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古代冰块避暑方法 遮阳避暑,冰块降温青铜冰鉴

人气:322 ℃/2024-03-27 23:29:03

古代没有冰箱、电风扇和空调等电器避暑设备,那么古人是怎样避暑的呢?

遮阳避暑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阳光,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懂得了这个科学道理。

古人会在院落周边有计划地栽植一些诸如槐树、杏树、榆树、杨树、枣树、梨树、梧桐等速生阔叶树木,也在院落外围搭荫棚,种丝瓜、苦瓜、南瓜、瓠瓜、冬瓜、扁豆和葡萄等植物遮阳避暑,以减缓直射阳光的强度,给人创造一个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避暑山庄

古人还用苇席、竹帘等遮阳避暑。清代,皇帝喜欢在夏天去河北承德行宫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处,必须在夏至前搭好脚手架,高过殿顶,顶上用苇席铺好。天棚虽然破坏了宫殿的美观,但它起到了隔热作用。皇帝、后妃的寝宫门窗均安装竹帘,既遮阳也可防蚊蝇。

古人出行的时候,无论乘车还是步行,都会带一把伞,以遮阳避暑。

冰块降温

古代,人们在冬天从冰封的河中取出冰块,保藏在冰窖或者冰室内到夏天。被保存的冰块主要是用来避暑,把它们放在房间内,让其慢慢融化,以降低室温。

早在周代,我国就已经有了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据《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就是冰窖,又称冰库、凌室、冰室等,而凌人就是为周天子掌管冰事的人员。凌人编制94人,包括:2个负责人,叫“下士”;2个行政秘书,叫“府”;2个文书,叫“史”;8个领班的班长,叫“胥”;每班10个劳动力,共80人,叫“徒”。冬季藏冰时,人手不够用,还要动用管理山林的大批人力,“取之”、“传之”、“”藏之”。从这个常设的机构看,就不难想见当时的藏冰规模了。

明清两代,官府和民间大量藏冰。冰窖有官窖、府窖和民窖之分。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约6米,容积为330多立方米。冰窖地面一般铺设了木头,并排半埋在地面之下。这些木头通常是用来使冰块不至于接触地面。冰块被一层厚厚的树叶覆盖起来,让其保持低温,防止融化。冰块都是在每年三九从河中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官窖有专职官吏负责采集天然冰块,贮存于冰窖中,炎夏期间取出,以供皇家和贵族使用。

古人用来盛冰块的容器有冰鉴、冰桶、冰箱等。

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瓜果等降温,鉴内的冰块也同时降低室温。

清代宫廷木质冰箱

清代宫廷已经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加工消暑美食与降室温,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或“洋桶”。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运的铜环,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

“冰桶”(洋桶)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科学合理,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箱内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为里,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木质箱体。盖板通常为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使用时可将活板取下,先在箱内放入冰块,然后便可以将瓜果、饮料等食物镇于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随时排放冰水,保持箱内清洁;箱盖则雕有镂空的通气孔,用于散气通风,在保鲜食物的同时,亦可借助里面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

乾隆用的掐丝珐琅冰箱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冰箱,独具特色。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每件箱重102千克,高45厘米,上下均呈正方形,其中口部边长72.5厘米,底面边长63厘米。箱体为木胎、铅里,表面均采用掐丝珐琅工艺。盖面和箱体四周为缠枝宝相花纹,底面为冰梅纹饰,色彩艳丽,工艺十分精湛。盖的边缘采用鎏金工艺,并饰以“大清乾隆御制”款。箱底一角留有一个圆形小孔,盖面则有2个铜钱状通气孔。箱体两侧共有4个坚固的双龙戏珠提环,造型别致美观,便于搬运抬放。此外,每件冰箱还配有一个高31厘米、重21千克的红木箱座,四角包镶兽面纹饰,座的造型与工艺同样别致、精细,与安放其上的冰箱浑然一体。

由于青铜冰鉴、木冰箱、掐丝珐琅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古代藏冰、启冰,是有节令的。夏历十二月开始凿冰,正月藏冰完毕,三月就开始启用。

藏冰时,要祭司寒之神。祭品要用黑色的公羊和黑色的黍子。羊和黍何以用黑色的?寒气来自北方,司寒之神就是北方之神。北方的土是黑色的,北方的神也是黑色的,故称“玄冥”。因之,祭器用黑色的。大约从周秦到唐宋,历两千多年,司寒之神都是“玄冥”,不知怎么,在清朝末年的窖神殿里,供奉起济公来。这个生于南宋的疯疯癞癫的穷和尚,喜欢吃狗肉,喝烧酒,也特别爱怜穷苦人。因之,在旧社会。砖窑、煤窑、冰窖、杠房、轿子铺等行业,均奉其为保护神。

启冰时还要献礼,献礼不用黑羊、黑黍,改用羔羊、韭菜,这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也是难得的美味。在冰窖的出口,还要挂上桃木弓、荆棘箭,以辟鬼邪,消灾除难。启冰后,最先取出的冰,天子都不能享用,要盛于祭盘,捧到太庙的寝殿,由天子献给祖宗。

扇子纳凉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

如果是皇帝和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清代皇帝多用手摇风扇降温。当然,他们吹的风扇不可能有电机,而且结构简单,只有几片扇叶、一个转轮、一个把手、一个基座而已。让太监做动力,站在风扇后面,抓着把手,均匀而有力地摇着,让扇叶转起来,皇帝则半躺在风扇前面很舒服地受风。

