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汽车>正文

老车迷汽车生活馆 老车倌一一远去的记忆

人气:268 ℃/2024-03-12 17:58:32

老车倌一一远去的记忆

原创 张聪 上谷文化院

车倌这个职业产生于建国前,消失于八十年代初,大约存在了五十多年。但我对车倌的记忆很深,情有独钟,车倌在大集体那会儿是一等社员, 不低于生产队长,人们有一句顺口溜:“车轱辘一转,给个县委不干”。

车倌这个词距我们现在很遥远了,差不多都快被人们淡忘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更是寥寥无几。

听父亲讲,五十年代开始人民公社,走大集体,当时老家在坝上农村,康保县小英图公社大英图村,三个生产队,我家在第二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只有一辆皮车一个车倌,队里的车倌叫李志明, 他赶马车的生涯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期。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在农村轰轰烈烈推进实施,赶马车的生计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李玉明对当车倌的情怀一直念念不忘,每每和他聊天,总会说起他赶马车的经历。

那个年代,交通极不发达,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人们出门办事大多数都是步行,能坐上马车出行,那是极其幸福的事。李志明赶得是三套马车,很是威风。他给驾辕马起名叫“大红袍”,这匹马个头高,劲大,四肢健壮,长相威风,双目有神, 一身暗红色光滑铮亮,它的鬃毛挺立,四蹄厚实, 特别显眼,它的名字由此传开来。它的尾巴又长又硬,不时骄傲的来回摇甩,走路总是高昂着头,目不斜视,勇往直前,似乎前面有百万丈悬崖,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它都敢于一跃而下。驾辕马的前面还有两匹梢马,左侧是一头骡子,是主套;右侧是一匹马,是边套。主套和边套都是车倌的得力干将,主套一般都选忠诚、吃苦、力气大的骡马,它是驾辕马的开路先锋,它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负责带好边套,因为边套大多数是由刚刚成年正在调教的小马,是实习生,不磨练到一定时候,是不能胜任主套的。

李志明赶得是三套马车,装扮得总是和别的队大不一样。三匹马都要戴上嚼子,脖子上挂上一个铃铛,两眼中间都佩戴一朵绸布大红花,驾辕马的铃铛和红绸布格外醒目,走起路来,叮叮当当, 大老远就知道李志明的三套马车回来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没有三轮车、拖拉机,更谈不上汽车,老百姓家结婚娶媳妇,都爱用他的三套马车。每当此时,李志明都要特别认真地 提前布置,把马车打扫得干干净净,车辕两侧拴上大红花,销箱安放着红色气球,三匹马的马鬃、马尾都要系好红色布条,两个车轮还要贴上大红“喜字”,每十天或者半个月就有一次这样的活动。

那个年代,通讯闭塞,交通落后,人们想出趟远门,也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就连去趟县城都得靠步行,能去一趟县城也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很知足了,回来后,左邻右舍的人都要去打听打听县城是啥样的,去的人也是自豪地很,讲述县城如何大,人是如何多,听的人都很羡慕,心想着有机会也去一次县城,开开眼。

由于李志明是赶马车的,去县城是经常的事,

每年去的时候,可要给人们捎买些东西,如农具、火柴、食品等,还有女人们常用的针线,织毛衣用的钎子,孩子们的玩具,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我最大的心愿是买几本小人书,比如《董存瑞的故事》《地道战》《******战》《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每当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在村口等了许久的我就知道李志明回来了,第一时间拿上心爱的小人书,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家庭,祖祖辈辈无权无势,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听父亲讲,家族里几乎没有人 读过书,更没有人做过官。所以,自我念书以来,父母一直教导我好好读书,将来去城里上班工作,给全家争争光!娶回一个侉子(坝上方言,意思是会说普通话的城里人)媳妇,这也算是父母亲对我最朴素的远大理想教育吧!

李志明赶车出门,大队规定,每天补助五角钱,那时的五角钱可不得了!一盒火柴二分钱,一斤酱油八分钱,一盒红满天香烟九分钱,一角钱能打二两散白酒。李志明是个仔细人,村里发的补助,一分也舍不得乱花,攒起来给孩子交学费,买本书。他年轻的时候就爱抽烟,但从未花钱买过纸烟,都是在院子里种的烟叶子,秋天摘下来,晒干后就抽这种老烟梗!

