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如何判断是脏脉还是腑脉?为何说,脉气禀于胃

人气:452 ℃/2024-04-15 10:20:37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说明脉气是禀受于胃,因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赖水谷以养,《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大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气口”所以切脉按寸口的变化,可以察知胃气的盛衰,故《内经》中又云:“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所谓有胃气的脉,并非一种孤立可见单独出现的脉象,而是从各种具体脉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 谷气来也徐而和。”据此,凡平人脉象和缓均匀,应手柔和有力、节律一致是谓有胃气之脉。若对病脉来说,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如果疾情危重,胃气竭绝,脉搏全然失却和缓丛容之象,是毫无胃气之脉

若结合四时五脏各脉而言,“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钩曰平”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 ,都是各脏所主时令的平脉,均以“胃”为主兼见本脏之脉。反之,各脏的病脉则以本脏之脉为主,而少平和从容的有胃气之脉,如“弦多胃少曰肝病”、"钩多胃少曰心病”、“弱多胃少曰脾病”、“毛多胃少曰肺病”、“石多胃少曰肝病”等。各脏的死脉,则是真脏脉全现而耗无胃气,如“但弦无胃”、“但钩无胃”等。

五脏真脏脉是古人以取类比象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真脏脉的形态,并指出真脏脉的脉象应是举按坚强搏击有力,毫不缓和的无胃气之脉,既不是微弦、微钩、微毛、微石的有胃气之脉,也不是少胃气的脉象,而是但弦、但钩、但毛、但石的绝无胃气的脉象。

  • 五脏真脏脉

肝: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心:坚而搏,如循意苡子累累然;

脾:弱而乍数乍疏;

肺: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

肾: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真脏脉形成之理,其关键在于胃气的有无,因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又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精气必借胃气充足,始能至于手太阴,变见气口,反映于脉则出现肝脉微弦、心脉微钩、肺脉微毛等从容柔和有胃气的脉象。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反之,胃气告竭,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之气,五脏机能失其温养,不能与脏气俱至于手太阴气口,就将出现但弦无胃、但钩无胃、但毛无胃等毫无从容和缓之象的真脏脉。此篇中还指出:“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说明真脏脉的形成是正虚邪胜,胃气消亡,乃至化源告绝,脏真独露。

有鉴于此,真脏脉现,当为疾病重危之象。《素问·阴阳别论》云:“见则为败,败必死也。”可见临床辨识真脏脉,主要是诊察死证和预测死生之期,这对于判断许多慢性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脉的胃气有无能反映出人体胃气的盛衰和人体的平、病、死脉情况,因而诊察脉的关键在于胃气的有无和胃气的多少,从而肯定并强调了“脉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意义。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如何判断是脏脉还是腑脉?为何说,脉气禀于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