

在祀天前,皇帝和参祭大臣都要进行斋戒,通常在祀前七日开始,散斋四日,致斋三日。期间要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以示虔诚。

▼陈设

陈设是指提前为圜丘祀天大典做好有关位次、用乐、祭品摆设等准备工作,是准备环节中的核心。

▼省牲器

省牲器指的是专门省视、查看以及准备祭祀所用牲器情况的一系列程序。

▼銮驾出宫

銮驾出宫是指皇帝的金銮驾从皇宫出发,到达圜丘的一套礼节。

尽管斋戒时虽已香汤沐浴过了,皇帝在祭祀前还要认真盥洗。换上特制的祭衣即黼[fǔ]服,由引导官引导进入祀位,北向站立,开始仪式。

天子通常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

▼奠玉帛

玉是指圆形玉璧,帛是指丝织物。祭祀物品除了玉璧、玉圭、缯帛等外,还有美酒、猪牛羊肉和牲血,熟食果类等,还要奏乐、伴舞。皇帝每登上一层台,周围就有音乐叫“登歌”。

▼进熟

进熟,即向上天进献熟食,它是紧接着奠玉帛之后的祭祀礼节。进熟礼仪繁复,主要包括读祝文、进献食物、燎柴三个亚环节。

仪式开始时要举火、奏乐,皇帝升坛后要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献玉帛礼,并向上天进献熟食。

皇帝在上面跟天对话完之后就要撤馔。撤了之后这些东西就要在燎炉里面烧掉。为了让神仙看到、感受到,要通过音乐、烟气来感召。

在举行这些礼仪时,皇帝的行走举动均要和礼乐相和。最后皇帝还要目睹焚烧祝词、敬献的玉帛及诸多的祭品。

▼赐胙

天子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銮驾回宫

当“进熟”礼节即将结束时,皇帝已戴上通天冠,穿好绛纱袍,祀官们也穿上朝服。半个多时辰,槌鼓三通,以三严。文武官员们伴随皇帝銮驾还宫。圜丘祀天大典彻底结束。

▼圜丘遗址与电视塔遥相呼应

▼圜丘遗址旁早已是高楼林立

▼公园内景

西安天坛遗址公园历史悠久,环境清幽,大家来西安游玩的时候不要忘记前去参观哦~

搜索更多有关“比北京天坛和西安天坛还早的天坛 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的西安天坛”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