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古时避讳的类型,古代的避讳,要怎么避有什么讲究

人气:373 ℃/2024-01-30 03:23:42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若遇到和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使用改字,缺笔等的办法来回避,以表尊重。

如琅琊榜中林殊把晋阳公主的名字写错,就是为了避讳。

避讳出现在秦朝以前,汉朝初期较为宽,后面逐渐严格起来。

  • 1.避君讳

汉高祖刘邦,“邦”改成“国”,《论语.微子》中“何必去父母之邦”,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国”

汉文帝名刘恒,“恒山”被改成“常山”。

恒山

由于唐太宗叫李世民,所以将“世”改成“代”或者“系”,“民”改成“人”,例如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把“民风”改成“人风”。

康熙帝叫玄烨,于是将“玄”改成“元”,清代的很多著走中的“元武”,其实就是“玄武”,“元黄”就是“玄黄”。

由于避君讳,甚至改变别人的名或姓。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将春秋时的“田恒”改成“田常”。

田恒

汉景帝名刘启,于是“微子启”被改成“微子开”。

微子启

汉武帝名刘彻,“蒯彻”被改成“蒯通”。

蒯通

汉明帝名刘庄,“庄助”被改成“严助”。

庄助

  • 2. 避家讳

淮南王刘安父亲名“刘长”,为了避讳,将“长”改成“修”,于是《老子》中“长短相形”,在《淮南子》中引用改成了“短修相形”。

苏轼祖父名序,于是苏洵文章中的“序”改成“引”,苏轼为人做序时改成“叙”。

  • 3.避长官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 4.避圣贤

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孔子名孔丘,宋朝时,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 5. 上古不讳嫌名

嫌名就是和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音同或者音相近的字,汉和帝刘肇,“肇”“兆”同音,因为不讳嫌名,于是“京兆”无需修改。

三国以后,开始讳嫌名,隋文帝名字“忠”,“忠”“中”同音,于是改“中”为“内”,“中书”改成“内史”。

  • 6.缺笔避讳

唐朝时则是出现了缺笔避讳,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改成“卅”

避宋真宗赵恒讳,“恒”字改成

避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讳,“胤”写成

避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讳,“宁”字写成“寍”,

避孔子讳,“丘”写成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搜索更多有关“古时避讳的类型,古代的避讳,要怎么避有什么讲究”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