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寒湿生痰怎样治疗:体内既有瘀又有痰怎么把它们踢出去

人气:310 ℃/2023-12-08 08:10:37

小编导读

怪病、顽疾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些病证很多都是因痰瘀互结而成的。说起这痰瘀互结,还真是一种复杂的病机,“痰浊”与“瘀血”在体内相互搏结,相因为患,临床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或胸闷多痰等为主要表现。既有痰又有瘀,应该怎么对付它们呢?一起随小编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一、“痰瘀互结”病机勾要

痰、瘀皆因气机失调,津血不归正化所生,津凝为痰,血滞为瘀,同源异物,各具特有的征象,但二者往往互为因果,胶结难解。

01痰瘀既可同生,又可互生,因果夹杂为患

如热邪灼津炼液成痰,而血液受热煎熬,又可结而成瘀;寒邪客于络脉,寒凝血滞而瘀,寒邪伤阳,液聚为痰;痰浊阻滞脉道,妨碍血液循行,则血滞成瘀。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影响津液正常输布,或离经之血瘀于脉外,气化失于宣通,以致津液停积而成痰。《血证论》明言:“痰亦可化为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02脏腑功能失调是痰瘀生成之本

津液成痰主要关系到肺脾肾,而涉及肝;因“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痰之本”。血凝成瘀则以心肝为主,病及肺脾,因“恶血必归于肝”“瘀血不离乎心”。因此,痰瘀互结往往涉及多脏腑功能失调,病位以脾、肾两脏为主,涉及肝、肺、心。

03痰瘀互结之病势演变

痰瘀互结,既可化热、酿毒,而成痰热瘀毒;又可伤阴耗气,表现为虚实夹杂为患。痰瘀互结可涉及五脏六腑、肢体骨节经络,见证多端:痰瘀壅遏肺气,则病肺胀、肺痈、哮喘;痰瘀痹阻胸阳,可致胸痹、心痛、心悸;痰瘀闭塞脑窍,可见神昏、癫狂、痫病、痴呆、健忘等;痰瘀阻滞肠胃,形成胃痛、噎嗝;痰瘀阻滞肝胆,引起胁痛、积聚、黄疸、鼓胀;痰瘀引动肝风,上扰清窍,而成眩晕、头痛、中风诸证;痰瘀阻肾,可见水肿、关格、癃闭、腰痛、尿浊、淋证等病。痰瘀阻滞四肢骨节经络,可成顽痹、肿块、结节。

二、“痰瘀互结”证候特征

01特异症

胸脘闷痛,咳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胸闷痞塞,呈压榨样疼痛;肿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刺痛;肢体麻木或痿废;精神抑郁,面色晦滞,口干不喜饮;关节漫肿而硬等。

02可见症

咳痰喘促,泛恶痰涎,心悸,眩晕,头痛,口唇紫暗,目下发青,爪甲紫绀,局部肿块固定,活动痛不甚,表情淡漠,甚若木鸡,或喜怒无常,语言错乱,神昏谵语,呕吐痰涎,健忘,失眠,水肿等。

03相关舌脉

舌体胖大质暗边有齿痕或瘀点苔腻。脉弦涩或脉滑、脉沉,或结代脉等。

三、基本治法:化痰祛瘀理气法

临证应审证求机,详辨痰瘀二者因果、兼加、复合主次,结合病性、病位、病势,辨病辨证相结合,随证施治。临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01化痰祛瘀,二者并治

由于痰瘀阴性凝滞,胶结难化,互相影响,仅去其一,病难根除,故痰瘀必须同治。即治痰必治瘀,瘀去则痰易化;治瘀必治痰,痰化则瘀易除。同时应注意不可孟浪过剂,宜“中病即止”,以免耗伤气血阴阳,变生坏病。选药以平稳有效为原则,慎用毒猛辛烈之品。《医宗粹言》言:“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夹痰……治宜导痰消血;若素有郁痰所积,后因伤血,故血随蓄滞,与痰相聚,名曰痰夹瘀血……洽宜破血消痰。”

02调畅气机,助消痰瘀

气痰瘀三者之中,气机失调最为关键,因此,治疗痰瘀同病应配理气药,行滞开郁,条达气机,以增化痰祛瘀之效。《丹溪心法·痰》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顺矣。”《血证论》谓:“凡治血者必调气。”另一方面,痰瘀既停又复阻碍气机,导致气滞加重,痰瘀去则气自顺。《医碥》说:“气本清,滞而痰凝血瘀则浊矣,不治其痰血则气不行。”

03从本图治,调补五脏

调整五脏功能,扶正补虚,则痰瘀自消,所谓“不治痰而痰化、不治瘀而瘀祛”是也。因气血冲和,百脉流畅,自无生痰停瘀之患,故景岳谓:“治痰当知治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王肯堂亦日:“虚证有痰,勿治其痰,但治其虚,虚者既复,则气血健畅,津液流通,何痰之有?”

