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美食>正文

端午节到了粽子怎么弄最好吃?终于等到端午节给我来半打粽子

人气:489 ℃/2024-01-16 09:43:55

在很多人心中,端午节就是粽子节

小编也是其中一个

节日还没到,就已经屯了十来个粽子

昨天晚上,小编蒸了几个咸水粽

清香和荷叶裹着饭香

馋得小编垂涎三尺

只好坐下来刷刷手机转移下注意力

然鹅

却看到了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

据报道,一些不法商家将为了将干粽叶返青,居然把叶子泡进了硫酸铜!

你话咩?

粽子有毒?

赶紧屏住呼吸关火

脑子里开始浮出中学学的那点化学知识

化学老师教的虽然我都还回去了

但唯独那句“硫酸铜很毒”

深深地刻在小编心里啊!

到底是哪个人才想出来这种方法

来坑害我们广大吃货的?

不过还好

专家教给我们两种简单辨别方法

↓↓↓↓↓↓

方法一:把粽叶在水里稍微煮一下,观察汤水的颜色。

新鲜的粽叶煮出来的水,明显就是一种枯黄的感觉;

硫酸铜处理过的粽叶泡完水之后,实际上是硫酸铜的绿色。

方法二:在汤水中,丢入一枚银白色铁钉。

返青过的粽叶汤水几分钟后会让铁钉变成黑色。

看到这里,小编赶紧掀开锅盖看看汤水,看到清澈的黄色汤水,终于放心了。

不过,既然吃粽子只吃里面的料

那外面这层粽叶有什么用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先从端午节的来由说起——

屈原:用叶子包起来,别让鱼虾抢了我的粮食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其中流传的比较广的一个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

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

《九歌》等不朽诗篇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他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据传有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

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江里的那些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回答:“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于是在之后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托的梦”,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不知口口相传多少年的故事,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位被屈原托梦的老人一定是个吃货吧。

妈妈:叶子的香气与米香浑然天成

众所周知,粽子有三要素——粽叶、粽绳和糯米。

没有粽叶的粽子充其量只能算个饭团。妈妈在蒸粽子时总说,叶子的香气与米香浑然天成,粽叶就是粽子的灵魂。

现在市场上用的粽叶主要有生长在陆地的箬叶,以及生长在水里的苇叶。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一直用箬叶包粽子,就是利用其特殊的竹香味和防腐作用。箬叶提取物富含粽叶多糖、粽叶黄酮、有机锌、硒、碘、钙、镁、铁、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近40种功能因子。

因为两面绿色浆果的外形似蜘蛛卵,露出土面的地下根茎似蜘蛛,箬叶也被叫做“蜘蛛抱蛋”。它长这样——

箬叶

苇叶就是芦苇的叶子,易存放,用来包粽子会有清香。苇叶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如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营养元素。它长这样——

苇叶

这样看来,粽叶不仅给粽子带来了清香,而且还挺健康。然而营养专家却提醒,粽子不能多吃。

专家:粽子高糖高脂高盐,营养价值不高

在网上搜一下“粽子的营养价值”,很多人都认为粽子中用了很多食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网络截图)

然而!爱吃粽子的营养科孙岗医生无奈地告诉小编,粽子中糯米的淀粉是支链淀粉,难以消化水解。咸口味馅料多肉类蛋黄,注意脂肪和盐的摄入。如果是甜粽子,则是热上加热(卡路里)。

因此,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肠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此外,孕妇、容易拉肚子及胃痛的人,都不大适合吃粽子,避免造成严重的腹泻。

除此之外,很多人因为粽子中有“米”,把粽子当作主食,甚至过节期间把粽子作为单一饮食,这是不可取的。如今物质丰富,物流发达,来自各地甚至各国的食材很常见,食物多样性可以弥补单一饮食的不足,这也符合均衡饮食的方向。

别一口吃成个胖子

所以,端午吃粽有讲究,浅尝辄止就可以了!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文:李艾琳

初审:孙岗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

搜索更多有关“端午节到了粽子怎么弄最好吃?终于等到端午节给我来半打粽子”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