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泸州肥儿粉配方有乳糖吗?泸州八零后儿时比牛奶更亲近的食品

人气:202 ℃/2024-03-28 22:58:10

(本文部分文史资料感觉周东书老师提供,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到泸州,不谈酒恐怕是不现实的,但是泸州这座城市却不仅仅只有白酒可以谈,它有很多值得我们记录和讲述的历史往事,当然也有很多跟老百姓息息相关,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有距离感,也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靠追忆和叹息来说总结,今天江阳沽酒客就想给大家讲一个泸州甚至当年四川省内外都家喻户晓的品牌,它不仅仅是泸州当时每个家庭都使用过,还惠及整个川南,在还没有强调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时代,它无疑给了在那个困难年月的泸州人奠定了成长的基础。这个品牌就是——泸州肥儿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历史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诞生,孕育了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其中水稻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主食,也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白米饭。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四川泸州的历史虽然只有两千多年,但是地处长江流域的泸州先民们早就已经开始水稻种植,虽然泸州并不是平原,不如成都那样被称为川西坝子,但是长江和沱江日夜交汇的地方,早就让泸州这块土壤适应了水稻的生存和发展,泸州人也一直把水稻当作主食。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无法想象没有牛奶和羊奶的日子的,这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虽然泸州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民国时期也有牛奶厂,到底属于奢侈品,一般的老百姓和农村人是吃不起,或者无法长期食用的,而且在之前生育过后,并不是每个母亲都能提供充足的奶水喂养自己的孩子,这就使得必须有一个可是让婴儿在缺少母乳和牛乳的情况下,可是长期作为辅食的食品。

聪明的泸州先人当然不会被这个难倒,直接给没牙齿的婴儿吃米饭即便是稀饭都是不现实的,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千百年来米已经作为了泸人的主食,婴儿要怎么样接受它呢?

1983年《四川日报》以“泸州市肥儿粉厂产品畅销省内外”为题,报道了泸州肥儿粉的销售奇迹。

于是就有人研究出了把米制作成米羹羹,所谓米羹羹就是通过特殊的制作方式,把米打成粉末状,可是直接冲泡或者熬煮来吃,它跟稀饭又不一样,更加能让没有牙齿,缺失母乳的婴儿吸收。在这个基础上,泸州当时的中医还添加了一些开胃健脾的中药帮助孩子消化和吸收。

而且米粉是磨出来的不是膨化的,就这样至少在清代就已经盛行,并且有很多家庭自己制作,也有私人作坊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只是今天无法考证它的具体发明和起源了。有人说它的发明者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泸州人蒋宗明,也许可能更早。

中医学上所说的脾胃里的脾,并非现代解剖学上所指人体器官“******”,现代医学所说的“******”,是指人体一个器官,具有“造血、滤血、免疫”等功能。古代解剖曾把人体内今天称作“胰腺”的器官视为“脾”。《素问·太阴阳明论》有“脾与胃以膜相连”的说法。

而中医学所指的“脾胃”,是指人体的消化系统器官及其功能。“胃”泛指消化系统各器官,“脾”泛指其功能,包括口感、食欲、消化吸收、消食助运,排便等整个过程。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物”。

所谓“消食助运”,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肠道蠕动。而健脾开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我想当时的泸州人应该对这方面有独到的认知和实践。

中国中医学上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即“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这一理论认为:许多东西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如红枣、绿豆)。

作为健康知识,我们知道:婴幼儿消化机制尚不健全,但身体发育迅速,因而容易发生消化吸收不良、紊乱,导致营养不良。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根据“将食物赋以药用,而药用借饮食之力得以发挥,达到调理、平衡的作用”这一理论,再加以传统制作技艺,生产出具有调理及促进内脏发育、健脾益胃、消食助运、补肺清热、补中益气的婴幼儿营养米粉。而这个真正的变化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6年,米羹羹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泸州肥儿粉创建人陈雅南从民间对婴幼儿常用绿豆清热、野兰荞除积食等得到启发,并向当时的泸州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的老中医请教,根据乳幼儿身体发育迅速、消化机制尚不健全,易发生消化营养紊乱的生理病理特点,选用既是食品、又有药性功能,能健脾益胃,消食助运的“药食两用”食材作为辅料配制成婴儿营养米粉,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发明创造了婴幼儿食品的药理配方,即泸州肥儿粉。

陈雅南

说到陈雅南就不得不介绍一下他和泸州儿童食品厂。(以下部分史料来源感谢泸州市儿童食品厂原厂长周东书老师提供)

泸州肥儿粉,前身叫泸州米羹羹,是一种传统婴儿食品,是有史以来中国稻谷产区很多婴幼儿的口粮和辅助食品。早前靠最原始的家庭个人制作,费时费力不方便。

米羹羹作坊,在清嘉庆年间的泸州就已出现,产品以挑担沿街叫卖为主。泸州米羹羹经一百多年传承,到泸州解放时,在魏家街居委会帮助下,其作坊职工由几名军属和贫民组成,当时的生产条件仅一间破庙、一层石磨。陈雅南开始仅为兼职会计,但因组长闻永祥是居委会主任兼职,米羹羹作坊的很多工作都落在陈雅南肩上。