04求因定位,辨证分治

痰瘀的生成既可因于邪实,亦可缘于正虚,病变涉及脏腑、肢体、骨节、经络、九窍。治疗应审证求因,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配合相应治法。因邪实所致的“寒痰瘀阻”当温通祛寒;“痰热瘀阻”当清热凉血;“风痰瘀阻”当祛风和络;“燥痰瘀结”当润燥滋液;“湿痰”瘀阻当苦温燥湿;“痰气瘀阻”当理气解郁;因正虚所致者,又当据证配合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同时,必须区别脏腑病位治疗,“痰瘀阻肺”者宣利肺气,“痰瘀心脉”者养心通脉,“脾胃痰瘀”者当健脾和胃,“肝胆痰瘀”者当疏肝利胆,“肾虚痰瘀”者当补肾培元,“痰瘀阻窍”者当开窍醒神,“痰瘀络脉”者当宣痹通络,“痰瘀结聚”者当软坚散结。

四、“痰瘀互结”方药范例

双合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桃仁、红花等以活血化瘀,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等燥湿化痰。

加减:血瘀化热者,衄血、斑疹隐隐者,加用牡丹皮、茜草根、赤芍、水牛角、紫草等凉血化瘀;脉络痹阻者,加桂枝、鸡血藤、穿山甲等活血通络;痰湿化热者加黄芩、鱼腥草、冬瓜子等清化痰热;痰瘀伤阴者,重用生地黄、白芍,加墨旱莲、女贞子。痰瘀互结,痹阻于胸,症见胸闷痛或刺痛或绞痛阵作,固定不移,入夜或受凉痛甚,咳吐痰涎,舌质暗紫,舌下络脉曲张,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可加瓜蒌、薤白、石菖蒲、丹参、郁金、三七、降香、桂枝等养心通脉、活血化痰。

此外,结合痰瘀所在病位,随证选方用药,举例如下:

01痰瘀热毒壅肺证

症见咳吐黏痰或泡沬血痰,或咯紫暗色血块,或气味腥臭痰,胸部胀闷刺痛。喘促咳逆、胸部满闷或隐痛,甚则不宁平卧,面青唇紫,舌质紫、多瘀点瘀斑,舌下青筋曲张明显,苔腻,脉沉细、结代、促。病性属实,病位在肺。方选千金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化裁,药用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黄芩、黄连、山栀、黄柏、甘草、桔梗等涤痰化瘀、清热解毒、宜利肺气。

02痰瘀阻肺证

症见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咳嗽痰多,或痰中夹血,喉间痰鸣,胸闷刺痛,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紫,舌下瘀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病性属实,病位在肺。治予涤痰祛瘀,泻肺平喘。方选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药用葶苈子涤痰除壅、开泄肺气,桂枝通阳化气、温化寒痰,茯苓除湿化痰,牡丹皮、赤芍活血化瘀,大枣甘温安中缓和药性。

03痰瘀络痹证

症见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暗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或细涩或细滑。病性属实,病位在经络关节。方选大活络丹化裁,药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等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04痰瘀阻窍证

症见癫狂日久不愈,面色晦滞而秽,情绪躁扰不安,多言不序,恼怒不休;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见妄闻,妄思离奇,头痛,心悸而烦,舌质紫暗,有瘀斑,少苔或薄黄苔干,脉弦细或细涩。病性属实,病位心肝,涉及脾胃,久而伤肾。方选癫狂梦醒汤,药用桃仁、赤芍、柴胡、香附、青皮、陈皮、半夏、苏子、桑白皮、木通、大腹皮等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05痰瘀积聚证

症见体内存有肿瘤,局部肿块刺痛,或乳腺内肿块坚硬如石,或胸膈脘腹痞闷刺痛,或进食梗塞,呕吐痰涎,或肢体麻木、痿废,或胸闷痰多。或手术后局部、腋下又起肿块,或胸胁腰背骨骼疼痛,或肝肺查及占位灶。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暗或紫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或涩。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位在五脏。方选鳖甲煎丸或化积丸,药用白花蛇舌草、龙葵、白毛夏枯草、漏芦、红豆杉、白附子、山慈菇、泽漆、蜈蚣、全蝎、露蜂房、半夏、制南星、炙僵蚕、贝母、炮山甲、紫丹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莪术、鬼箭羽、八月札等活血化痰、消癥散结、解毒抗癌。

五、临证备要

痰瘀互结多见于慢性疑难杂症或危重症患者,可兼虚兼寒或兼火热,因病位不同而证候表现多端,故前人有“怪病多痰”“顽症多瘀”之说,其实,所有难治之症不妨都从“痰瘀互结”考虑,结合寒热虚实,相应立法用药。

辨证治疗时,临证要区分痰重还是瘀重,因痰致瘀还是因瘀致痰,确立化痰与祛瘀用药轻重、主次。一要注重痰瘀必须同治,治痰必治瘀,瘀去则痰易化;治瘀必治痰,痰化则瘀易除。二要注意调整五脏功能,扶正补虚,则痰瘀自消,所谓“不治痰而痰化、不治瘀而瘀祛”。三要配伍理气药,行滞开郁,条达气机,以增化痰祛瘀之效。

此外,还应注意不可孟浪过剂,化痰祛瘀之药毕竟隶属“消法”之列,宜“中病即止”,以免耗伤气血阴阳,变生坏病。选药以平稳有效为原则,慎用毒猛辛烈之品。

何为痰瘀互结?痰瘀互结怎么治?治疗时注意哪些问题?

痰瘀互结则病起,临证立法当谨慎,化痰祛瘀不可少,轻重主次应分清。

学习中医,探寻医道,与国医大师一起守望中医,更多精彩内容书中见。

《 医道探微——与国医大师一起守望中医 》

本书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叶放教授与国医大师探讨中医的心得与思考。叶教授作为周老名医工作室的负责人,二十年来一直围绕周老工作,是周老最信任的人,也是对周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了解最清楚的人。此书稿虽为叶教授著作,但是深深带有周老思想的影响,又在周老思想上进行更深入地反思。(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医道探微——与国医大师一起守望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叶放编著 周仲瑛审阅),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搜索更多有关“寒湿生痰怎样治疗:体内既有瘀又有痰怎么把它们踢出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