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邢台开元寺碑,邢州英才,文臣表率邢台三文贞公祠

人气:198 ℃/2024-01-18 06:08:31

文:丹枫飞云

邢台原有三文贞公祠,位于顺德府衙东,肇始于元代,合祀唐代的魏征、宋璟和元代的刘秉忠,因其三人皆以文贞为谥号,故祠以此得名。此三人,堪称邢州之英才、文臣之表率,文章德业历代相传,虽千秋之下,尤令人肃然起敬!

邢台三文贞公祠概况

邢台原有三文贞公祠,位于顺德府衙东,合祀唐魏征、宋璟和元刘秉忠。始建于元代延佑初年(1314年),初名“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由顺德路总管王结创建。元代延佑四年(1318年),顺德路达鲁花赤阔铁木儿、顺德路总管王结创建“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祠”。明万历年间,顺德府知府王守诚移魏徵、宋璟二文贞公像于刘文正公庙(祠)合祀,更名为三文贞公祠,以三人谥号皆为文贞而得名,并做《三文贞公祠记》(即《正祠祀议》)。

每年的十月十日,是顺德府官方对三文贞公进行祭祀的日子,一般由顺德府官方率领各级官员进行祭祀仪式,并宣念祭文。元明清沿袭长达六百多年,直到民国时期撤府留县,对三文贞公的官方祭祀仪式才逐渐取消。

近年,在邢台大开元寺建立有文贞三士阁,仍对魏征宋璟刘秉忠进行纪念。

三文贞公祠官方祭文

三文贞公祠始建于元代1314年,初名《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为顺德路路级祠庙,元代官方祭文曰:

侃侃正辞,高风相望。

恭敬不忘,有合其乡。

于昭顾怀,庶其在此。

俾后克享,世有君子。

明万历年间,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与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祠合并为三文贞公祠,为顺德府府级祠庙,每年十月十日,为三文贞公官方公祭日,由官方主持祭祀仪式,明清沿袭。民国时期,逐渐停办官方对三文贞公的公祭活动。根据《顺德府志》记载,明清邢台三文贞公祠的官方祭文如下:

世间明贤,同产此邦。

文章德业,先后相望。

历时愈远,声则弥光。

邢台三文贞公祠历史沿革

元代延佑初年(1314年),顺德路总管王结创建“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由翰林大学士虞集做《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

元代延佑四年(1318年),顺德路达鲁花赤阔铁木儿、顺德路总管王结创建“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庙”,由翰林大学士张士观做《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庙记》。

明万历年间,顺德府知府王守诚移魏徵、宋璟二文贞公像于刘文正公祠合祀,更名为“三文贞公祠”,以三人谥号皆为文贞而得名,并做《三文贞公祠记》(即正祠祀议)。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文贞公祠毁于火灾。

清康熙六年(1667年)顺德知府史树骏、邢台县知县高显,对三文贞公祠进行重新修复。

雍正七年(1729年),邢台县知县李相修缮三文贞公祠,每年秋季派官员主持祭祀。

民国年间,撤府留县,邢台没了府级官员,遂逐渐停止了三文贞公祠的官方祭祀活动。

1945年邢台解放,包括三文贞公祠在内的邢台大量古城建筑被逐渐拆毁。

三文贞公祠的相关记载

据《畿辅通志》记载:

三文贞公祠,在(顺德)府署东,元延佑中,祀魏征宋璟于学宫东南,又祀刘秉忠于府治东,明万历中,知府王守诚合祀于此,改今名。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

三文贞公祠,在(顺德)府署东,元延佑中,祀魏征宋璟于学宫东南,又祀刘秉忠于府治东,明万历中,知府王守诚合祀于此,改今名。本朝康熙六年重修。

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一百十七卷记载:

三文贞公祠,(顺德)府治东,旧名文正公祠,每年十月初十日祭。万历间,知府王守诚,移魏徵、宋璟二文贞公合祀于此,故改题云。崇祯癸未燬于火。皇清康熙六年,知府史树骏、知县高显重修。