李志明常说,赶马车得了解马的脾气性格,马也是有感情的,你如果心疼它,它会心甘情愿听你使唤。所以李志明对他使唤的马总是疼爱有加。每次出远门时,他总会惦记着给每匹马事先钉好马掌,如果不钉马掌或者钉不好马掌,走远路就会损坏马的蹄子。钉好马掌便于马负重前行时着地用力。因此,钉马掌都是他亲自拉着马去,找最好的师傅给钉。

路途中,每逢住进车马大店,无论自己多么疲劳,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一个把马从车套上卸下来, 用随身带的铁梳子梳理马鬃马背马尾,一边梳理一边还要念叨:今天有点累了吧?没办法,咱们还要赶路,不辛苦,完不成任务!说来也奇怪,每匹马仿佛听懂了似的。每匹马都老实的站着,很听话。然后把他们牵到马棚里,把草料喂给每匹马,他边喂草料边说,好好吃吧!驾辕马最辛苦,功劳最大, 所以它的料比其他两匹马多一些,草少一些!这也算是他在马匹身上体现最原始的按劳分配原则吧。听他讲,有的车倌人品不咋样,经常克扣饲料拿回家。每每说起这样的事,他就显得很激动,克扣不会说话的牲畜,会招老天爷报应的!它们吃苦卖力,怎么能昧良心这样做呢?他俨然把马匹当成 自己的孩子。

每次出远门,他总是认真地把马吃喝安排好, 他才开始进店吃饭。车倌这个职业不像其他农民, 干完一天的活就可以放心躺下,一觉睡到大天亮。每每出远门,晚上都要起好几次,到马棚里添几次草,就怕他的马儿受饿。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勤劳、善良、纯朴,他身上有一辈子学不完的“善缘” 文化啊!

他赶车是很讲究技巧的。不像有的车倌,动不动就用鞭子抽打牲畜的,或者有事没事总是高高举着鞭子牲畜身上吆五喝六,这样就把牲畜使唤假了。真正需要它卖力的时候,就不好使了。你抽一鞭子,它拉一下,不抽鞭子它不用力。他赶车,自有他的一套办法,在上坡的路上,在马尾后掉一个响鞭,马儿就知道这是上坡呀,该用力的时候了。只见马儿们低头向前,四肢弯曲,真正用上了劲。如果碰上过河,特别是有泥窝时,他会在马儿头部不远处左右打响鞭子,马儿们立刻精神抖擞,奋勇向前,一鼓作气把车从泥窝中拉出。过泥窝最能体现车倌的赶车技巧,也能看出这套马车的“马力” 大小,驾驭不好,车难在泥窝中是常有的事。在路况较好平坦的土路上行驶时,他会在在三匹马远远的空中打一个清脆的鞭声,还吹起口哨,那是对马儿们的鼓励,三匹马高兴得一路小跑,他赶着车一路哼唱着二人台小曲,挥舞着长鞭,伴随铃声, 那是他最惬意、最自豪的时刻。此时,电影《青松岭》的曲调最能反映他的精气神,赶起那个大车, 劈开那个重重雾天,闯过那个小梁小洼。

赶车看似很轻松快乐,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听他常讲,赶车出远门,很难正好赶上入驻车马大店,大多数情况下,走到什么地方,天黑了,就在路边原地休息。夏天蚊虫叮咬,有时还会碰到下雨,车上搭个布蓬,人钻进去,穿着衣服,对付着睡一夜。坝上的冬天,出奇寒冷,滴水成冰,身上穿着大皮袄,脚上穿着毡疙瘩,头上带着羊皮帽子,尽管如此,人的眉毛、胡须全部结成一片白色的冰霜,走到跟前认不出人。他说有一次,快马加鞭,大黑天赶到了一家车马大店,可店里已经住满了人,没办法,他看到锅灶旁有柴火, 而且还有做饭后余热,于是便展开行李,在柴火堆里和衣睡了,那一夜几乎没有入眠,也没有吃一口饭。

