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民俗>正文

春秋战国各个诸侯国的来历: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今河南省境内的诸侯国列表及最后归宿

人气:284 ℃/2024-01-19 17:49:49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有人类活动开始,特别是有历史记载的夏朝开始,河南就是古代中国的中心统治区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直到宋室南迁后才没落下来。作为开发较早区域,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开国大封诸侯时,大部分诸侯国都是位于河南,高峰时多达五十余国,以国人姓氏大多源于秦之前祖先封地的习惯,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可见当时诸侯国之多到了何种地步。

周朝后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加上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兼并战争,最后五十多国逐渐被晋、楚、郑等几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瓜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国家的概况和最后归宿。由于篇幅关系,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殷国、苏国、胡国等二十个诸侯国的情况,详情请关注本人头条号飘寞读历史,这里笔者接着介绍余下的二十多国。

周朝分封图

潘国: 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毕,建立毕国 。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后迁河南固始,子孙以封邑命氏。公元前673年,楚国军队进攻潘国,潘国无力抵挡。潘国国君权涌,为使臣民不忘潘国故土,要潘国臣民世代以潘为姓,随后自刎于殿堂之上。权涌之子潘崇带领家人投降楚国,他卧薪尝胆,刻苦读书、习武,后被推荐为楚太子商臣的老师,并成功诱使太子商臣逼迫楚成王退位。

弦国:周代一个较弱小的诸侯国,国君为嬴姓(一说隗姓),公元前655年亡于楚国。 弦国国君是古老的炎帝部族的后裔,西周时在豫南建国,爵位为子爵。公元655年楚人灭弦。弦国故地在汉代轪县和西阳两县之间,即今天光山县西北部。北为息国,西北为江国,东边是黄国,弦国的建立体现出周人分封方国的战略。

滑国:周代的一个较弱小的诸侯国,与郑国相邻。据《重修滑县志》记载:约公元前1000年,康王钊执政,封“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国先是在今河南滑县,后迁至河南偃师府店镇。公元前678年,滑国君主参加了霸主齐桓公组织的幽之会。 之后,由于靠近强盛的郑国,滑国成为了郑国的与国。但这样的政策也有过改变。公元前640年,郑国因为滑国的背叛而攻入滑国都邑。于是滑国人服从郑国,但郑国军队回国后,滑国再一次倒向卫国。因此公元前636年,郑国再一次讨伐滑国。周襄王为滑国求情。触发周王室和郑文公的矛盾,导致周郑之间的战争。

本图片与文章无关

公元前627年,秦国东征郑国的军队灭亡滑国,撤军回国,途中为晋国军队全歼,是为秦晋肴之战。秦国虽灭滑国,却无法占领其土地,滑国土地之后由晋国所有。

原国:原国,又名原城,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都城之一,夏代曾迁都于原。周武王灭商,封文王第十六子为原伯,国域在今河南省济源市。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 ),晋国国君晋文公围攻原国。原国人因晋文公守信而主动投降。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国国君原伯贯迁往冀(今山西省河津市)。

江国: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这样伯益就成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江国始祖玄仲为伯益之子,伯益子启即位后封玄仲于江,江国又作鸿国、邛国,这个国家以鸿鸟作为图腾。以后发展成为 国号。周代江则位于今河南 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 周公东征 淮夷,践奄后才南迁。 周穆王时及其以后,溯 淮河两岸西侵,渐入中土。 西周晚期, 召公平淮夷,江、黄等嬴姓诸族归附于周,各自所居即成为周王室承认的 封土。江国建国初期,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后期东周式微,大国崛起,战事频仍,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扰,春秋时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江国成为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再没能强盛起来。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楚国(楚穆王)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江国所属人口,史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江国

应国:从应叔立国至东周早期灭国历经350余年。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候,尔后立国为应国(今河南省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一带),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应叔等先祖们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应国地理位置

蒋国:西周一侯国。 周公旦之三子姬伯龄,被封在蒋地(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蒋集)为蒋国。蒋伯龄之后代以国名为姓。公元前617年 ,蒋国被楚国所灭。

邶国:位于汤阴县城东南16公里。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政权建立,邯郸划属邶国,属周武王六弟霍叔封地,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居住邶国。但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其叔周公旦摄政。因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不和,便与武庚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管蔡之乱”,但叛乱不久就被镇压,邶国的封号被取消,邯郸又划归卫国管辖。

邶国遗址

祭国 :三监之乱后,成王改封此地给周公第五子祭伯。周昭王南征荆楚,祭公随行,回师途中,船沉汉水,祭公与昭王溺水而亡。祭公之子祭公谋父是穆王时的名臣,他曾谏阻穆王不要征伐犬戎,而以德安邦。作为王臣,他虽然反对但仍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游。祭国在鲁隐公元年(前722年),郑国东迁时灭祭国,成为郑国大夫祭仲的食邑。姬 河南省郑州市东北祭城村 伯 前11世纪 - 前769年 郑国