《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记》记载:

这篇文章为元代大学士虞集所撰写,记载了该祠堂建设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魏文贞公徵,钜鹿人。宋文贞公璟,沙河人。今二邑隶顺德,则二公皆郡人。守其土,祀其先民,礼也。于是作宫学宫东南,考求当时衣冠之盛,肖二公仪形而合祀焉。郡人梁苏各以财来助,司狱崔某,学正杨某董其役。以延祐元年(1314年)二月告成。

该文记载了对二公的评论和把2位老人合祀在一起的原因。首先,大唐二百年,治理最好的是贞观年间,最兴盛的是开元年间,魏征和宋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次,历代名臣论刚正不阿、能谏敢诤,有古大臣之风范的,没有超过魏征宋璟的。最后,魏征宋璟的故乡同在一郡(邢州顺德府),从宋璟的老家到魏征的老家,距离连一百里都不到,而且2位老人时间上也同属于一个朝代,郡人也都很了解和传颂这2位老人的事迹,所以进行合祀在一起,是合乎礼节的。

其中,宋璟本为南和人,但是本文记为沙河人,是因在元代南和县被并入沙河县故。

唐有天下二百馀岁,莫治于贞观,莫盛于开元之初。一时名臣众多,近代盖莫之及。然而尚论刚正,能谏诤,有古大臣之风者,则未有踰于二公者也。夫二公之乡,非有百里之远也。二公之相去,非有异世之隔也。邦人颂其事而知其德,岂一朝一夕之积。而合祀之礼,旷久未举,固亦有待也耶。

元代·虞集《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记》

《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庙记》记载:

这篇文章后半部分记载了建立刘太保祠的经过。刘秉忠去世40年后,他的4个为官的侄子(友直、友谅、友閒、友益)和1个孙子(绍祖),一日召开家庭会议,商量为刘秉忠在邢台建个祠堂,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顺德路的领导阔铁木儿和王结,阔铁木儿是顺德路达鲁花赤,相当于市委书记,王结为顺德路总管,相当于市长,这顺德路的一二把手听了建议,一致同意为刘秉忠建祠,遂主导创建,其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温琪、符节郭显祖(不知道和郭守敬有没有关系)、表侄陈成德、侄女婿邢州同知颜郁等人都一起参与,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新祠建设。

(刘秉忠)薨后四十年,公从子湖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友直、佥湖广廉访司事友谅、顺德路总管府判官友閒、磁州判官友益、孙昭文馆大学士侍仪使绍祖,合谋曰:先太师功在王室,泽被生民,宜建祠于邢,致岁时蒸尝之敬,慰邦人向往之诚。吾子孙素志也。白于顺德路达鲁花赤阔铁木儿、总管王结等,闻义胥劝,愿相斯役。及耆寿温琪、符节郭显祖、表侄陈成德、侄婿邢州同知颜郁,同心一志,作为新祠。

元代·张士观《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庙记》

《三文贞公祠记》(即正祠祀议)中 的三处合理化论证

明万历年间顺德府知府王守诚在将魏征宋璟刘秉忠合祀到三文贞公祠时,做了一篇议论体的祠堂记,即《顺德府正祠祀议》,又称《三文贞公祠记》。文中首先简述了顺德府之前创建的三个祠堂,即豫让祠、魏征宋璟祠和刘秉忠祠。文曰:

顺德,古赵地。列祠祀者,战国时祀豫让,祠在板桥南。元延祐初(1314年),祀唐魏公徵宋公璟,祠在学宫东南。延祐四年(1318年),祀刘公秉忠,祠在府署之东。春秋举于有司,非一朝夕也。