根据内务府档案,雍正刚即位的第二年夏天就让工部制造过一批手摇风扇,而且是用铁片做的扇叶。有一年夏天,雍正睡午觉,两个太监站在龙榻之前,轮流给他摇风扇,摇得汗流浃背,汗味随着凉风吹进雍正鼻孔,把他熏醒了。雍正下旨说:“人在屋内推扇,天气暑热,气味不好,不如将后檐墙拆开,用绳子从床下透出墙外转动。”工部立马照旨意做了一架改进的风扇,这回是牵引式的,让太监们离雍正远远地用绳子拉,雍正再也闻不到小太监的汗臭味儿了。把手摇式风扇改成牵引式风扇,可谓是雍正的创意。

乾隆比雍正还有创意,他发明了水力式风扇——在乾隆九年(1744年),他下旨在圆明园某宫引入流水,从宫墙外流入,绕室一圈再流出去,入口处则安一风扇,以水流为动力驱动。完了一试,果然好使,有风有水,清凉无比,乾隆高兴极了,御制《水木明瑟词》:“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他为自己的创意而得意。

饮食避暑

古代,人们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这里所用的冰当然是冬天保存的天然冰。

南宋杭州街头还有很多暑汤冷饮: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虽然没加“雪泡”、“冰雪”字样,但不加点冰块,恐怕也说不过去。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用冰得到了很大普及。清代诗人王士祯有“铜碗声声唤卖冰”一诗,当时北京的卖冰者是以铜盏相碰作响,招揽顾客。那时人们流行口含冰核,吃刨冰,于是,冰镇食品也成为皇宫里消暑纳凉的必备。

慈禧便爱吃冰镇消暑小吃。金易所著《宫女谈往录》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有这样的叙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由此可见清宫夏季用冰之一斑。

药物避暑

古人会用避暑药来避暑。例如,清代皇帝夏天会安排制作一些防暑药。一般每年端午节前,造办处“锭子药作”制造一批防暑的锭子药,主要有: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还有避暑香珠等等,夏季在荷包或香袋里装少量这类锭子药以备不时之需。

避暑香珠就用不着装入荷包,它是一串经过艺术加工的手串,或者挂在衣襟上。这类东西不仅在宫中用,也是端午节的一项赏赐品,文武官员都以能得到此项赏赐为荣。

建筑避暑

古人会建造避暑建筑,如凉殿、水亭和地坑院。

唐代皇宫建有凉殿,它类似于现在的空调房。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皇帝如此,大臣们纷纷效仿。唐代的高官显贵们,都有私家避暑凉殿,规模虽比不得皇家,但也巧妙得很。

专供纳凉用的水亭(雨亭),也是唐代官吏设置的一种避暑建筑。《唐语林》卷五记载御史大夫王某“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到了宋代,上述避暑建筑物造得比唐朝更加豪华。《武林旧事》卷三载:“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勘殿及翠寒堂纳凉。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地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萸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等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可以看出,宋代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

生活在大西北黄土高原的古人,多选择居住在地坑院内避暑。

地下能避暑的原因是因为土壤是热的不良导体。5米以下的地下的温度,等于地面上的年平均气温。例如,延安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10摄氏度,那么这里地下5米深处的温度也应该在10摄氏度左右。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有两种。除了从水平方向向山腹挖的水平窑洞外,还有一种是垂直向下挖10左右深,挖成正方形的大地坑,挖成的地坑叫作天井,再向正方形天井内四壁开挖下沉式窑洞院落,也叫作地窨院或者地坑院。初到这样的村落,常令人感到惊讶,因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地坑天井中也常种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原来是“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

下沉窑洞因为一般深挖10-11米,所以夏凉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清初康熙年间,山西省平陆县侯王村的一位下沉窑洞的主人说,室内气温一年四季都在10——20摄氏度之间。当然,窑洞因为有门窗通风进热,再加上人体、做饭、点灯等发热,室内温度会升高一些,但一般也不会超过20摄氏度。盛夏三伏天,在地坑院窑洞内睡觉也要盖厚厚的棉被。

登山避暑

高山避暑的纳凉效益是随着登山高度的上升而增加的,所以古代许多精英,多选择到高山上避暑,例如庐山、黄山、峨眉山。

赣北庐山的海拔为1165米,比山麓海拔32米的九江市的29.4摄氏度凉了6.9摄氏度之多。在庐山,7月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为25.9摄氏度,而山麓的九江市为33.5摄氏度。

因为庐山是避暑胜地,所以李白、白居易、周敦颐、欧阳修、苏轼、陆游、朱熹、唐寅、王守仁、李时珍等名人都曾经到过庐山避暑。

皖南黄山也是避暑胜地,海拔为1840米,它比山麓黄山市高出1695米,山上山下的温差就更大了:7月平均气温相差10.4摄氏度,黄山为17.7摄氏度,黄山市为28.1摄氏度。

川西峨眉山也是避暑胜地,海拔为3047米,它比山麓乐山市的海拔高2623米。乐山7月平均气温为26摄氏度,而峨眉山山顶只有11.8摄氏度,剧降14.2摄氏度。

古人夏季去山区避暑时,因为高寒山区晚上的气温比较低,所以一般都会带棉袍之类以御寒。

作者:赖晨

搜索更多有关“古代冰块避暑方法 遮阳避暑,冰块降温青铜冰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