沈国 :西周以前建立于汾河流域的诸侯国,河南省平舆县、安徽省临泉县一带,周初时,周武王死后,由13岁的周成王即位,周公姬旦(文王第四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禄父(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诸夷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举荐为周的司空,后来周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聃国,又名沈国。沈国国小,位卑势弱,在春秋时代强国争霸中显得左右为难,苦不堪言,因地近强楚,故多依附之,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厥不振。沈作为楚的同盟国,前558年和前537年,曾经两次随楚伐吴,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前506年,晋国召集诸姬会盟于召陵(今河南漯河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国灭。

沈国遗址

道国:为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在河南境内建立的姬姓诸侯国,故地在今河南 确山县北10 公里处的道城。春秋时期,道、黄等淮汝间的小国,因惧怕楚国而联合起来,依附于强齐,但是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则乘机北扩,控制了淮汝间地区。后来,楚国曾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到楚平王时又迁回原地复国。道国最终为楚国所兼并,后来道国的国民子孙就以原国号为姓氏,称道氏。

柏国:也叫柏子国,是上古时期华夏族(汉族别称)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建立的诸侯国。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柏国于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

樊国:周代诸侯国,分为姬姓樊国和嬴姓樊国。姬姓樊国,西周时都于陕西长安县东南。后东迁至太行之南, 黄河之北的阳邑( 河南省济源市西南),前 664年,周王命虢公讨伐樊国,并把樊皮抓回京师。前635年, 周王将阳樊之地赐给晋国, 晋文公围樊,樊人不服,后有感于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国遂为晋国所有。

嬴姓樊国地望有湖北樊城和河南信阳等说,以河南信阳说为是。其故城马世之先生谓在今河南信阳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文献失载,由文物资料推测,至迟在两周之际或春秋初年,樊已立国。樊国地当楚国北上之前沿,其应为楚所灭,具体时代约在春秋中晚期。

胙国:西周封国,位于今河南省延津县北胙城,国君为姬姓,始封君是周公旦之子。胙国史迹不详,其地春秋时为南燕所居。

雍国:雍国原为商代诸侯国,子姓,是武王伐纣后改封文王第十三子于雍。雍国都城位于汉代河内郡山阳境内,今河南焦作市西南7公里的朱村乡府城村。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吞并。

雍国位置图

项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姬姓或姞姓,子爵,又称项子国。位于今河南省沈丘县与项城市之间,都城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回族镇西郊,和陈国、顿国、沈国相毗邻,地跨颍水而立。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灭于鲁国,仅存项地名。

顿、项两国示意图

顿国:是周武王灭商后于周朝时期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子爵,亦称顿子国,都城在今河南商水县顿国故城,后为陈国所迫南迁,号南顿(今河南项城南顿镇),与陈国、项国、沈国等相邻,春秋时期为楚国所灭。顿国从公元前1046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存在了550年。

顿国、项国地图

管国: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之后,封其三弟管叔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建立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叔鲜因勾结蔡叔度、武庚叛乱被诛,管国由此而废为邑。后裔以管为氏,管叔鲜为管氏(姓)的开氏始祖。

檀国:西周初,周武王的大臣檀迫达受封于河内(今河南怀庆济源县境),檀迫达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檀为姓,称为檀氏,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黄河以北)皆有檀氏。之后史书缺乏记载,无灭亡时间记录。

姒国:为金天氏后代建立,分布在现在汾水流域一带,后被晋国所灭。其他资料缺失。

房国:周代诸侯国,祁姓,尧子丹朱之后,故地在今河南遂平县,始封之君为丹朱。子爵,故称房子国。丹朱子陵以父封邑为氏,称房姓。公元前529年为楚所灭。

许国:西周及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男爵爵位,国君为姜姓。商周时期,西周在灭亡商朝之后,周成王大封诸侯。其中,在商王朝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许多姜姓诸侯国。许国是被周朝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始祖为许文叔,为太岳之嗣。它是至今唯一可确定为男爵的周代诸侯国。管辖范围,从都城向四周辐射,方圆30公里左右,包括今河南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陵县 西南这一广大地域。

公元前654年, 楚国攻打许,许君大败,于是“肉袒谢罪”, 楚国才心满意足,退兵而去。楚成王时,再次进攻 许国,许君没办法,第二次“肉袒谢罪”,请求和解。在这种情况下, 许国只能迁徙,以躲避 楚国和 郑国的锋芒。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迁了“叶”(今 河南 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 城父(今 安徽 亳州东南)。公元前529年,迁回叶。公元前524年,迁至容城(今 河南 鲁山东南),成为楚国的附庸。在这之后, 许国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

经过这三番五次的折腾,许国已是国穷财尽,徒有虚名,前504年,郑国大将游速率军伐许,许国已经无力抵抗,十七世国君许斯被俘,许国遂遭灭国之祸。此后,在楚国的帮助下,许国后裔重新立国又持续了100余年,直至公元前375年,史料记载“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绵延700余年的许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搜索更多有关“春秋战国各个诸侯国的来历: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今河南省境内的诸侯国列表及最后归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