——明代·王守诚《正祠祀议》

知府王守诚从礼法角度,对顺德府这三个祠堂(豫让祠、魏征宋璟祠、刘秉忠祠)设置上的3个不合理之处进行了论证和匡扶。

一、豫让不应该列入邢台乡贤祠

邢台本有豫让祠,明正德初年,官方又将豫让列入顺德府乡贤祠。但今顺德府知府王守诚认为,豫让是晋人,不是邢人,邢台人不以豫让为仇人反而祭祀他,是因为他忠心报主的仁义之行,建祠纪念是合理的,但将豫让列入邢台乡贤就不对了,毕竟豫让籍贯并非邢台。

国家正德初,守土者又取豫子主,而纳之乡贤祠中。夫豫子,晋人也,智伯之家臣也。以成仁在赵,故赵人不以为雠而祀之,荣其义也,高其节也,祠之得矣。而乃纳之乡贤,不亦误乎。——明代·王守诚《顺德府正祠祀议》

王守诚这个观点和他的下一任顺德府知府张延庭的观点非常一致,明代邢台县令朱浩曾做一篇《赵襄子祠记》,记载了顺德府知府张延庭对赵襄子祠和豫让祠的辩证看法,他认为邢台是赵襄子的地盘,赵襄子是邢台的邑主,豫让来邢台刺杀赵襄子,豫让应该算邢台的仇人,但是豫让在邢台被建祠祭祀,而邢台主人的赵襄子却在邢台没有立锥之地,这神鬼能安吗?况且,豫让的忠义之名也是赵襄子成全的,所以顺德府应该建赵襄子祠。

万历庚寅渤海张公来为是郡守,始为之议曰:让之得祀于赵地何为哉?为其忠也,为其义也,彼忠义何为哉?欲刺襄子也!然则让固赵之寇襄之仇矣,独以其忠且义祀之,而不为襄子虑,可乎?夫议者岂不曰,为忠义而祀之,天下之公论也,何与于襄子,然不知祀之于他所虽无襄子祠奚不可,乃祀于襄子之地而无襄子祠,不惟襄子为其地之主而不得享,外郡之祀且使襄子向隅焉,以视其仇之食于我土能无动心乎,夫鬼神欲其妥当,其兵环之时不得襄子衣击之,让徒抱愤而死矣,虽忠义不泯,让能瞑目乎?是让已心服襄子之贤矣!亡论襄子不得祀其神不妥,即让独享襄国之祀,其神妥乎?宜建襄子祠祀之,且襄子之有祠,岂直以让有祠遂祠哉!——明代·朱浩《赵襄子祠记》

二、魏征宋璟和豫让三人合祀不伦不类

顺德府官方曾经将魏征宋璟和豫让合祀在三贤祠,王守诚认为不合理,他觉得魏征、宋璟、刘秉忠都是邢台本土籍贯的先贤名相,但是豫让非邢台本土人,只是忠义之行在邢台,所以魏征、宋璟和豫让放在一起祭祀不合适,而应该和刘秉忠放在一起祭祀。

唐魏公,贞观中贤相也,而钜鹿产。宋公,开元中贤相也,而南和产。刘公胜,国初贤相也,而邢台产。乡贤祠之宜矣。即学宫之祠废,取而合祀之署东,无不可者..(此处有省略)......何乃出二公而祀之豫子祠中,雁行而列,共牢而享,并称三贤,不亦谬乎。

——明代·王守诚《正祠祀议》

三、三文贞公排位顺序不合理

知府王守诚认为,将魏征、宋璟、刘秉忠一起合祀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三人排列顺序上,不同意按照刘秉忠面朝南、魏征面朝东、宋璟面朝西这样的位置顺序排列,刘秉忠面朝南自然是因为刘秉忠官封常山王,在职位和地位上是三人中最尊崇的,但王守诚认为这是谬论,他主张三文贞公应按照历史先后顺序并行排列,先是魏征,然后宋璟,最后刘秉忠。

