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龙脉怎么形成结穴?龙脉汇集于先天精气百事百知做先行者

人气:377 ℃/2024-04-05 02:34:08

久病及肾,首见‘内经’‘景岳全书’更明确的提出‘五脏之伤,穷及伤肾’的观点,因此五脏病证日久。发展的最终归应是少阴肾的损伤。但此说主要是从脏腑传变角度出发,对病证演变进行概括的。

众所周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而精者,身之本也,气表现有二:一方面精化气,既肾气通过三焦敷布全身,发挥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调节机体代谢的功能;另一方面肾精发挥濡养作用,生髓充骨,养脑。促进血液生成。

肾的功能

既然疾病的最终阶段以肾伤为主,其又为疾病的危重阶段,那么,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当以少阴肾为结局,仲景又为何将厥阴病放在最后?这应从六经概念入手探讨。《伤寒论》中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中每一经又分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所以说六经是经络、脏腑及相附属联系的总称,正如柯琴所言“六经为经络之经,而为经界之经”;而六经病也并非六条经络之病,是六经感受外邪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证候的概括,是病理性的独特表现,也正是证的演变发展,所以各经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伤寒论》对于六经病既非按经络角度又非按脏腑视角排列,而以阴阳为基础进行划分,其六经体系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经过进一步临床实践而创立,根据阴阳气之多少而分三阴三阳,在疾病之初,邪虽盛正气也盛,机体阳气充实,随病势发展,阳气渐衰,病邪由三阳转入三阴,至阴阳之气均衰微到极点,为经之尽,称为厥阴。《伤寒论》即以此为基础得出六经病传变。所以从阴阳学说角度看,厥阴病位于少阴病之后,为六经病之末。

张仲景

虽然厥阴病位于少阴病之后,但结合《伤寒论》少阴病篇、厥阴病篇内容我们会发现,厥阴病并不比少阴病病证更重。厥阴篇主要论述了寒热错杂、厥证及阴阳胜复内容。首先寒热错杂证由厥阴生理功能决定的,其较少阴病证而言,只是病情较为复杂而已,不似少阴之阴证、寒证、虚证那样重笃,而且如条文第351、353条之寒厥、血虚寒郁厥、四逆辈证等证与少阴病中第315、317条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阴盛格阳证相比,显然要轻得多。此外,热厥及其他厥证,更多表现为实证,由于邪实导致阳气敷布障碍所致,此更不可与少阴之危象所比。另在厥阴篇谈阴阳胜复内容涉及“不治”、“死”等字眼的病证,看似重笃,但都是伴随“下利”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而“下利”在厥阴篇除了在厥热胜复、顺逆辨条文中涉及外,其他方面很少涉及,从《伤寒论》内容看,下利当为太阴、少阴的主证,而且两篇都是以下利为病变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再结合厥阴篇对厥热胜复及顺逆辨内容中论及的下利,无论在病机上还是治疗抢救方面,都提示了厥热胜复是下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病理阶段,是探测疾病发展与向愈的证侯之一,而不是下利的最后病理演变结局。

接下来交大家一个生活的窍门:久患哮喘痰鸣,喘息难卧,气短,总感觉呼吸不够,百治不愈,痛苦异常,伴大便不通,苔黄舌暗,脉沉滑。以二陈汤加味方配合开太阳法,用方:麻黄30克,山茱萸60克,生半夏15克,先开水冲洗七次,生姜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葶苈子15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胆南星10克,大枣10克。三付,水煎服,日一剂。服完即自觉症减一大半,呼吸已经顺畅,但仍有痰多粘稠,上方加细辛10克,后下.

传承千年文化

搜索更多有关“龙脉怎么形成结穴?龙脉汇集于先天精气百事百知做先行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