记忆中,他的马车最远跑过张家口。那是 1976 年 9 月中旬,唐山大地震过后时间不长,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唐山,以公社为单位,组织车马队往张家口火车站送物资。

那时正值学校放假,听说李志明要去张家口, 我的姑姑家在张家口,想去看看,顺便坐李志明的车,父亲找李志明说好了。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当时我十二岁)。记得那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全公社组织的马车有二十多辆,浩浩荡荡一路向张家口进发。公路旁有个叫白城子的小村庄,一路听李志明讲故事:大宋时期,穆桂英和辽国大将萧天佑在此有一场恶战,民间一直流传“穆桂英大破萧天佑”的传说,原本这个地方是有百姓居住的,后来听说每当深夜时分就能听到兵刃相格,喊杀声一片,时不时还有如狼似鬼、鸡鸣狗吠之声, 令人不寒而栗,晚上都不敢出门。都说白城子闹鬼,搅的民心不安,不得而已,村民逐渐搬离此村。当年映入我眼帘的已是残垣断壁。民间传说难辨真假,后来经考古发掘,白城子竟然是元中都遗址,这是后话。

过了张北狼窝沟就开始下坝了,那时的公路质量差,曲曲弯弯,坡陡路窄,路面坑坑洼洼。当时生产队派的跟车的(车倌助手)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没什么经验,拉摩杆(马车的刹车工具)用力过猛,把摩杆绳给崩断了,此时,受坡陡惯性影响,马车快速向下冲去,公路两边都是陡峭的山体和万丈深沟,如果翻了车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懂事的辕马用肥大的后臀,依靠坐裘作用向后坐去,瞬间,李志明紧勒住驾辕马的缰绳,突然一个踉跄, 他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辕马通人性,猛地向右侧转弯,马车稳稳的停在了公路上。要不是辕马突然转向,那天恐怕凶多吉少。是他调教好的辕马救了我们大家的命!他平时对辕马的善待,给了我们舍生忘我般的回报!他后来回忆,在他的赶车生涯中,一共培养了五匹好辕马,但最称心的还数这个“大红袍”!

经过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大约清晨四点多的样子,在进入张家口市区之前,他给每匹马戴上粪兜。他告诉我,城市马路很干净,不准马大小便, 不然要罚款的。我扒在马车高高的荆笆上,兴奋地看着这座美丽的城市:街道很宽敞,两侧高楼林立,汽车往来穿梭,街上骑自行车的人们匆匆略过。当时我就想,我什么时候能来张家口念书或工 作,那该多幸福呀!

后来我的理想实现了,1983 年我考入河北师范学院,四年毕业后,分配到沙城中学任教,两个月后调入张家口日报社工作。时间过得飞快,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已跨入即将退休的老年生活,不觉慨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啊!真是:耳畔常闻故人去,眼前但见少年多,梦里常现儿时景,醒来方知两鬓霜!

八十年代初期,大集体解散后,赶马车的生计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车倌这个称号也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包产到户后,他家也养了一匹马, 但再也没有三套马车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心情一直不好,为此我还多次劝说过他。

他的身体一直非常好,就连感冒也很少得,偶尔感冒了,就吃几颗安乃近,很快就好了,直到现在,我每次回老家,总是很难见到他。

车倌,已成为永恒的记忆!一个时代的符号, 一段岁月的印记。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他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时代,过上了幸福的老年生活。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两不愁三保障”新农合、低保社保,应有尽有。

他为人忠厚,不善言谈,重感情,讲义气,在村里生活了几乎一个世纪,从未和人们拌过嘴。他健壮的体魄,粗淡的生活,与世无争的态度,满足现状的豁达,纯朴善良的秉性,书写着大写的人字。这就是一位老车倌!

作者简介:

张聪,河北省康保县芦家营乡大英图村人,担任过教师、编辑。

朗读:

张有明,上谷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家口朗诵艺术爱好者联盟成员。

搜索更多有关“老车迷汽车生活馆 老车倌一一远去的记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