唐魏公,贞观中贤相也,而钜鹿产。宋公,开元中贤相也,而南和产。刘公胜,国初贤相也,而邢台产。乡贤祠之宜矣。即学宫之祠废,取而合祀之署东,无不可者,奈何置魏宋东西面,使刘南面,以前代之封公,诎于后代之封王,不亦舛乎。知其舛也,则当改祀之。力不足也,则当更正之。

——明代·王守诚《正祠祀议》

四、王守诚的三大匡扶措施

针对上述祠堂设置方面的三项不合理的情况,知府王守诚进行了大胆的匡扶和修正,主要有三点纠正措施:

1、将豫让移出乡贤祠,三贤祠改名豫让祠,专门祭祀豫让。

2、魏征宋璟移出三贤祠,并入刘文正公祠

王守诚将魏征宋璟二公像从三贤祠移到刘秉太保祠,三公合祀。

3、刘太保祠改名三文贞公祠,三公排序魏宋刘

王守诚合祀三文贞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魏1、宋2、刘3进行排列,改刘太保祠为三文贞公祠。如此调整,才是“神用木主,遵礼文也。岁荐馨香,昭明德也。仍改题三贤祠,匾曰豫让祠,刘太保祠匾曰三文贞公祠,正名义也。”

最后王守诚特意写了这篇文章,作为三文贞公祠的祠记,放在三文贞公祠内,供大家了解和交流。

大家同意王知府的看法和调整措施吗?我个人是举双手赞成的。

夫四子祠而因革乱,因革乱而祭义乖,祭义乖而风教微矣。旧贯何可仍也。予不得已,乃出豫子主于乡贤祠,撤魏宋二公像于豫子祠,改葺署东祠,合魏宋刘三公而同祀焉。先魏,次宋,次刘,从世代也。俱称文贞公,用本谥也。神用木主,遵礼文也。岁荐馨香,昭明德也。仍改题三贤祠,匾曰豫让祠,刘太保祠匾曰三文贞公祠,正名义也。

——明代·王守诚《正祠祀议》

以文贞(正)为名

早在唐朝时期,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是“文贞”,这是历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谥号,比如魏征、宋璟、张说这些贤臣,死后都谥“文贞”。北宋初年,因为宋仁宗名“赵祯”,为了避讳,将“文贞”改为“文正”,此后历代沿袭文正为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贞”成为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细数从唐宋元明清,河北有6位名人获得此最高等级谥号文贞(文正),即:

唐代:魏征、宋璟

宋代:李昉

元代:刘秉忠、贾居贞

清代:李鸿藻

其中,魏征、宋璟、刘秉忠为邢台人,李昉为衡水人,贾居贞为石家庄人,李鸿藻为保定人。

具体来说,魏征是邢台巨鹿县魏家庄人(一说晋州一说馆陶),宋璟是邢台南和区宋台人,刘秉忠是邢台襄都区东静庵人。李昉是衡水饶阳人,贾居贞是石家庄鹿泉人,李鸿藻是保定高阳人。

其中,刘秉忠有两个谥号,一个是文贞,一个是文正。

事实上,邢台籍谥号为文贞的历史人物,不止上述3位,例如北魏的游肇、崔宏,元代的张文谦,谥号也都是文贞。

游肇是邢台任泽区人,张文谦是邢台沙河市人,葬于邢台信都区,张文谦也有2个谥号,一为忠宣,一为文贞。崔宏是清河东武城人,是清河崔氏一脉,东武城县的范围包括今邢台清河县、衡水故城县、德州武城县各一部分。

魏文贞公(徵)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魏家庄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邢台三文贞公之首。

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历任谏议大夫、尚书左丞、秘书监,参预朝政。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去世后陪葬昭陵(西安),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2、宋文贞公(璟)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台南和区宋台人 ,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朝四大名相(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之一,唐代三大贤臣(狄仁杰、宋璟、郭子仪)之一,邢州三文贞公之一。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考中进士后,授上党县尉,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阳,葬于沙河。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3、刘文正公(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台襄都区东静庵人 。元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堪舆学家,一代成宪,紫金山五杰之首,邢台三文贞公之一。

