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母婴>正文

小孩哮喘推拿哪个穴位?手把手学习小儿推拿方法

人气:469 ℃/2024-04-06 00:31:52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冷暖变化不规律,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秋季儿童哮喘高发主要有两大原因:

1、气候变化大,由暖转寒,昼夜温差大,时有寒冷空气刺激等,均可诱发哮喘发作。

2、空气中过敏原的含量和流动明显增多,孩子们都喜欢出去玩耍,这样就接触到更多的过敏源,更加容易引起哮喘。

在中医看来,哮与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声者谓之哮。因哮必兼喘,故统称哮喘。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中要注意避开过敏原等之外,小儿推拿对赶走“哮喘君”也有很好的效果。

手把手学习推拿方法

第1步:开天门5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推30~5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2步:推坎宫5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横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30~5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3步:运太阳5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

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30~50次。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第4步:揉耳后高骨50次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揉30~5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推小横纹300次

位置:掌面,食、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由食指侧直推至小指侧,称推小横纹。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7步:推揉膻中100次

位置: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间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此处选用分推膻中或推膻中。分推或揉50~100次。如果孩子咳嗽并觉得胸闷,就选用分推膻中;如果咳嗽有痰鸣,就选用揉膻中;恶心呕吐,取推膻中。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8步:揉乳根、揉乳旁50次

位置:乳头向外旁开2分为乳旁,乳头向下2分为乳根。两穴常合并使用。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食、中两指分别放置于乳旁、乳根穴用揉法,称揉乳根、揉乳旁。揉20~5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9步:推揉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1.5寸。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左右肺俞穴位揉动,称揉肺俞。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10步:捏脊5遍

位置:颈部大椎穴至尾骨端呈一直线。大椎穴大致在脊柱与双肩水平线相交处。

手法:捏法,用于脊背部,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操作: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捏3下,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这叫捏三提一法,有时还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捏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用做上提的动作。

要领: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切记不可太用力,否则宝宝可就要反抗啦!而且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第11步:推脊200次

位置:颈部大椎穴至尾骨端呈一直线。大椎穴大致在脊柱与双肩水平线相交处。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肚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12步:按揉天突15次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手法:按法,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或用揉法操作,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拇指或中指端按或揉,称按天突或揉天突。按揉10~15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

指按法操作按压时,宜伸直拇指。按压时应垂直用力,先用缓力按之,渐由轻而重,频起频按,不离其位。

第13步:擦胁肋50次

位置:从腋下两胁至脐旁天枢穴。

手法:擦法,用拇指外侧缘,或用手掌、小鱼际部等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根据接触部位的不同,擦法可分为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3种。

操作:患儿双手抬起抱头,或放于肩上,操作者两手掌从患儿两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擦50~100次。

要领:操作时,注意沉肩、垂肘,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手指自然伸开,着力部位要与小儿体表治疗部位紧密接触,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带动手掌作前后或上下直线往返移动。必须直线往返,不能弯斜。

擦动时往返要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动作要均匀连续,如拉锯之状,不能有间歇停顿或跳动。操作时用力要稳,压力要适中,以摩擦时不使皮肤出现褶叠为宜。医生的呼吸要自然,不能屏气。操作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

感谢您的关注!您还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或给我私信。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收藏!

搜索更多有关“小孩哮喘推拿哪个穴位?手把手学习小儿推拿方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