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丝瓜提前上市的秘密:丝瓜的前世今生

人气:313 ℃/2023-12-16 09:30:11

“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

——宋·赵梅隐《咏丝瓜》

每到盛夏三九,酷暑难当,人在室外几分钟就汗流浃背。呆久了还会使人心情烦闷,口干舌燥。这时候别说干活了,唯一想做的就是一动不动的趴在躺椅上。另外还吃什么饭?看到大鱼大肉就够了,怎么可能吃得下去?这种状态下,体力和精力必然大损,再加上流汗过多,身体必定发虚。这就是所谓的“疰夏”了。如果继续这样热几天,身体不好就很容易病倒。

这个时候,也许你需要一瓶打开就咕嘟咕嘟冒气的冰汽水,或者再来一大碗窜着丝丝白气的冰激凌。可惜的是,这些东西解热或许还有些用处,但是往往贪嘴吃多。结果就是冻伤脾胃,个个跑肚拉稀。高糖高脂肪也会被身体吸收,本以为流身汗轻二两,结果全被这两口给补回来了。所以,要我说这个时候最让人舒坦的,就是农家小院里那片富有情趣的纳凉丝瓜棚,而最需要的,就是来一碗清爽的丝瓜汤了。

笔者小时候住在外婆家,从门口望去,满满的都是丝瓜。外公在院里打下竹竿,在墙上钉入钢钎,用粗麻绳拉起来。就在院子里搭起了天罗地网。因为地处南方,过了二月就可以开始下丝瓜苗了。随着气温渐渐升高,丝瓜藤也在天网上不停的蔓延纵横,把所有的缝隙都挤的满满的,阳光只能从叶与叶之间的缝隙里漏下来。最后丝瓜会沿着一切可以攀援的东西爬上房顶,又直接爬到邻居家。张澜之说它是:

“东家墙根种丝瓜,西家院里开黄花。”

丝瓜产量极高,经常是一家搭瓜棚几家吃丝瓜。吃不完还能看着它慢慢变老,这样就又有了一年都用不完的丝瓜络。当然了,如果你觉得丝瓜也就这点用的话,那就有点太看低它了。而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引领大家了解下丝瓜的栽培以及烹饪的美食历史。

丝瓜在我国的栽培史。

丝瓜最初被认为产自印度东北海拔在1300-1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但没多久就在非洲也发现同样古老的种类。更稀奇的是,打脸越来越多——随后又在新西兰和南美发现了不同种类但同样古老的丝瓜。可以看出,丝瓜应该算是典型的多产地共生的原始农作物了。

已发现的野生丝瓜分布图

中国的丝瓜毫无疑问引入自印度。但在古籍中真的非常难以寻觅它的踪迹,它的起源就只能语焉不详了。这其中唯一的线索还是来自于明代张澜之的《不二杂集》:

“丝瓜,另名棱瓜,络瓜。疑宋以身毒入。初以药进,食之解暑渴,利水肿。”

可惜的是,张澜之虽然明确的说明丝瓜来自于印度,但却没有提到是从何处得知。不过一贯的看法是张澜之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信口开河,他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至于为何笔者也认为是从印度引入的,其实很简单:在已知的发现丝瓜的国度里,非洲人直到19世纪才知道使用丝瓜络,而新西兰和南美则完全是一种野草,当地人只会取叶作为香料,或者用干枯的藤蔓捆扎器物。唯一知道吃用两利的只有印度,且对丝瓜的药用研究颇深。从这一点,基本就可以断定是从印度引进无疑了。

那么,具体的年代是否可考呢?很遗憾,也不知道为何,丝瓜传入我国,一直以一种异常低调的存在着。老百姓因为无人为其代言或许还有所解释,可为何那么多文人士大夫也不愿意提起呢?另外,非但古籍中极少提起,连菜谱上也少得可怜,你说稀奇不稀奇?

丝瓜在古代非常低调

翻开介绍丝瓜的古籍资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

同时期的汪颖的《食物本草》也说:“丝瓜,本草诸书无考。”反正是说不出丝瓜到底是何时何处引入。明初的《滇南本草》倒是记录了很多关于丝瓜的药方,并说它“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到了元代的《本草衍义补遗》中,丝瓜还可以用来治疗痘疮:

“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如朱砂研末,蜜水调服,甚妙。”

这一时期,丝瓜多是被当做寒凉的中药来使用的。很多人也是根据这些,认为丝瓜应该是在元代传入我国的。

攀援而生的丝瓜

其实往前推,依然可以找到丝瓜的一些记录,比如南宋的杜北山有一首专门的《咏丝瓜》诗:

“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 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

南宋留下几首和丝瓜相关的诗歌,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毕竟我们要聊的是美食,而不是开赛事会。再往上推,也是现在最早能寻到的丝瓜记录来自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

陆游曾有丝瓜络清洗砚台

保守的推算,丝瓜最早应该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引入的。因为纵观整个唐代乃至以前的书籍,再找不到丝瓜的一点蛛丝马迹了。相比其他蔬菜的引入时间,它真的算得上非常晚了。古人如此的轻视丝瓜,难道是丝瓜真的无甚大用吗?