民国时期贫民出身的陈雅南,在建国初期年方23岁,之前当了几年学徒,在几家手工业作坊兼职做会计账。新中国成立仅一夜之隔,陈雅南便与全泸州市民一道,开始了新的生活。

1956年初,为贯彻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陈雅南被派往成都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在成都学习期间,陈雅南发现有类似泸州米羹羹的产品,其包装精良,便自费买了两包回泸。经商量决定,报经街道批准:泸州米羹羹正式更名为“泸州肥儿粉”。

此时,正是国家为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号召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于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报请市人委,由市人委出资,泸州肥儿粉扩大生产规模,与泸州副食品厂合并为泸州市地方国营泸州肥儿粉厂,企业升格为街道直管企业。上级指定除原有军、烈属外,另解决一些老、弱、病、残贫民,职工人数增加到40多人,正式任命陈雅南为厂长。

从此,陈雅南深知这个厂长不好当, 为了不负众望,辞去原本兼各职,全身心投入到泸州肥儿粉厂,一任30多年,直到退休。

首先从接手米羹羹作坊到更名“泸州肥儿粉”名称。在缺资金、缺技术的情况下,仅凭一己之力,以科学、严谨、周密的作风,保留和改进了米羹羹传统技艺精华部分:湿粉磨制工艺。仅此一点,就让泸州肥儿粉在产品的色、香、味方面,远优于普遍采用机制粉的产品。

其次,敢于对传统配方提出质疑,要求做配方验证,从1956年始到1986年30年间,利用泸州医学院的技术、设备优势,对泸州肥儿粉整个配方进行科学严谨的验证调整,最终在1986年年底至臻完善,并列入保密配方。

其秘方在1984年经四川省轻工业厅肯定并专文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转报支持,使泸州肥儿粉更独具特色,声名远播。泸州肥儿粉,在全国婴幼儿食品中,成为唯一屹立200年的品牌。

自打陈雅南当厂长开始,就是一个不脱产的干部,还是工厂的主要劳力。长年累月都穿草鞋,干的多是最重的活。例如,厂的原料和产品进出每月几万斤,全靠厂里的3架木板板车人力运输,因道路崎岖坎坷,很多人无力胜任,在多年里,陈雅南都是这3架板车中出名的“中扛”。

1989年,陈雅南正式退休,2003年,陈雅南病逝。用周东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陈雅南虽算不上英雄,一生朴实无华,但却是勤劳而奋斗的一生:他这个厂长,一干就是30年;一个非党干部,却时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执着奉献;他一生都在践行“存敬畏、知戒惧、守底线”。他一辈子没有大起大落,却也是命运多舛。

2001年企业改制后,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政府支持下,原泸州肥儿粉厂传承人欧阳锡川接手泸州肥儿粉生产,熬过了几年困难期,又经过十多年努力,技术、管理上了新台阶。2009年,泸州肥儿粉先后被批准为省级老字号产品;泸州肥儿粉传统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已申报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遗;泸州牌也成为著名商标;企业也获多种荣誉;产品销售遍布全国,正在努力成为中国婴幼儿辅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今天陈老厂长其人虽已没,久久有余情。可以告慰陈雅南的是,陈雅南的事业和留下的精神、物质遗产,仍在薪火相传。

江阳沽酒客庆幸泸州肥儿粉得以留存,虽然跟八十年代那种畅销热闹比起来恐怕也有所不及,各种婴儿辅食和牛奶大行其道的今天,米羹羹这种需要熬制和储存不便利的东西感觉有些落伍,虽然现在已有熟食用的便捷方式,到底感觉跟时代有了距离。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它有实实在在给泸州人增加了强壮的体质,不说远了,今天的八零后,没有吃过肥儿粉的恐怕少之又少。当年那种香味,相信至今记忆犹存。

泸州肥儿粉,自诞生之日起,不添加香精、色素、甜蜜素等增加产品颜色、口感的化学添加剂,同时也避免婴幼儿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不添加防腐剂、膨化剂、速溶剂麦芽糊精等增加产品使用性的化学添加剂,其实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一种婴儿营养品。

泸州肥儿粉是婴幼儿米粉,是一个品牌的名字,据说取名“泸州肥儿粉”的原因是因产品配方引入了金元著名中医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其专著《脾胃论》中古方“肥儿丸”(健脾开胃、均衡调理)之精髓。其次泸州肥儿粉”产品诞生于1956年,当时的物质生活清苦,人们对“肥”字的理解是指强壮、健康、活泼、聪明之意,是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怀呵护。而不是现代不合理饮食及滥用食品添加剂所造成的肥胖症的“肥”。

今天我们年轻一辈的泸州人恐怕对肥儿粉知之甚少,个人还是希望它能继续焕发它的青春活力,能在当下食品健康强烈需求下,占有一席之地吧。

搜索更多有关“泸州肥儿粉配方有乳糖吗?泸州八零后儿时比牛奶更亲近的食品”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