刘秉忠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之后弃官入全真道教,后拜虚照禅师为师。入忽必烈幕府后,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至元八年(1271年),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国号定名为“大元”。他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市的城市雏形。

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逝世,葬于大都,后移葬到故乡邢台。累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太傅、赵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谥号文贞、文正。

刘秉忠像

邢台其他文贞公祠堂

历史上除了上述邢台城内的三文贞公祠外,邢台在辖区县还有几处文贞公祠堂。

一、邢台巨鹿县魏文贞公祠

巨鹿县原有魏文贞公祠(魏相祠)纪念魏徵。根据民国时期巨鹿宋城出土的魏相祠及魏徵铁像看,至少宋代在巨鹿县就有魏徵祠。

元泰定四年(1327年)巨鹿县尹杜忽里罕在文庙西创建魏文贞公祠,明洪武十年(1377 年),巨鹿知县王深源重修《魏相祠》。

二、邢台南和区宋文贞公祠

南和区原有宋文贞公祠,南和宋台村是宋璟出生故里。

清乾隆《顺德府志·古迹》记载:“宋台,在城东南八里,唐宋文贞公故里,其宅基在台南里许。”

明代正德九年十二月辛丑,因北直隶南和县故有唐相广平郡公宋璟祠未载祀典,南和知县李希夔上书正德皇帝请诏,正德皇帝以宋璟守法持正为唐名相,列入祀典,令南和地方官员于每年仲春致祭。

明靖远伯王骥在南和县宋文贞公祠作赞勒石 ,清代以来历任知县屡为修葺。

今宋璟故里宋台村建有宋璟广场和宋璟文史馆。

《凤池春烟》为明清南和八景之一。

芳草半亩古祠前,

一鉴光开漾碧涟。

每到春来微雨后,

绿波如画草如烟。

(古祠即宋璟祠。)

《重修宋文贞公祠落成志感》

清·周章焕

一道寒烟锁夕阳,

丞相祠前草苍苍。

我来莅政经三载,

几回瞻拜肃冠裳。

......(中间省略若干句)

澧水桥边落日熏,

宋台村畔起层云。

羯鼓如闻清画永,

入庙何人咏采芹。

三、邢台信都区宋文贞公祠

宋璟墓位于今邢台信都区东户村(原属沙河),原建有宋文贞公祠。清乾隆十五年,乾隆路过顺德府,拜访了宋璟墓,留下宋璟祠诗。

《宋璟祠诗》

【清】乾隆

驿路秋风度古襄,

丛祠遥见柏茔旁。

生平事业期房杜,

身后调和恨李杨。

三代斯民由直道,

千秋名相示周行

鲁公响榻碑重读,

气味相投要在刚。

(古襄,即古襄国,邢台是也。)

“宋墓烟树”为沙河古八景之一,诗云:

遥瞻华表竖平冈,

草色青青老树苍。

指点浓烟深护处,

开元丞相旧祠堂。

邢台襄都区刘文正公祠

如上文所述,常山王元太保刘文正公祠建于元代,明代时期,移魏徵、宋璟二公于此,更名为三文贞公祠。

《天宁寺怀刘文正公》

明代·刘大夏

古刹人传太保刘,

早年逐世此藏修。

主僧犹能谈前事,

我老今惭继后游。

伟绩一时名胜国,

公评千载拟留侯。

谁言河朔无邦彦,

不负乾坤第一流。

元代道教真人张三丰曾赞刘秉忠曰:

太平良宰相,千古能凡人!

青囊乃馀事,不愧帝王臣。

刘秉忠墓碑

刘秉忠出家地—邢台天宁寺

搜索更多有关“邢台开元寺碑,邢州英才,文臣表率邢台三文贞公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