丝瓜的烹饪技艺和食用价值。

古人最爱拌丝瓜

相对于现代大多把丝瓜烧熟来吃不同,古人最喜欢的还是凉拌或者蘸食,甚至有时会直接生拌来吃。带了清末,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记载的做法已经和现在类似:

“嫩者切片,以香油酱油炒食。或以水沦过,香油醋拌食,均佳。同冬菜春菜燖汤烧饭,为尤佳也。尤可为荤,充肉馅以塞之也,极素美。”

两句话可以提取四种做法:酱炒丝瓜;醋拌丝瓜,丝瓜冬菜泡饭,丝瓜酿。这些丝瓜的烹饪技法现在依然存在,特别是丝瓜菜泡饭在盛夏之时笔者吃的最多。口味清鲜,消暑止渴。另有《救荒本草》中提到的“采嫩瓜切碎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明末《群芳谱》中也有“嫩者煮熟加姜醋食。”其做法都是非常的简单,即无甚技巧又不登大雅之堂,丝瓜的不受重视可见一斑。现在家庭的做法,也大多是清炒;又或者加毛豆、蚕豆、紫菜、海米、虾皮等烧汤。无甚特殊之处。

比较有特色的丝瓜酿肉

在我国的各地菜谱中,主料用丝瓜的也很少。比较著名的有组庵湘菜中的“干贝丝瓜”:

“干贝先用清水发开,下锅煮到刚熟后撕开。煮干贝水待用。丝瓜去皮切两寸长条,下锅滑油。再放盐,白胡椒翻炒。倒入干贝和干贝水,再添少许高汤烧开。勾水淀粉至玻璃芡状态,淋麻油即可出锅。清口爽利,鲜美而不寡淡。”

淮扬菜则有一道常见的丝瓜毛豆,做法其实都是类似的:

“新鲜毛豆沸水加盐焯一分钟捞出。丝瓜去皮切两寸长条。过油控干,底油炒香蒜末,干辣椒丝,下毛豆翻炒,加盐,胡椒粉调味。倒入丝瓜略翻炒。锅边烹醋。倒入高汤少许烧滚后勾芡,浇黄鸡油即可。清香润口,汤汁浓稠。”

我们自己在家烹制丝瓜的时候,总是容易把丝瓜烧的颜色发暗,自吃无妨,只是待客难看。如果想要保持绿色的话,首先需要去皮后马上浸泡在清水中隔绝空气;其次需要过油让它变回青绿色;最后,烹饪的时候需要三少一薄:油少,调料少,烹饪时间少,勾芡要薄。因为丝瓜本身无味,全靠高汤及其他材料帮它提味,为了保持其清鲜淡雅的气质尽量不要使用荤油,过重的荤味和浓芡都会使丝瓜腻口。

其实丝瓜的花和嫩茎、嫩叶都是可以吃的。《救荒本草》说其“不实之花(还未结丝瓜的花),作蔬更佳。”《本草纲目》则说:“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只是没有说出食用方法。在北方,丝瓜花最好的吃法就是裹面浆下锅油炸,这是许多已过而立之年的人士最美好的儿时回忆。

不可不说的药用和丝瓜络。

为何丝瓜具有消暑清心的效果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药用价值。现在医学研究表明,丝瓜含有大量的皂苷,可以起到解热和镇定剂的作用。其次它所含的丝瓜苦味素和瓜氨酸在赋予丝瓜独特的味道的同时,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不光口味清爽不腻,还能促进食欲,开胃下饭。是天热之时最好的蔬菜之一。在中药里,丝瓜藤可以止痛通络;丝瓜籽可以促进消化,润肠通便;丝瓜叶清热解毒抗炎症,治各种无名肿痈;丝瓜蒂可治小儿痘,古人还常用丝瓜蒂和金银花一起治疗咽红肿痛。

另外丝瓜还贡献了两种特殊泡制药品。

天骷髅以及乌牛子

第一种是“天骷髅”。《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并宜服之。”所谓天骷髅,实际上就是被霜打过自然干枯的丝瓜。发黑的籽被称为乌牛子,专治小儿蛔虫和顽固性鼻炎。现在经研究发现,它对鼻咽癌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另一种是“天罗水”。在江南,每到霜降之后,便会将最粗大的丝瓜藤在近地处剪断后插入瓶中,滴下的液体即是“天罗水”。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醒酒解宿醉,这是一种带有丝瓜清味但很粘稠的液体。搜集之后就会在院内埋下,时间越久则效果越好。《本草纲目拾遗》中以一个故事介绍了它治疗肺痈有奇效,另外还可以镇咳、消炎,治疗头痛、水肿等。是一种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却很能派上大用场的家中常备良药。

我国的丝瓜络大量用于出口

丝瓜络有非常多的名字:丝瓜巾,丝瓜布,天罗衣等。其实它也是一味药,将其烧制成碳粉后是非常好的止血药物,当然现在大多还是用它刷锅洗碗了。特别是浙江和江西出产的丝瓜络,质地非常柔软,颜色洁白而不容易断裂,这也难怪陆游要用它来清洗砚台了。另外在笔者老家洛阳,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把丝瓜巾当为过滤茶叶的茶壶塞来使用;洗脸也多用丝瓜巾,它能很柔和的擦去污垢和老皮,保持面部皮肤光洁,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作用。说个丑事:笔者小时候手欠,只要在秋末看到别人家藤上专门留用的丝瓜巾,就一定要去把它捏碎。惹的人家告诉父母,自然是一顿好打。

荫荫方寸地,悠悠丝瓜青。

如果你有小院,不妨种上一些丝瓜。它成活性强,生长迅速;初春种下,搭好框架,再施点肥,到了盛夏已然枝繁叶茂。不光不会占用地面,还能结出累累果实。虽然不如葡萄那么喜人,但依然白天可以遮蔽强烈的阳光不至于太过炎热,晚上可以在棚下纳凉,畅谈古今兴废事。

这样的瓜棚既有田园美景,诗情画意;又丰富了菜篮子,绿色有机。何乐而不为呢?

搜索更多有关“丝瓜提前上市的秘密:丝瓜的前世今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